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唐朝少林寺:名副其實的“釘子戶”,李淵下兩道聖旨都拆不掉

唐高祖李淵大家應該不陌生了,他的兒子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名傳千古的皇帝,而李淵在大唐武德五年時曾下令要將少林寺給拆掉,並將裡面的僧人都給解散掉。很多人都對李淵的旨意感到十分驚訝,畢竟這少林寺剛為大唐平定夏鄭兩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李世民不光賜給了他們4000畝田地以示嘉獎,那13名立了大功的僧人還成為了將軍僧。

少林寺

這才過去多久啊,卸磨殺驢也有點急不可待了吧?其實唐朝剛剛建立那會兒面臨著很多的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要收回河南那邊土地的使用權,當時河南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尤其寺院更是其中的大頭,於是李淵就下了兩道聖旨讓區域中的所有寺廟都拆遷掉。

皇帝是想的挺美的,少林寺裡的僧人就不幹了,他們在接到詔書之後都拒絕服從,上座善護還把之前寺中的僧人救了李世民並幫了唐軍的事情給擬表了,並找人覲見李世民懇求他可以把少林寺給留下來。

李淵一看其他寺廟也拆的七七八八了,就這少林寺還在磨磨蹭蹭的,於是他就下達了強拆令,結果皇帝下的強拆令也抵不過少林寺眾僧人的團結一致,結果李淵也沒轍了,建國初期根基也不是很穩,動刀子流血的肯定是不行的,於是他只能默許了少林寺的保留。不過這寺廟是保留下來了,不過皇帝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李淵直接把之前賞賜的田地全部給收回去了。

禍不單行,尚是秦王的李世民正陷在兄弟鬥爭中,根本無法顧及此事,況且高祖下令,秦王也很難改變分毫。而此時的高祖李淵見少林寺遲遲不拆,再有那些早已拆遷的寺廟作對比。

他對於少林寺的耐心也完全消磨掉,再次下了一道旨意,詔書中犀利指出,在原來的王世充的這片土地上,少林寺若是一直拒絕拆遷,便是公然與朝廷作對,其名聲也會遭到影響。

最後事情也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少林寺本身就是鐵板一塊,拒絕拆遷的態度很是強硬,而高祖李淵也執拗於此。可是,少林寺並不是什麼無名小寺,況且少林寺本身又有很龐大的群眾基礎,百姓向佛求安康和幸福,也為後代祈福,自然不甘心讓少林寺被拆。

就是皇帝也不能與其硬碰硬,一旦失去民心,政權也將搖搖欲墜走向滅亡,高祖李淵深知其理,因此,少林寺還是沒有被拆,但高祖收回了那4000畝良田,對少林寺僧人以示懲戒。

少林寺為何可以阻攔拆遷

少林寺其實是作為佛教傳播的一大重要載體而存在的,其在封建社會同樣創造了極大的成就,為國家統治者的管理提供了信仰基礎,其中蘊含的思想與中國傳統的善惡慈悲觀念如出一轍,得到了百姓的一致追捧。因此,少林寺在各個歷史階段、在朝代更迭中影響深遠。

一直以來,“漢明感夢,初傳其道”的說法被廣泛接受,佛教於公元67年正式傳入中國。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動亂與顛簸,逃過了滅佛行動,中國佛教的新時代正式來臨。“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盛況雖是極為罕見,但從中我們不難想象堪當佛教寺廟之首的少林寺是何等風光。

隋朝時期,佛教得到了統治者們的欣賞與提倡,隋煬帝更是以佛治國,在統一且強大的政權統治下,佛教發展得到了有效庇護,一系列的佛學經典著作得到翻譯,不僅在中國,周邊各國也爭相學習,佛教在中國的地位持續攀升,風頭更是蓋過了中國本土產生的那些宗教。

進入唐朝後,各任皇帝幾乎都是熱衷佛教之人,唐太宗李世民尤其是一手策劃了玄奘西行,玄奘遠赴天竺,途徑許多佛學之地進行參悟,並與一些高明學者開展了辯論和交流,很快名聲大噪。

之後玄奘歸來,開始著手翻譯更多的佛經,並廣納弟子,他們一同翻譯典籍達75部,更是總結了玄奘西行途中的地方特色和佛教相關,著《大唐西域記》十二卷,使得唐朝之盛有了更具體化的表達。

玄奘對於佛教的傳播,在唐朝也是風靡已久,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佛教文化在唐朝的超然地位和巔峰狀態。

總之,隋唐時期的佛教文化興盛至極,皇家推崇、百姓信仰,佛教文化也對於其他文化意識結下了深厚緣分,相關詩文、畫像、壁畫等等應運而生,是隋唐時期繁榮昌盛的最好體現。

接著,歷經唐末五代的蹉跎,佛教一度受挫嚴重。而來到宋朝及之後的朝代,佛教受到很多爭議與質疑,據資料記載,宋代理學皈依佛教者和拜佛後再次信佛者比比皆是,其中矛盾也完全可以想象佛教在當時還是有很重要的力量。

佛教文化在中國宗教歷史中佔了不小的比重,一直浮浮沉沉,卻總在一些關鍵時刻為前進中的中國點上一把火,發出一些光,自然,少林寺承接佛教文化,也是歷史的重要推動力。

拆遷後續

正如上文所述,少林寺拆遷的事情也算是不了了之,但幾年後,少林寺便迎來了未來的曙光。626年秦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打敗那些皇室兄弟後,他迅速控制了皇城,李淵自知無力迴天,自覺退位,秦王即位為唐太宗,掌握了天下生死大權的太宗,很快開始處理少林寺拆遷之事。

本就對少林寺和眾位僧人讚賞有加的太宗,不僅將先帝收回的4000畝良田歸還少林寺,而且對少林寺愈加寬容和看重,首先便是允許少林寺可以寺內練兵,是謂僧兵。

自古私下養兵者最終都難以善終,沒有一位帝王可以忍受另外一股軍隊勢力的出現與潛在威脅,但太宗此舉一方面體現其天下大局的氣魄,另一方面則是從側面表現佛教對於一個朝代產生的積極作用。

第二,太宗更是打破傳統,恩准少林寺僧人不必遵守酒肉戒和殺戒的常規。以上恩賜均被記載在少林寺內的《唐太宗賜少林寺主教碑》,碑文中有著詳細內容。

拆遷本就無法兩全其美,前期評估和具體操作都蘊含著要領,現代人們往往為利益而爭執不下,平衡很難掌握,這種事放在古代又何嘗不是?

少林寺成為“釘子戶”,是因為高祖李淵的這封詔書一刀切地損害了全體僧人的根本利益,接受拆遷,全體僧人和寺內典藏將無處可去,拒絕拆遷便是違抗聖意,他們自然傾向於自我的更大利益方,也因此成為了“最牛釘子戶”。

然而,若不是少林寺香火旺盛,信徒眾多,拆遷也會如皇帝所願在強制下進行,少林寺也便無法成為千年的“最牛釘子戶”了。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