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明朝所謂的“天子守國門系列”被揭穿後,為何讓很多人都怒了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歷史上學者們對於大明王朝的讚美之詞,意圖誇獎他們的君王十分有氣節,毅然決然將國度遷至離邊境線不遠的北京,末代之君崇禎帝面對敵軍也沒有南遷,而是在紫禁城自盡。

但仔細閱讀明史我們發現,這兩句話與明朝君王竟然全無關係,明朝的君王們其實也並沒有做到這句話的要求,而知道真相之後的我們不禁要問,這究竟是讚美還是諷刺?

天子守國門:實則是為了鞏固統治而遷都

“天子守國門”,在大家的印象裡是明朝為了鞏固北方的統治,抵擋北元殘餘勢力和其他各少數民族的入侵,毅然決然將都城由相對安全的南京遷移到更靠近敵人的北京。但實際上真的是這樣嗎?

顯然不是,明成祖朱棣遷都的目的是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當時朱棣發起靖難之役,搶走了自己侄兒朱允炆的江山。他雖然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但南京城朱元璋和朱標的勢力依然存在,盤根錯節。很多人對朱棣的上位並不認可,只是隱忍不發而已,所以朱棣才選擇遷都北京。

朱棣死後,他的繼位者也有將京城遷回南京的打算,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沒能實現。這樣,從朱棣之後,明朝的皇帝們便無可奈何地成為了國門的守衛者。所以,從這點上看,“天子守國門”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最適合朱棣的選擇,但對於他的繼任者,不得不說是一個非常大戰略失誤。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畢竟,身為明朝天子,你的主要任務是治理國家,而不是所謂的守國門,守國門應該是將帥的職責。將首都選擇在邊境上,這無異於將自己的國家中樞暴露在敵人的鐵蹄之下,明朝的土木堡之變就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要不是于謙和代總朱祁鈺,明朝幾乎差點亡國。

君王死社稷:實則崇禎並沒有必死的決心

“君王死社稷”是指崇禎帝在面對李自成進攻時,明明可以南逃,但卻選擇了死守北京,最終自盡。實際上,明朝的君王並沒有都做到所謂的“死社稷”。

比如,建文帝朱允炆丟了江山之後人竟不知所蹤,明英宗朱祁鎮聽信太監王振的計策,親征瓦刺被俘虜。被外族俘虜後也沒有選擇戰死,而是繼續苟活,這些就是明朝君王沒有君王死社稷的鐵證。

至於崇禎帝朱由檢,實際上則是被群臣所誤。事實上崇禎本人是非常想要南遷保命的,但是他又不願意主動出來抗丟棄祖宗陵寢的罵名,希望由臣下來提出遷都的請求;然而,臣子們又深知這位皇帝喜歡將過錯甩鍋給別人的毛病,所以誰都不會出來找死,同時加之他們害怕南遷之後自己的權力會受到衝擊,拼命阻撓。

最終,崇禎南逃的時機被拖沒了。崇禎帝沒有機會逃跑,便只能自盡以謝天下,可能他也沒有想到,自己這一被迫的無奈之舉,反而成了後世稱讚的氣節。換一個角度考慮,如果崇禎帝真的堅持君王死社稷,他完全可以為大明王朝流盡最後一滴血,戰死沙場,但他並沒有,而是選擇了一顆歪脖子樹。

綜上所述,明王朝的君王們並無特別之處,只是根據自己的利益做出最合適的決定,並沒有盲目的堅守所謂“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堅定信條。

“天子守國門”,這句話歷來被明粉奉為圭臬,然而頗為戲劇性的卻是最早說這話的人卻是被明粉斥之為“滿遺”的閻崇年。在其《正說清朝十二帝》裡,他對比明朝的崇禎皇帝和清朝的咸豐皇帝時提出這一觀點。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攻破了北京城,咸豐皇帝帶頭跑路。閻崇年用崇禎皇帝自盡殉國的行為與咸豐皇帝進行對比其實多少有些奚落諷刺的意味。

“君王死社稷”則出自春秋時期

《禮記·曲禮下》

:“國君死社稷,大夫死眾,士死制。”意思是國君應與國家共生死,官員應與百姓共生死,士族應與國君的號令共生死。實際上,這兩句話史料並無記載,只是當代人們在總結明朝歷史的基礎上,凝練出來的經典語句。

全句為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猛一聽,讓人不由得熱血沸騰;仔細看,其實每一個字句都值得玩味與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