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旅遊的樂趣,買畫的樂趣 | 邢小群

|2015年,我們去伊朗尋訪波斯古國的文明遺蹟。在大不里士古城有著千年歷史的大巴扎裡,我們買到一幅羊毛掛毯。回到北京用油畫框裝成,誰看了都以為是一幅油畫。

好友王東成夫婦從美國旅遊歸來,給我們帶來了一幅瓷藝畫。他是從一家舊貨店淘來的,畫框有著原木的質感,我很喜歡,也很感動。因為這件藝術品,分量不輕,且易碎,放在箱子內,若遭碰撞怎麼辦?他就一路提著回來了。

由此勾起我們兩家十幾年來出外旅遊,一路賞畫、買畫的故事。

記得第一次買油畫,是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廣場一側的小巷子裡,我進了一家不大的畫店,高低大小的油畫,琳琅滿目。欣賞中,我發現了一幅約一尺長七寸寬的小油畫:遠近層疊的向日葵,最前兩排的那幾株,格外的金黃搖曳,天空好像被它們塗抹成了黃色。在它們面前駐足,似能聞到陽光的味道,突兀的葵花籽們努力顯示著成熟之色,立體得觸手可及。一問,35歐元。決定立即買下。王東成知道後,也趕緊邁進了這家油畫店,因所有的畫都是唯一的,他挑了另一小幅。從此,知道他也愛畫,而且比我們更甚,旅途中便總是一起尋找畫店。

最初,不大在乎畫作的品類。比如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看到現場作畫,與畫者的切近,溼漉漉的色彩,包括鋼筆畫在內的真實筆觸,讓我們感到新鮮。在南非的比勒陀得亞總統府前,我們家、王東成夫婦、趙誠都買了水彩畫,結果回國時,趙誠的旅行箱在轉機時被雨淋了,把畫洇了,他特別遺憾。我們想,趙誠兄剛加入買畫隊伍就受挫,不能打擊他的情緒,就把我們那幅送給了他。以至於,已經記不起在當時買了一張什麼水彩畫了。

2008年我們去朝鮮開城,也買了一畫。畫面是古都園林的景象,用中國的水墨的筆法,畫在布上,構圖卻是西洋的透視,空間感很強,功底不凡,我們不認識畫家的簽名,僅20美元(上圖)。

在希臘,我們下榻的賓館附近有一箇舊貨店,我先生看到一幅很好的油畫,徘徊多時,因為價格貴,沒有買。臨出發上車前,一個旅友聽說了,匆匆跑去,二話不說,買了下來。回來一查下面的簽名,真是當地著名畫家的作品。

有時畫作的材質也很吸引人。2018年年初我們去了一趟寮國。在那裡,有一種土紙工藝。大象食草,糞便多纖維,以此為原料生產的土紙比中國的宣紙粗糙,畫畫卻很有質感。在千年古城琅布拉邦的夜市上,我們買了一張在土紙上繪製的油畫:月光下的挑擔女人,印象派手法,人民幣100元。還有一張,好像是旋轉中的舞蹈,沒有看懂意思,就沒有給王東成也買一幅。回來後,隔距離觀賞,挑擔女人確實生動,因不捨割愛,將買的另一幅土紙畫“歸寺的童僧”送給了他們。儘管如此,還是留下了遺憾。

在南非,“桌山”是開普敦的標誌性景觀。它生生將一座住宅密集的城市劈成兩半。我們買下一幅夕陽下,紅霞滿天的“桌山”。感覺掛在光線好的房間,色彩更加強烈。王東成挑畫時沒有太滿意的,在遺憾中上了車。不想,我又發現了一幅小尺寸“桌山”。那是烏雲密佈下的“桌山”。就讓同好王東成“佔為己有”吧,這也是它的好歸宿。

聽說以色列的港口城市雅法有一條街都是美術店,我們興致勃勃地去了,才發現那天因為是星期天,多數店鋪關門。在僅一家開著的畫店裡,我們挑選了一幅戴帽子的猶太老人。感覺他的眼神和麵容盡寫著智慧和博學。80美金。王東成選擇了一幅淑女、香車、紳士、雨傘意韻古典,手法朦朧的街景畫。這是一位喬治亞畫家的作品,有畫家簽名,230美元(下圖)。

