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出海印度洋,緬中行省做到了!

由於緬中行省並非如徵東行省(高麗)那樣由高麗王兼任丞相,自闢官屬,在緬中行省建立的短暫時間內,緬甸中南部確可視作元朝領土。

NO。212

方唐鏡/文

出海西南—

校/捕風者 畫/一條人文主義狗 圖/地緣谷

在元代的西南邊陲,曾經設立過一個特殊的行省——緬中行省。雖然緬中行省的建制時間非常之短,但由於緬中行省南臨印度洋,在一定意義上,緬中行省見證了中國第一次出海印度洋。

印度洋,又何曾不是見證者﹀

元緬戰爭的開啟

由於段氏大理國末期被權臣高氏掌控,蒙古人對於大理的征服是較為輕鬆的,就連段氏都願意與蒙古人合作,來換取作為大理總管的一定獨立自主權。平定雲南後,蒙古人在雲南大地建立了較為粗放的管理。

然而藉著大理國末期的虛弱,緬甸的蒲甘王朝也將影響力滲入雲南,招納雲南境內的各土邦作為附庸。隨著元朝建立並滅宋成為當時惟一的中央政權,其在雲南的影響力也有所提升。

元朝軍隊的到來,一改宋在雲南的羸弱狀態﹀

緬甸蒲甘王朝國王那羅梯訶波帝對於元王朝在雲南的經略,非常不滿。雖然至元八年(1271年)元緬雙方之間就已經建立了外交關係,但至元十年(1273年),忽必烈派出使者勘馬拉史裡、奇得脫因等人出使緬甸,要求緬王入貢,卻被緬甸人扣留。其根本原因在於蒲甘王朝當時認為己方是能和元朝平起平坐的大國,自然不肯向元王朝朝貢。

至元十二年(1275年)或稍早,元王朝以附蒙的金齒諸部酋長之一阿禾為千額總管,引起緬甸蒲甘王朝的不滿。可以推測,緬甸蒲甘王朝當時已經試圖將影響力滲透到千額一帶。

千額,也就是今天的雲南盈江﹀

至元九年(1272年)三月,緬甸王那羅梯訶波帝就親自領兵攻打金齒酋長阿必,將其擒獲迫使其臣服。但阿必去世後,其子阿郭仍然投向了元王朝。由此可見,緬甸對於金齒各部有著強烈的野心。

至元十四年(1277年),緬王那羅梯訶波帝終於直接向雲南發起進攻,聚集號稱“眾約四五萬,象八百,馬萬匹”的大軍,攻擊千額總管阿禾,聲稱要在騰越(今雲南騰衝)、永昌(今雲南保山)之間立寨。

緬甸的兵力自然是被誇大的。當時蒲甘王朝已經衰弱,那羅梯訶波帝繼位後便深受北部撣人侵襲之擾,而那羅梯訶波帝又驕奢淫逸,不顧財政困難,濫用民力廣修佛塔,使得民不聊生,叛亂四起。因此窮兵黷武的那羅梯訶波帝拼湊起來進攻雲南的這支大軍,實際上只是人心不附的烏合之眾。

那羅梯訶波帝修建的米伽羅佛塔﹀

但即便如此,緬方的兵力優勢仍然是巨大的,因為面對千額總管阿禾的求救,元朝一方只來得及派遣駐紮在南甸鎮壓不服部族的700精銳騎兵進行馳援,援兵由大理路(治所在今大理市)蒙古千戶忽都、總管信苴日(又名段實,大理段氏後裔)、總把千戶脫羅脫孩率領。

由於緬軍分佈在河流兩側,蒙軍先衝擊河流北面的緬軍,將其擊潰,又進擊河流以南,攻打緬軍所設營寨。有一部緬軍試圖從背後迂迴進攻蒙軍,也被蒙軍列陣擊潰,可以推測蒙軍採取了下馬步射的方式對抗緬甸裝備不佳的騎兵和象兵。

