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明末清初,中國最後一次稱霸海洋

0115世紀到17世紀,是大航海時代,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伙伴。

當然,這貿易是帶血的,商船的背後是戰船,誰敢不從,就武力征服。

這場持續三百年的海洋盛宴,其實中國沒有缺席。

15世紀,即明朝初年,鄭和的船隊規模就是世界第一。

鄭和之後兩百年,另外一個人——鄭芝龍(鄭成功的父親),也組建了海上最大的船隊,不僅做生意行,打海戰更行。

17世紀的海上霸主,歐洲公認的是荷蘭,那時候荷蘭的海軍艦隻幾乎超過了英法兩國海軍的1倍。

它們在世界各大洋遊弋,保護本國商船,並從事海外殖民掠奪。

但無敵的荷蘭海軍,卻屢屢敗給鄭芝龍,長時間無法控制東亞海域。

荷蘭人,敗得相當合理。

鄭氏集團以日本長崎和臺灣島臺南兩個地方作為海上大本營,縱橫東亞洋麵。

鄭家手裡有超過三千艘大小船隻,擁有一支二十萬人的軍隊,軍隊中包括中國人、日本人、朝鮮人、南洋人甚至非洲黑人等各色人種。

這樣的海軍規模,除非荷蘭舉國來戰,否則只能投降。

當時任何人要到東亞海面上做生意,都必須向鄭家交保護費,一艘大船要交三千兩白銀,交了保護費,就會得到鄭家的一面令旗,可以平安航行。

荷蘭人雖然是那個時代歐洲的海上霸主,但是到了東亞照樣得給鄭家交保護費。

鄭家在東亞洋麵的這種保護費生意,每年入賬上千萬兩白銀,富可敵國。

所以為什麼鄭成功能收復臺灣?

因為荷蘭人從來就沒打敗過鄭家,敗軍之將,何足掛齒。

15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初期,鄭和的船隊因為是政府的,不以盈利為目的,所以搞不下去。

但17世紀,大航海時代的鼎盛時期,鄭氏集團的船隊是自己的,收入也富可敵國,但為什麼還是無法持續呢?

海洋貿易,光是政府不行,沒有政府也不行。

鄭家的勢力主要在東亞,雖然擁有的海軍最多、船隻最先進,但無法擴張到全球。

最遠的勢力範圍,也就是東南亞了。

以鄭家的實力,要是去非洲和美洲,歐洲人沒有一個是對手。

為什麼鄭家的船隊不去非洲和美洲挖掘財富呢?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信任機制問題。

茫茫大海,走一趟船最少也得幾個月,甚至幾年,這當中的信任怎麼建立?

之前在《凡人關羽,如何一步步成為全民膜拜的神仙》這篇文章裡說了,大家拜關二哥,你信,我也信,那這信任就建立起來了。

所以,鄭氏集團的信任紐帶,就是媽祖信仰、宗親、血緣。

但這個信任,和距離是成反比關係的,你走得越遠、時間越久,我就越不能相信你。

這信任成本就會很高,比如,鄭家派一支船隊去拉美做生意,把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生意給搶了。

論實力,鄭氏集團可以做到。

但怎麼保證這支船隊把拉美打下來後,仍然聽從隔著太平洋的鄭家呢?

你得扣留船員的家屬作為人質吧,你得派信任的人到船上吧。

但怎麼保證信任的人值得信任呢?

再派更信任的人,那怎麼保證更信任的人值得信任呢?

再再派更信任的人……

距離太遠,導致了出現信任的黑洞,怎麼填都填不滿。

因為信任成本高,這支船隊拉回來的財富,得多上繳。

你想啊,派出去的船隊,有可能就不回來了,要是不在一支船隊上多搜刮,那就回不來本。

這就好像借錢的利息,銀行遇到信得過的人,利息都很低,因為不用擔心錢回不來,遇到信不過的人,要麼利息賊高,要麼就是不借。

鄭氏集團遇到的情況,和銀行借錢是一樣的,要考慮信任問題。

所以,鄭家把勢力擴張到東亞、東南亞之外的成本是高居不下的,甚至不划算。

哪怕鄭家船隊在海上無敵,它也不能去非洲和美洲做生意。

為什麼歐洲的國家能到全世界做生意?