在尼泊爾,我們買了一幅尺幅較大的喜馬拉雅山風景,100美元。王東成、趙誠也買了景緻不同的喜馬拉雅山。在希臘的聖托里尼、奧林匹亞,我們幾人都買了尺幅不等的油畫,每幅價格二三十歐元。可能是來自大芬村的批次仿製,但質地確是油畫,所畫的內容也是希臘的場景,仍不失紀念意義。

我們旅遊往往自行組團,定製線路,凡博物館、美術館,儘量入內。以至於希臘的導遊說,迄今為止,沒有見過像你們這個團的人那麼愛看博物館。我們去巴黎,強烈要求把去老佛爺購物的時間留給盧浮宮;王東成到紐約大都會,看了六個小時,要不是有事,還是不想出來。

那年,我們遊貝加爾湖畔的伊爾庫茨克小城,在自由活動的半天裡,是自己到處打聽、買門票參觀十二月黨人的博物館和當地的美術館。美術館不大,卻讓我震動不小。這裡的藏品水準與聖彼得堡的冬宮相比,並不遜色。在俄羅斯看到列賓、蘇里柯夫的原作真是享受。列賓就是列賓,一眼看去,那麼出眾,那麼搶眼。伊爾庫茨克美術館有兩幅畫,卻讓我久久不能釋懷。一張是教室門外,向裡探望的男孩子,他上衣補丁摞著補丁;下身單褲的破洞露著小腿;腳上與其說是鞋,不如說是由布條和草繩組成的裹纏。他雙肩揹著一個單布兜,斜挎著一個薄布兜,都不滿。雙手拄著一根細棍子,棍梢上有一頂黑色帽子。他面向教室,看到的是一群孩子正在低頭看書。畫面雖然是男孩的背影,卻讓我想到法國作家埃克托·馬洛的小說《苦兒流浪記》、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小說《霧都孤兒》。但孩子的肢體話語表明,他並不悲慼,而是充滿好奇。這幅畫的深棕色調在陽光下,凝重卻不寒冷。這種感受,我前所未有。另一幅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身著之衣如千瘡百孔的碎布片,比襤褸還要襤褸,眼神中透著驚恐。看了這幅畫很容易去想:這是什麼年代?在哪裡?這幅畫也是該美術館紀念冊頁的封面,可見這個美術館風格的整體追求。

2015年,我們去伊朗尋訪波斯古國的文明遺蹟。在大不里士古城有著千年歷史的大巴扎裡,我們買到一幅羊毛掛毯。畫面是兩個年青的伊朗女子:一個圍著棕色絲絨的圍巾,一個圍著乳白色圍巾,都是虛虛地搭在頭上;一個身著藍布裙,一個穿著牛仔褲,坐在水泥涼臺上,裸足下是花紋地毯;一個戴結婚戒的手上拿著書,神情落寞,另一個目光同情地看著對方,她們在私語。這是婚後的姐姐向妹妹傾訴嗎?姐姐身上的黑披風,顯得她不如妹妹更自由自在。這幅畫的背景是巴列維時代。當時伊朗政教分離,世俗化水平較高,姑娘們的穿著較為隨意。我們旅遊期間,看到一群學校中的女孩子們,已經是黑袍圍裹、只露出美麗眼睛的模樣。這幅長一米多、寬八十公分的掛毯,人物氣質高雅、線條明麗,是我們買的最貴的藝術品,500美金。後來在伊朗境內一路走來,再也沒看到具有類似意韻的掛毯了。回到北京用油畫框裝成,誰看了都以為是一幅油畫。

因為和王東成夫婦是多年旅友,如果我們家單獨成行了,回來贈送紀念品就儘可能是藝術品,聊補沒有同遊的缺憾。2016年我們去了一趟紐西蘭。給王東成夫婦的禮物是一幅小油畫。畫面僅僅是一簇狂濤劇烈騰起的海浪,海浪高處如一堆白雪(下圖)。王東成非常喜歡。經常作為他拍攝家照的背景。我想,他更喜歡這簇海浪傳達的精神:無畏而昂揚!而我們在舊貨店淘了一幅鑲金邊的雲倒映在湖面上的晚景,那落日在湖面上的色彩異常豐富。

在去過的數十個國家中,我們幾乎都買了風格不同或質地不同的畫。我們不是學美術出身,也不從事藝術收藏,買畫、賞畫只是為了給旅途留下一段特殊的記憶。有人文的自我解讀,也有共同愛好的友誼收穫。好友彼此串門時,總是你欣賞我的,我欣賞你的,一起買畫時的情景也立即浮現在眼前,樂趣悠然而生。

作者:邢小群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