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雍正看到康熙留下的一道密詔, 立刻將朱元璋子孫封侯, 世襲罔替

導讀:清朝推翻明朝之後,面對人口是自己數十倍的漢人,滿族朝廷在統治國家上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尤其是江南地區,直到康熙年間,還是經常有打著“反清復明”口號的叛亂。為了緩解明朝遺民的反抗情緒,順治、康熙兩位皇帝採取了很多措施,比如暫緩實行剃髮易服、恢復科考、重用漢人等等,取得了一些效果。

康熙皇帝是一位深謀遠慮的政治家,深知民心的重要性。在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皇帝立刻決定南巡,視察、安撫江南地區的漢人。康熙在位期間曾經六次南巡,每次他都會前往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拜祭,在進入明孝陵之後,康熙會走在路的右側,以表示對明太祖朱元璋的尊敬。為了國家的穩定,康熙甚至在朱元璋牌位前行三拜九叩的大禮,當朝皇帝給前朝死去的皇帝下跪磕頭,這是歷史上任何朝代都沒有的先例。

康熙不僅要拜祭死人,他還要關照活著的朱元璋的後代。在康熙晚年,他曾寫下一道密旨,想要尋找一位朱元璋的直系子孫,來負責繼承朱元璋的香火,負責祭祀明朝的幾處皇帝陵寢,可這件事情還沒有辦,康熙就駕崩了。

雍正繼位之後,整理父親留下的遺物,在書房發現了這道密旨,在這道密旨中,康熙對明太祖朱元璋的評價非常高,說他“崛起布衣,統一方夏,經文緯武,漢、唐、宋諸君之所未能及。”又說朱元璋的後代並不像其它朝代那樣荒淫無道,崇禎也不是亡國之君,只是天命在大清。所以應該找到朱元璋的一支後人,授予他官職,讓其能夠一年四季祭祀明皇陵。

雍正看到這道密旨後,認為父親的想法非常對,就立刻下旨尋找明太祖朱元璋的後裔。可惜經過明末數十年的戰亂,朱元璋的後代子孫大部分死在了農民軍和清軍的手中,直到第二年,才找到了朱廷赦,他是朱元璋第三子代簡王后裔,譜系明白。

但雍正並沒有冊封朱廷赦,而是將他的孫子,時任直隸正定知府的朱之璉封為一等候,讓他負責明朝皇陵的祭祀和日常管理。朱之璉死於雍正八年,乾隆繼位之後,追封他為一等延恩侯,並且世襲罔替。

此後,廷恩侯傳承將近二百年,到了清末民初,末代廷恩侯朱煜勳雖貴為侯爺,卻已然窮困潦倒,狼狽不堪。為了生計,朱煜勳甚至參與盜掘明十三陵,結果被剝奪了侯爵,從此明陵香火斷絕,延恩侯退出歷史舞臺。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世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