他們面臨的情況和鄭氏集團是一樣的啊,也有信任危機,他們是怎麼解決的?

歐洲人的信任紐帶,最主要還是信仰、宗親、血緣,這是人性裡最基本的關係。

但歐洲人還有一項信任的法寶,那就是契約精神,和延伸出的法律精神。

哪怕是陌生人,你守大英帝國的法律,那我就信你。

而鄭氏集團在官方和民間的定義,是海盜,沒有什麼君權神授,我遵守你的規定,只是你比我塊頭大。

你在跟前,我怕你,距離遠了,威懾感就沒有了。

法律是公共品,必須由政府提供。大英帝國能提供的安全感,鄭氏集團給不了。

你說鄭芝龍那麼厲害,為什麼不自己建一個國家呢?

正統這東西,還是很有作用的。

鄭芝龍雖然手握重兵,頂多也是自封為王,不敢稱帝。

鄭成功在臺灣,喊的也是反清復明,而不是自立為帝。

而且沒有天朝認可的王,都只是自娛自樂,沒人會認。

而被招安後的鄭芝龍,朝廷也不是派他去征戰四海,而是維護東亞沿海穩定。

最高統治者都如此,鄭芝龍只能是屈才了。

商人和政府長時間合作,幫助歐洲列強,成就全球海洋霸業。

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其在全球的據點,都不是短時間內就擁有的。

都是經過上百年,甚至兩百年打下來的。

而明朝和清朝都只有兩百多年,鄭氏集團在鄭成功之後就衰敗了。

國內的政務耗費了明清統治者的大部分精力,哪裡還有時間去佈局海外。

加上統治者覺得自己管不了海洋,乾脆“片板不得下海”。

英國、法國、荷蘭擴張在海外的殖民地,靠的是私人公司。

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東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

當然,這些私人公司都有政府做後臺,既有商船,也有戰船。

當一個殖民地打下來,這些公司會成為實際統治者,但政府那邊會派出一位派親王或公爵去做總督,雙方聯合治理。

明朝有不少親王,清朝也有不少貝勒,要是大明滿清藉助民間商船的力量,也進行全球佈局,打下的海外殖民地,派信得過的親王去統治也不是不行。

但中華帝國的皇帝是一言九鼎。

皇帝一句話,就能改變政策。

今天這個皇帝登基想佈局全球,下一任皇帝可能就廢除了。

但英國的國王或女王不行,王室有影響力,有時候也處理政務,但已經不能獨斷專權,得和大臣們商量。

不管是中華帝國的皇家還是英國王室,其實都是偏於保守的,因為守住我的領土,我就安枕無憂。

但做大臣可不行,國內的錢你不好和皇帝國王爭,那隻能把眼光投到海外,所以大臣們的利益都在海外。

他們會一代代地拓展海外。

而你讓中華帝國的皇帝也像英國王室那樣放權,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事情。

雖然船是在海洋航行,但沒有大陸,就沒有安全感。

船再大再好,你也要靠岸,岸上才是家。

明清兩朝,都不重視海洋,都頒佈過嚴厲的禁海令。

沒有國家的支援,哪怕鄭氏集團擁有幾千艘大船,那二十多萬船員也是漂泊者。

當他們遠航時,會擔心回來找不到陸地,所以他們不敢遠航。

把他們困住在東亞海域內的,不是他們的船和航海技術,而是沒有陸地作為大後方。

15世紀到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中國擁有的條件比歐洲更優越。

我們的陸地更多,人口更多,船隻更先進,航海技術和海戰都是世界領先,連荷蘭海軍都是手下敗將。

但制度上,帝國皇帝的集權,讓中國無法突破陸地思維,哪怕當時我們是海上霸主,最後也只能在中華文化圈內打轉。

而佈局全球海洋,既需要時間——一兩百年的時間,也需要巨大的利潤推動。

受困於兩百年就來一次改朝換代的中國,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想海洋這事。

皇帝專制,也就註定了天生不信任他人,像鄭家這樣擁有20萬海軍的海上霸主,是不可能支援他繼續做大,甚至佈局全球的。

被招安後的鄭氏集團,其在東亞和東南亞的勢力也就沒落了。

一百多年後,當英國帶著戰船來打中國了,再也沒有與之匹敵的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