盈江河畔,大象廝鳴聲似乎仍迴響不絕﹀

最終緬甸的營寨全部被擊破,撤退過程中又被阿禾等金齒各部截殺,損失慘重。蒙軍雖然大多負傷,卻只有一人試圖活捉大象而被大象殺死,此外沒有陣亡者。

千額之戰體現出緬甸“兵民不分,戰不成陣”的軍事體系巨大落後性,也讓緬甸知道雙方實力的差距。此戰中蒙軍士兵精銳,指揮得當,獲得大捷,而緬甸軍隊單兵素質和指揮水平都極為低下。

同年十月,元朝雲南諸路宣慰使都元帥納速剌丁率領精兵3848人攻打緬甸,進佔江頭城(今緬甸蠻莫縣江新),招降了附近的撣族部落35200戶(約300寨),但由於天氣炎熱及兵力不足,並沒有敢於深入緬甸邊境。

今日江頭城﹀

至元十七年(1280年),忽必烈又命納速剌丁等人率精兵萬餘人征討緬甸,招降了些許部落,但因為兵力不足,取得的戰果非常有限。

緬中行省的設立

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王朝組織水陸大軍數萬人,攻破江頭城、太公城(今緬甸拉因公縣境內)等地,建都(緬甸北部地區)王烏蒙、金齒西南夷等12個部落歸順元朝,但由於地形複雜、氣候炎熱與緬甸人的游擊戰,一直無力攻打到緬甸首都蒲甘城一帶。直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十一月,緬甸王那羅梯訶波帝才因為屢戰屢敗,向元朝求降。雲南王也派出官員阿難答等人到緬甸都城蒲甘。

忽必烈大喜,發兵護送招緬使怯烈前往緬甸都城蒲甘準備受降。但怯烈尚未抵達,緬甸就發生了內亂。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初,蒲甘王室發生內訌,緬王庶子不速速古裡囚禁(一說殺害)緬王那羅梯訶波帝,殺其嫡子三人,還殺害了雲南王所派官僚阿難達等人。不久,不速速古裡也在與諸兄弟爭位的紛亂中被殺,蒲甘王朝陷入瓦解。

迷霧中的蒲甘﹀

雲南行省考慮到夏季炎熱,請求秋天再發兵。但忽必烈堅持要夏季出兵,當時各地擁兵自立的貴族與撣族部落首領大多向元朝投降,接受宣慰司等各種官職名號,元軍得以進抵蒲甘,但由於夏季炎熱及緬甸人的游擊戰等原因,元軍仍然付出了損失7000人的慘烈代價,才平定變亂。

緬中行省正是在元軍攻克蒲甘城的1287年設立,行省受到雲南王節制。以雪雪的斤為緬中行省左丞相,阿臺董阿為參知政事,兀的迷失籤行中書省事。由於緬中行省並非如徵東行省(高麗)那樣由高麗王兼任丞相,自闢官屬,在緬中行省建立的短暫時間內,緬甸中南部確可視作元朝領土,因此,這一時期,元朝疆域短暫擴大至印度洋沿海。

此時,元朝西南出印度洋﹀

行省的撤銷

但緬中行省維持的時間很短,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七月即告撤銷,元廷也撤回了派駐到緬甸的官員。這是由於緬甸中部太過遙遠,管理成本太高的緣故。此後緬甸蒲甘王朝顯然不是元朝領土了,雖受雲南行省管轄,但事實應是雲南行省負責管理的一個附屬國。

不過,有元一朝,元朝和緬甸的關係都較為密切,從1289—1338年的59年間,緬甸蒲甘王朝國王先後15次派代表團訪問元朝都城大都,元朝4次派使節訪問緬甸。

元成宗大德年間,緬甸權臣、木連城(今緬甸皎施)城主阿散哥也弒殺緬王的立普哇拿阿迪提牙,立其子鄒聶,操控朝政,又殺害元朝留駐緬國的信使從人一百多人,激起元朝憤怒。緬王另一個兒子窟麻剌哥撒八也逃奔元朝求援。

