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五王之死始末唐廷大權開始轉變

五王之死始末:唐廷大權開始轉變

關鍵詞

:神龍政變、景龍政變

前因

神龍政變

:705年,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為首的五人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隨後武則天還政於李唐王朝,太子李顯繼位,張柬之為首的五人封王。

▲神龍政變(劇照)

後果

景龍政變

:707年,太子李重俊發動政變,將武三思及其同黨誅殺,但政變隨即失敗。

▲景龍政變(劇照)

過程始末

一、武則天執政後期朝政不穩

706年,唐臣張柬之、崔玄暐在流放途中病死,敬暉、桓彥範和袁恕己被武三思派人殺死,曾在神龍政變中擁立李顯,事後因功封王的五人全部慘死。

武則天執政後期,她的兩個男寵張易之和張昌宗插手朝政,朝臣們對此不滿,急於將朝政歸還李氏。

▲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

二、李唐光復

一年之前的神龍元年,在以宰相張柬之的策劃下,桓彥範、崔玄暐、敬暉和袁恕己發動政變,誅殺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兄弟,迫使武則天將皇位傳給太子李顯,李唐光復了。作為擁立李顯的功臣,張柬之五人可謂風頭正盛。

但五人只是風光一時,沒過多久,他們就遭到了李顯的厭棄。此時武則天已是八十多歲的高齡,她的身體越來越差,所剩時日也不多了。

李顯這時候才反應過來,自己已是太子身份,其實不需要參與政變,過不了多久也會坐上皇帝的位置,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在李顯眼仲,張柬之等五人發動政變,不過是貪圖擁立之功,五個人政變後勢力坐大,成為了威脅皇權的因素。在想明白這點後,李顯便漸漸地對五人有所戒備,疏遠了他們。

▲張柬之(625年—706年)

三、李顯刻意拉攏武三思

為了牽制張柬之等人,李顯找到了個幫手,那就是武三思。武三思是武則天的侄子,政變後成了張柬之等人的“眼中釘”,意圖除之後快。李顯刻意拉攏武三思,不讓張柬之勢力獨大。

可五王有擁立之功,李顯剛坐上皇位,也不好跟他們直接翻臉。武三思也在為怎麼對付張柬之等人而頭疼。

這時,一個叫鄭愔的大臣找上門來,他知道武三思的苦惱,便說出一計:何不對這五人明褒暗貶,封他們為王,但不予實權,日後便可任意擺佈他們。

▲武三思(?—707年8月7日 )

武三思大喜,立即將這條妙計獻給李顯,李顯依計而行。將五人分別封為漢陽王、扶陽王、博陵王、平陽王和南陽王,這些名號不過外人看上去光鮮,實際上卻再無宰相權力。

張柬之五人也不傻,一看這局面就明白了,自己已經不得皇帝信任。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他們就接連著被趕出京城,被貶為地方刺史。張柬之一行人有苦說不出,恨透了武三思,但不想還沒來得及對付武三思,反而讓武三思先下手為強。

武三思最大的把柄,是他與李顯的皇后有私情,二人淫亂宮廷。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武三思的醜事被傳得人盡皆知,偏偏只有皇帝李顯還被矇在鼓裡。這件事成了武三思最大的心病,每日為此擔驚受怕。為了卻心頭大患,武三思又想出了一條毒計。

▲韋皇后(?-710年7月21日)

四、五王被殺

這天凌晨,在洛陽城的鬧市貼出了一張顯眼的黃紙,上面寫著武三思私通皇后的幾個大字,一下子就引起了全城熱議。

訊息很快就傳入宮中,皇帝李顯暴跳如雷,命令御史大夫李承嘉趕緊找出幕後指使者,非將他判處極刑不可。

可武三思早就跟李承嘉密謀好了,把“髒水”倒到桓彥範和敬暉的頭上。沒過幾天,李承嘉就向李顯誣告,說是桓彥範和敬暉等人懷恨在心,想要用此手段扳倒武三思,然後廢黜李顯,另立新君,再謀個擁立之功。

▲桓彥範(653年-706年)

經過了武三思這麼一番顛倒是非,在皇帝李顯看來,桓彥範和敬暉這可是謀反之罪,一怒之下想將他們一併處死,但畢竟他們曾是有功之臣,自己又給他們辦法過免死金牌,只好改為流放,終生不得還。

事已至此,張柬之五人已經再無東山再起的機會了。可武三思卻沒打算就這麼放過他們,決定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於是,武三思派人去追殺這五人,張柬之和崔玄暐已經死在流放途中,剩下的三人,敬暉被剮死,桓彥範被杖斃,袁恕己被錘殺,五人全部落得慘死的下場。

▲唐中宗李顯遺址(656年11月26日—710年7月3日)

結論

五王之死,唐廷大權從朝臣落入外戚手中,武三思為首的武氏家族繼續掌權,和為皇后韋氏操控權力,唐中宗李顯被架空毒殺,重振唐朝的希望暫時落空了。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本紀第七》《資治通鑑·卷二百零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