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朱元璋臨終下令38名妃嬪殉葬,一個不留,為何只有張美人倖免?

在古代的奴隸社會,有一種用活人殉葬的奴隸制度。奴隸主在自己死後會讓他的奴隸陪著他一起死,這樣死了以後到那邊,也能有人繼續聽從他的差遣。

這種“人殉”制度在明朝之前的中原王朝,近千年來本來已經不大範圍流行了,但朱元璋又把它撿了起來,朱元璋想得很深遠——我死之後,可不能把你們這些嬪妃留下,增加後戚干政的風險,為了我好太孫能夠不受干涉,必須要把你們全掀翻掉。

三四十個嬪妃和寵幸過的宮人,當然有些性格柔弱的,按理說也興不起什麼風浪,朱元璋也不落忍,但總不能厚此薄彼,理論上也說不通啊。最後搞了個一刀切的政策,一個不留,全部陪我下去!

事到臨頭,卻最終產生了一條漏網之魚——張美人。

張美人本來也做好了選擇兩種不同的殉葬方式的準備,一種是自盡,一種是絕食。後來聖旨一下,她逃出生天。

憑什麼張美人得以倖免?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句話說的是任何事都有兩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轉化。

張美人又何嘗不是呢。

在鬥爭激烈的後宮之中,都是母憑子貴,任何嬪妃都想要生個兒子,張美人也想,可是她運氣不好,生了個女兒。也就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兒寶慶公主,可以說她是張美人的幸運之星。

公元1395年,年邁的朱元璋喜添一女,心裡很是高興,封這個女兒為寶慶公主。但她的生母張美人卻不怎麼高興,想生個兒子,將來老有所依,無奈生的是個公主,所以也只能認命。

可是她想到那些無兒無女的妃嬪,自己也知足了,對這位公主也是盡心撫養,百般呵護。

就在小公主三歲時,朱元璋積累成疾,病倒了,作為寵妃的張美人自然是每天到朱元璋的寢宮照顧朱元璋。

年幼的寶慶公主離不開母親張美人,所以每天都會跟在張美人的身後,可是眼高於頂的朱元璋從來都沒有注意到這個小公主。

朱元璋病情很嚴重,大臣和嬪妃們都前來看望他,可是他在這群人中沒有看到一個人是真的關心他。

他心知肚明,知道這些人來看望他都是另有目的,全都是虛情假意,關懷的目光下還不定憋著什麼懷呢,他恨不得把這些人都凌遲處死。

可是當他目光移向抓著張美人衣袖的寶慶公主時,他從天真爛漫的寶慶公主的眼裡,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兩個字——關切。

寶慶公主對這個父親也很陌生,她也很害怕,但她也想感受父愛,當朱元璋看向她時,她就慢慢走到朱元璋的床邊。

朱元璋第一次發現,自己的這個小女兒原來這麼可愛,於是對小公主說:“父皇的病會不會好?”

小公主天真的說:“喝完藥,好好的睡一覺就好了。”

朱元璋又問到:“你覺得父皇會死嗎?”

小公主突然放聲大聲哭了起來,哽咽著說:“父皇是不會死的”。

朱元璋這才發現,原來這麼多人中,就只有他的這個他從來都沒有注意到的女兒是真正的關心他,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純粹的愛。

可是他已經無力了,就叫張美人把小公主領走。

小公主邊走邊哭,一邊還泣不成聲地說著:“父親不會死的”。

在這哭喊聲中,朱元璋冰冷的心被暖化了。

公元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了,很快,所有嬪妃都知道了自己要給老皇帝殉葬的命運,每個人都是號啕大哭,張美人也是如此。

每個人心裡都想著,自己盡心盡力照顧老皇帝,可最後年紀輕輕,就要給這個老傢伙陪葬,上天真的是太不公平了,為什麼要這樣懲罰自己?

當內侍宣旨時,唯一的例外——張美人整個人都蒙圈了,聖旨居然說38位嬪妃和宮人全部陪葬,而張美人女兒很小,還需要人照顧,免於殉葬,做好她的本分,撫育小公主長大成人。

張美人是又喜又愧,喜的是自己因為女兒不用殉葬,愧的是自己曾經還嫌棄她是個女兒身呢,正是這個小寶貝的真情流露才把自己的孃親從懸崖邊上拉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