大德四年(1300年)十二月,元成宗令宗王闊闊、雲南行省平章政事薛超兀而、芒完圖魯米石等出兵干涉,圍攻木連城,直到次年二月,闊闊以下元軍將校受阿散哥也賄賂,以暑熱為由撤兵回國。阿散哥也等人只是入元納貢,為弒君之事謝罪,就逃脫了懲罰。

硝煙退散的木連城﹀

事後,雲南參知政事高慶、宣撫使察罕不花因為受阿散哥也賄賂而被元成宗誅殺,來承擔責任。但既然大軍撤軍,收受賄賂的絕不止這二人,而元軍也確因為地形險遠而難以為繼才可能這樣做。阿散哥也弒君不受懲罰之事,顯出元王朝對於遙遠的緬甸蒲甘王朝已經失去了控制力,只能維持一般的朝貢關係了。

邦牙宣慰司的設立和廢除

不過,元順帝至元四年十二月(公元1339年1月),元王朝又在緬甸中部設立了邦牙宣慰司。此時元朝已經步入衰落,怎麼會有這個國力呢?

原來元緬戰爭後,蒲甘王朝持續衰落。彬牙王朝正是當初弒殺緬王的阿散哥也所建立的,此時阿散哥也為了追求合法性,而向元王朝入貢,元朝遂冊封其為邦牙宣慰司,國王即宣慰使。但由於傣族建立的麓川王國在雲南西南到緬甸北部崛起,和元朝交戰,隔斷了彬牙王朝與元王朝的聯絡,至正二年六月(公元1342年7月)邦牙宣慰司也就被廢除了。

元朝經營緬甸對明朝的影響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元王朝雖然試圖經營緬甸,但由於氣候炎熱、距離險遠,影響力虛弱,其對緬甸的影響存在控制力薄弱,起伏性大的特點。

然而元王朝對緬甸的經營,還是有其積極意義的。明王朝取代元王朝之後,平定雲南,又擊潰了雄踞西南的麓川王國,對於雲南的管理有著很大的強化。因此模仿元朝的制度,將緬甸阿瓦王朝冊封為緬甸宣慰司,每年向宣慰司徵金六百兩。緬甸宣慰司遂成為雲南外邊政區之一。

雖然這種管理是薄弱的,甚至是否能算作疆域都爭議巨大。但這種初步管理,就包含了未來將其納入的可能性。

明代田汝成的《炎徼紀聞》就說——

太伯端委以治吳,猶不革裸發文身之習。秦漢開百粵,而武帝以閩夷叛亂,徙其民於江淮間空其地,其時固薦奔狐兔之墟也,乃今聲華文物與中州等矣。武帝遣唐蒙通夜郎,閉於昆明。元始拓土,然直羈縻之而已。我朝龍興始列郡縣,而西洋海國亦皆賓貢,蓋氣化漸開則人文漸被,若旋風之披拂,首西北而終西南者之明驗也。焉知百世之後,溳僰之地不有聲華文物如閩廣之交者乎?又焉知八百車裡、緬甸諸夷不有列郡縣置官吏之日乎?

然而明朝後期國力虛弱,緬甸宣慰司、八百宣慰司(泰國北部的蘭納王國)失去控制。由於清朝不重視東南亞經營,未能重新施加影響。但車裡宣慰司卻成功保住,成為當代我國的西雙版納。

出海印度洋,緬中行省做到了!

保住車裡宣慰司,成就了美麗的西雙版納﹀

出海印度洋,緬中行省做到了!

就此而言,元朝的緬中行省雖然設立時間短,整個緬甸經略也控制不穩定,但其體現的東南亞經略思路被明王朝繼承發展,還是有著非常大的開拓性積極意義。但在是否出印度洋這一說法上,行省建制顯然比宣慰司更有說服力。

參考資料

元史雲南通志 。 羈縻志

緬甸史 。 賀聖達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

出海印度洋,緬中行省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