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中國古代皇帝、皇后的諡號為什麼那麼長?

諡號變得越來越長,是從唐朝開始的,準確說是從唐玄宗李隆基時期開始的。諡號在唐朝可以說是個分水嶺,唐朝以前的諡號具有對一個人蓋棺定論的作用;唐朝之後,諡號則變成了帝王滿足虛榮心的工具。尤其明清兩代,皇帝、皇后的諡號通常多達十幾個、乃至二十幾個字。

唐朝以前,諡號具有蓋棺定論的作用

諡號制度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期,主要便是用於人死之後,後人對其一生作為的評價,具有蓋棺定論的作用。從西周時期一直到唐朝,只有在秦朝時期,因為秦始皇認為諡號會造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因此予以了短暫廢除,但在西漢建國之後便再次恢復。

諡號的字數,在唐朝以前變化其實並不大,主要分為以下兩個時期:

1、先秦時期,諡號通常為單字,少數用雙字,例如秦穆公、晉文公。

2、漢朝至隋朝時期,諡號則主要採用雙字,也有少數用三字的。而且,韓潮皇帝的諡號通常都有一個“孝”字,例如孝文皇帝、孝景皇帝、孝武皇帝。?

同時,由於這一時期的諡號擁有蓋棺定論的作用,因此,唐朝以前的諡號又分為“美諡”、“平諡”、“惡諡”三種,且每種諡法都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諡號時選擇。

“美諡”:例如,文、武、明、睿、康、景、莊、宣、懿等。

“平諡”:例如,懷、悼、哀、閔、思、殤等,有同情的意思。

“惡諡”:例如,厲、靈、煬等,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唐朝之後,諡號字數越來越多

唐朝之後,尤其是唐玄宗之後,諡號開始逐漸失去蓋棺定論的作用,開始淪為帝王滿足虛榮心的工具,再加上又經常加諡,這也導致諡號的字數越來越多。

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的時候,為其加諡號文武聖皇帝,這時採用的是三字諡法,並未打破規矩。但唐玄宗在天寶八年(749年),又為其加了一個“大”字,變成了文武大聖皇帝,開始打破規矩。而在天寶十三年(754年),又加上了“大廣孝”三字,結果唐太宗李世民的諡號就變成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足足七個字。

雖然唐朝之後歷朝歷代的皇帝、皇后諡號越來越長,但字數其實還是有規律可循的,而且是越往後越長:

1、唐朝時期,多采用五字、七字:例如唐玄宗李隆基的諡號“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唐順宗李誦的諡號“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都是七字諡號,而唐代宗李豫的諡號“睿文孝武皇帝”、唐德宗李適的諡號“神武孝文皇帝”則都是五字諡號。只有唐肅宗李亨和武則天比較例外,一個是九字、一個是四字。

2、宋朝時期,多采用十六字:例如宋太祖趙匡胤的諡號“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宋太宗趙光義的諡號“至仁應道神功聖德文武睿烈大明廣孝皇帝”。

3、元朝時期,除忽必烈採用六字外,基本採用四字:例如元武宗海山的諡號“仁惠宣孝皇帝”、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的諡號“聖文欽孝皇帝”。?

4、明朝時期,除朱元璋為21字外,其餘基本採用17字:例如明成祖朱棣的諡號“啟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明仁宗朱高熾的諡號“敬天體道純誠至德弘文欽武章聖達孝昭皇帝”。

5、清朝時期,除努爾哈赤為25字外,其餘基本採用23字:例如清聖祖玄燁的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清世宗胤禛的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