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唐代,廣州就有“印鈔廠”

花間煙火

廣州西湖路,廣州百貨大廈新翼廣場建設基址,考古隊員們曾發掘出一處三國錢幣窖藏和一處唐代鑄幣遺蹟。

在這處唐代鑄幣遺蹟中,出土了許多有關鑄幣的實物材料,以及銅錢75枚,包括6枚成品,40枚毛坯,29枚次品——專家們將遺蹟的年代定在初唐時期。

廣州博物館陳列展品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維宣 攝

廣州博物館的主體陳列中展示了新翼廣場工地出土的“開元通寶”,在背景說明中指出“唐代廣州有專門的鑄幣機構與場所”,並在同類器物的對比展示說明文字中指出這些銅錢,“分別為唐代嶺南道廣州、江南西道潭州、山南西道興元府、揚州所鑄,說明唐代廣州與中原各地的貿易往來頻繁,貨幣流通範圍廣泛。”

貨幣史、金融史是非常複雜而且專業的領域,有非常多的技術細節和歷史背景需要釐清。新翼廣場的發現,證實了廣州鑄幣場所的存在,但並沒有解決所有的問題。有學者據古籍記載指出,“唐武德四年(621)……置錢監於洛、並、幽、益等諸州。五年五月,又於桂州,設桂州監鑄錢。”廣州並不在其中,那麼廣州的鑄錢點,到底是什麼性質,可能還要深入研究。

不同的“開元通寶”錢幣記錄下了廣州對國內交通的情形,同臺展出的唐代海獸葡萄紋銅鏡,則展現了對外交通的盛況。廣博的專家介紹,海獸葡萄紋銅鏡主要流行於武則天時期,瑞獸與葡萄的紋飾源自古代的波斯、拜占庭或希臘、羅馬等地。

同樣,在相鄰展櫃中展出的唐代金銀器,如銀質蓮瓣印花高足杯“吸收了西亞地區的工藝特點……這一時期中國製造的金銀器還透過廣州出口到日本、東南亞等國。”這都說明廣州在唐代對外貿易中的重要地位。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