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出汗並不都是排毒!這7種汗要注意,可能是病!

夏暑溼模式正式開啟,正是一年一度的出汗季。此時人體陽氣在表,腠理松洩,毛孔開放,我們也正好順應著陽氣向外的趨勢出出汗,把溼濁寒毒排出體外。這時候切忌避暑過度,抱著空調不放,否則到了秋冬收藏季容易落下病根。於是,不少人會刻意追求出汗,甚至大汗淋漓才肯罷休。但汗出得越多,身體真的就越健康嗎?可能未必。

汗是人體內津液從面板滲出形成的。正常情況下,我們應該是全身微微汗出,持續不斷。微微出汗具有濡養肌膚毛髮的作用,使我們肌膚看上去光澤有彈性。

健康的汗是這樣的:

範圍:全身均勻有汗汗量:微微有汗,發潮發潤時間:可持續,不是陣陣冒汗色味:無色或淡黃,味略鹹,無難忍異味次數:一天出汗兩三次,大汗不超五次但出汗過多會造成水分流失、血液粘稠、血流變緩。對於有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的人來說,容易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而且中醫認為,出汗太多容易導致陰液虧損,進而造成陰虛,出現陰血不足。而心是主血脈的,心血充足,思維、情緒等才正常;心血不足,思維就容易混亂。同時,由於精血同源,陰血不足,則腎藏精生髓也會受到影響,而腦為髓海,大腦功能自然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增加老年痴呆風險。所以,並非出汗就等於排毒,更不同於健康。甚至有些汗是身體的警告,要引起注意,趕緊調治修復。

比如以下這七種汗,就在提示你,身體出現問題了。

中醫有種說法,叫「汗證」,是指由於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洩失常的病證。

① 自汗:動不動就冒汗

不因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白天經常汗出,運動則出汗更多,稱為「自汗」。常見於陽虛質、氣虛質,陽氣不足以衛護之故。

飲食調理:忌食辛辣發汗之物,如辣椒、生薑、大蒜等。宜用益氣固表之品,黃芪粥適合表虛自汗。大米50克煮粥,而後以20克黃芪煎汁,將黃芪汁添入粥內,繼續小火加熱5分鐘,放入白糖調味溫服。黃芪注意不要買明顯發白那種,往往是硫燻的。

② 盜汗:睡著了出汗

睡覺時出汗,醒來就自然不出汗了,稱為「盜汗」。常見於陰虛質,伴有煩熱、口渴、易上火、睡眠質量差等症。

飲食調理:盜汗不宜辛辣昇陽的食品,以免陰虛更盛,適合滋陰斂氣之品,如銀耳、蓮子等。尤其春夏陽氣升發,若盜汗加重,可以試試烏梅大棗水:用五個烏梅五個大棗煮水喝,服用一週。酸梅湯也有滋陰斂氣的效果,懶得煮烏梅水的話也可以喝些酸梅湯。

③ 頭面汗:頭上都是汗,身上沒啥汗

頭面汗通常是裡虛表實,陽氣上蒸於頭。若暴飲暴食後出現頭面部多汗,同時覺得上腹脹滿、口渴、不想吃飯,多為積食,若伴隨肢體沉重無力,胃脹不適,想嘔吐,身體發熱,舌苔厚而黃膩,是脾胃有溼熱的表現。

飲食調理:每餐八分飽即可,飲食宜緩解,忌辛辣油膩。若屬積食,可吃山楂片或喝些果醋緩解。

④ 手足汗:手腳老出汗,潮潮的

手足經常潮溼多汗,多由脾胃溼蒸,旁達四肢手足所致。若手足心熱則屬陰血虛;手足心發涼者則為中陽不足。

飲食調理:不論是陰血虛還是中陽弱,都要注意補脾祛溼。避免油膩寒涼、難消化的食物。小麥山藥湯養脾補氣斂汗,最是相宜。浮小麥15克,山藥15克,二藥同煎取湯汁150毫升,加鹽調味,早晚各服1次。

⑤ 胸頸汗:脖子胸口汗淋淋

常見於腦力工作者,這類人群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慾不振、睡眠差,多夢等症,思慮過度而致心脾虛弱。

飲食調理:少吃難消化的食品,蓮子桂圓粥有助養心益氣,改善胸口出汗症狀。取蓮子、桂圓肉、紅棗各50g,糯米100g,煮粥吃,可以常服。

⑥ 私處汗:難受只有自己知道……

私處出汗異常通常與腎陽虛弱、肝膽溼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可能還會有情志鬱結、淋巴腫痛、口臭、腋臭、痘痘等症狀。腋汗也可參考此項。

飲食調理:將普洱茶洗過後,以200毫升開水沖泡,20~30秒後濾出茶湯,將菊花泡入茶湯中即可飲用。

⑦ 色汗:汗液顏色異常

真正的汗水是沒有顏色的。如出現黃色是因為微生物對汗水當中的一些微量原素髮生化學反應所致。而且,某些身體有疾病的人,汗水也會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當出現不同於一般顏色的汗水時,就要考慮會不會是身體生病了,需要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