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劉備一生中最大的敗筆,不是諸葛亮,而是這個人,讓蜀漢走向滅亡!

就如著名的謀士諸葛亮,滿腹經綸,謀略過人,是劉備三顧茅廬得來的賢才,之後忠心護衛蜀國,有《出師表》流傳於世。世人熟知諸葛孔明,也因《三國演義》而對其才智驚歎,所謂“臥龍、鳳雛,二者得其一,便可得天下。”這高調的誇讚所言非虛,龐統有著過人的謀略,實力卓越。二人皆收歸劉備麾下,為他出謀劃策,上演一番敵強我弱的逆轉乾坤的戲碼。

雖說劉備總體實力較弱,但所納英才,足以充盈其較為弱的實力,但為何劉備的蜀國最終無法成功呢?說起這個,就不得不提一件趣事,這上句高調讚揚的臥龍鳳雛兩位謀士,這下句,卻是低調的警示,謂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子初,名劉巴。這個名字鮮少有人熟知,但此人才智不遜色於孔明,甚至孔明也會感嘆自己比不上子初。運籌帷幄,遠見卓識,這是子初的卓越才華。他專攻於律令,法治天下。他深諳律法治國之道,幫助蜀漢制定《蜀科》的律法,填補蜀漢法制漏洞,堅實了蜀漢律法的規範地位,也更加廣泛的適用於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有才之人不分敵我,三國時期的掌權者也都是惜才的主兒。子初去世後,孫權與陳群相繼表達自己的悲痛與感慨,讚譽他為“高士”,為他的死扼腕嘆息,足見子初才華地位之收人尊敬。

孝直,名法正。他也是劉備陣營中不可多得的政治人才,曾建議斬殺夏侯淵,為劉備掃除障礙。在許多政見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是十分優秀的謀士,也是讓人心安的定海神針。關羽之死引發的彝陵大戰,劉備在萬分悲痛之下率軍,卻慘遭大敗,退居白帝城。諸葛亮則萬分感慨,深覺倘若法正在,必不會讓劉備如此莽撞的出兵,若不能制止,即使隨同出征,必不會是大敗的局面。孔明的讚譽也許最能體現法正的作用。

歷史的轉軸不停歇,不會因為個人而改變。劉備的兩位英才在大業未完之前就離世,可以說是對劉備蜀漢的重創。

後人得知歷史,而得以判斷兩位英才的重要性,是歷史使然。前有臥龍鳳雛的謀略膽識,後有子初孝直的不可或缺,二者不可舍其一。但歷史又何曾善待過亂世中人,二人的早逝是蜀漢的損失,也是必然,也許是天妒英才。

後人回望那段歷史,旁觀者清。為政為官者,知人善用,用人不疑,但無奈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匡扶天下的大業,最後劉備的去世,也是蜀漢大勢將去的前兆。由盛轉衰的過程,如今看來,不過都是偶然與必然的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