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福天洞地,溫州洞頭島!

“不能遊歐洲,何不遊溫州?”溫州朋友建新的一句俏皮話,讓人“茅塞頓開”。夏初六月,我們踏上了溫州之旅。

雁蕩山的奇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夜遊雁蕩山,移步換景,“七分形象,三分想象,越看越像”,各種形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置身其中,如夢似幻。楠溪江清澈蜿蜒,兩岸青山相伴,濛濛細雨中乘筏而行,朦朧中的浪漫撲面而來。水波、竹筏、青山、不時驚飛的水鳥,宛如一幅潑墨寫意的國畫,清雅中不失恢宏氣勢。而有百島之稱的洞頭島,則以“洞天福地”的詩意,讓我纏綿。

溫州所轄的洞頭島是全國著名的海島縣,域內大大小小的島嶼有300多座,島上島民依島而生、因漁而興,形成了唯其獨有的海島魅力。

那天上午,我們一行從溫州市區出發,經跨海大橋一個多小時便到了洞頭島。現已撤縣為區的洞頭島區區委宣傳部幹部小朱(建新的朋友,正在援川,剛好回溫州休假)熱情接待了我們。稍作寒暄,小朱便直奔主題地說:“到洞頭島必須先去望海樓,既可一覽浩瀚大海的磅礴氣勢,又可俯瞰洞頭島的全貌。”說罷還故作誘惑:“還有一個有意義的故事呢。”我們自然應允欣然前往。隨著拾級而上的臺階,進入望海樓的首層,赫然映入眼簾的是“洞天福地,從此開頭”,落款“余光中”。這不禁讓人驚奇,正疑惑時,小朱微笑著說:“這就是我要告訴你們的故事。”

2010年1月,余光中先生應邀攜夫人範我存、小女兒餘季珊來到洞頭島,並遊覽了仙疊巖景區,在眺望半屏山時,相思之情油然而生,原來臺灣也有一座半屏山。“半屏山,半屏山,一半在大陸,一半在臺灣”,當時當地的陪同人員即興給他念了這首洞頭島廣為流傳的民謠,餘先生連續點頭,觀崖聽濤撫島賞景之時若有所思。此時,小女兒餘季珊“由此及彼”地問:“此處為什麼叫洞頭島呢?”陪同人員便講述了關於洞頭島名稱由來的傳說:清代,有一艘漁船到洞頭海面一帶捕魚,作業完畢時,漁夫用吊桶打水沖洗船板時,不料桶繩斷了,吊桶隨即被海浪卷沒,無影無蹤。等該漁船繞到島東此端的一個岙口時,居然發現海上竟飄著那隻吊桶。漁夫認為海底定有一個洞,吊桶被捲入海底洞裡,海洞一直通到這個岙口。於是他把吊桶捲走的地方叫洞頭,吊桶浮上來的地方叫洞尾。當大家還沉浸在這個傳說的美妙之中時,餘先生卻脫口而出:“洞頭好哇,洞天福地,從此開頭。”此語一出,聞者皆喜,撫掌稱好。有識者皆知,“洞天福地”是道教地上的仙境,它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洞天福地”多系實指,與現實中的山川對應。縣委領導事後聞此,覺得用此語宣傳推介洞頭島“名副其實,恰到好處”。但由於當時事出偶然,餘先生未及時寫下墨寶,成為遺憾。此事被溫州臺商協會的一位有心人士知悉,他幾經周折終於拿到了餘先生親筆題寫的“洞天福地,從此開頭”幾個大字。聽罷小朱的講述,我不由肅然起敬。余光中先生祖籍福建永春,是臺灣著名的詩人,他對家鄉的思念,尤其對祖國統一的盼望“心繫之,情抒之,筆言之”,令人敬佩。

從望海樓的首層出來,我們便直接登上了望海樓的頂層,面朝大海,但見海浪翻滾,洶湧澎湃,奔騰東去,隔海300多公里便是祖國的寶島臺灣。瞬時,我眼前一片空白,而腦海裡清晰地、反反覆覆出現的卻是余光中先生的詩《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膾炙人口,一唱三嘆,餘音繚繞,讓我淚奔難忍。

那次的溫州之旅,尤其是洞頭島之旅“收穫豐盛,滿載而歸”。告別的時候,我由衷地感謝建新和小朱,並真誠地表示,“洞天福地的洞頭島,我會再來。”(薛全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