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人物】王守仁:明代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是儒家心學代表人物

王守仁,生於明憲宗成化八年(1472),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去世。

年少時隨父從浙江餘姚遷至越城,後在距離越城不遠的陽明洞天結廬,自號陽明子,於是便被尊稱為“陽明先生”。

王陽明是明代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是儒家“心學”的代表人物。

他的人生經歷也是所有儒者中最符合“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標準的。

王陽明文治武功兼備,學問自不必說,少年時代詩文、騎射、兵法,都頗有造詣。

王陽明13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而英宗被蒙古瓦剌所俘更是他研習兵法的緣由。

正德十四年(1519),寧王叛亂,王陽明在強弱懸殊的情況下,僅35天就俘虜寧王,平叛成功。

然而王陽明的蓋世之功非但沒有得到肯定與獎勵,反而給他招致禍端。

各路人等詆譭王陽明,“目無君上”“必反”等六大罪名扣在他頭上。

“功高蓋主”一向沒有好結果,隨時面臨滅門險境,王陽明處變不驚,“譭譽榮辱之來不以稍動其心”,最終擺脫了危機。

這個時候的王陽明已經進入了思想成熟期,對他而言,這樣的危機不是第一次。

早在正德元年(1506),王陽明就因彈劾隻手遮天的宦官劉瑾被杖責四十,貶至貴州龍場做驛丞。

龍場在當時還屬於偏遠地區,條件艱苦,王陽明的教化行為讓他頗受當地人愛戴,他自己也動心忍性,思考聖人會如何作為。

在一個夜間,他忽然大悟,“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從此王陽明創立了與程朱理學完全不同路徑的哲學,而這次經歷被後人稱為“龍場悟道”。

王陽明在龍場究竟悟出了什麼呢?

人類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靈感乍現時刻,例如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時候,看見溢位來的水,想到了計算浮力的辦法,喊著“尤里卡”(我找到了)出了浴室。

苯分子的環形結構的提出也是因為化學家凱庫勒夢見蛇咬著尾巴而得到啟發。

這些靈感是思考者經歷了相當長時間的困擾之後,認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後的躍升。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也是如此,一直困擾他的問題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大學》的重要命題。

《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在宋代受到了理學家特別的重視,與《論語》《孟子》相提並論。

《大學》提出了兩個最重要的觀念:“格物”和“致知”。

“格”相當於研究,“知”就是認識,格物致知說的是認識事物的方法。

如何“格物致知”,理學家眾說紛紜,而主流的理解是朱熹的思想。

“理”是朱熹理學的重要概念,朱熹認為,一切事物,無論大小,都有理的存在,因此“格物”的範圍是非常廣泛的,一草一木都有“理”可窮。

掌握這個理,是達到對事物的“所以然”和“所當然”的瞭解。

少年王陽明接受了朱熹的思想,他坐下得意弟子徐愛在《傳習錄》中記錄了陽明自己講去窮格竹子的經歷。

早年王陽明和朋友討論,要格天下之物,那先從眼前的竹子格起。

於是陽明的朋友早晚都去格竹子,三天就病了。

陽明說朋友這是“精力不足”,便自己去格竹子。

然而他同樣“不得其理”,到七天的時候,也病了。

於是感慨此路不通,“乃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

這件事是陽明放棄朱熹思想的轉折點,但必須承認,陽明如此“格”法,是對朱熹的誤解。

朱子的確強調“格物窮理”,只有透過“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用力積累”,才能“豁然貫通”萬事萬物的理,

這很顯然不是陽明那種“格竹子”的格法。

按理說聰慧如陽明,不該有此誤解。但不管怎樣,“格竹子”是一個契機,讓陽明開始從其他路徑思索“格物”。

這種思索終於在龍場有了突破,那就是: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理不是來自外物,而是內在人的心中。

既然理在人的心中,格物就要從人的心著手。

“格”是“正”,“格物”是“正意之所在”。

這個物不是客觀的所在,不是康德的物自身,而是在意向性結構中的意向物件,就是人認識之中的物件。

“格物”格的不是作為客觀物件的物,而是作為意向物件的物,是“隨事隨物”。

格心不是“修心”類的活動,而是在一切實踐中不斷“正念頭”。

由此,陽明就把“格物”從朱熹的“事物”的方向,內移到了心的方向,類似於現象學的“意向行為”,把格物變成格心之不正,轉向了內向性立場。

雖然陽明心學更重視“內”,但並不排“外”,而是認為內重於外。

“外”是實現“內”的必經之路。

晚年的陽明認為,格物也不只是“正念頭”,而是把良知之理貫穿在具體活動和實際事物之中的實踐性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