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拖長辮, 愛小腳, 13個博士學位, 會9國語言的北大教授

?他自幼閱讀莎士比亞、培根等人作品,學博中西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臘等9種語言,

獲13個博士學位,號稱“清末怪傑”,

是滿清時代精通西洋科學、語言

兼及東方華學的中國第一人。

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

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

憑三寸不爛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講孔學,

與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書信來往,

討論世界文化和政壇局勢,

被印度聖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

“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

成為當時訪問中國的外國作家、政治家、記者的口頭禪。

在不少國人眼中,他思想保守、言行古怪。

民國建立後,他在北大講授英國文學,用偏激的行為方式——留辮子,穿舊服,為納妾和纏足進行頭頭是道的辯解,來對抗整個社會棄絕中華傳統的畸形走向。

辜鴻銘在北京大學任教,梳著小辮走進課堂,學生們一片鬨堂大笑,

辜平靜地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

聞聽此言,狂傲的北大學生一片靜默。

辜鴻銘生平喜歡痛罵西方人,反以此而見重於西方人,不為別的,就為他罵得鞭辟入裡,並總能罵在要穴和命門上。

故很多西方人崇信辜鴻銘的學問和智慧,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

當年,辜鴻銘在東交民巷使館區內的六國飯店用英文講演“The Spirit of theChinese People”(他自譯為《春秋大義》)中國人講演歷來沒有售票的先例,他卻要售票,而且票價高過“四大名旦”之一的梅蘭芳。聽梅的京戲只要一元二角,聽辜的講演卻要兩元,外國人對他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辜鴻銘在西方人面前表現出來的優越感源自於他的機智與幽默。

某天,辜鴻銘在他位於北京椿樹衚衕的私邸宴請歐美友人,點的是煤油燈,煙氣嗆鼻。有人說,煤油燈不如電燈和汽燈明亮,辜鴻銘笑道:“我們東方人,講求明心見性,東方人心明,油燈自亮。東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樣專門看重表面功夫。”

你說這是談佛理,談哲學,還是故弄玄虛?反正他這一套足夠唬住那些洋鬼子。

辜鴻銘辯才無雙。中日甲午海戰後,伊藤博文到中國漫遊,在武昌時,與張之洞有過一些接觸。

辜鴻銘是張的幕僚,作為見面禮,他送了伊藤一本自己剛出版的《論語》英譯本。

伊藤早知辜氏是中國保守派中的先鋒大將,便乘機調侃他道:“聽說你精通西洋學術,難道還不清楚孔子之教能行於兩千多年前,卻不能行於二十世紀的今天嗎?”

辜鴻銘見招拆招,回答道:“孔子教人的方法,就好比數學家的加減乘除,在數千年前,其法是三三得九,如今二十世紀,其法仍然是三三得九,並不會三三得八。”

伊藤聽了,一時間無詞以對。

他學在西洋,卻喜歡東方姑娘,尤其喜愛中國姑娘的小腳。

他的夫人淑姑是小腳,他一見鍾情、終身不負。

辜鴻銘一生主張皇權,可他並不是遇到牌位就叩頭。

慈禧太后過生日,他當眾脫口而出的“賀詩”是“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

袁世凱死,全國舉哀三天,辜鴻銘卻特意請來一個戲班,在家裡大開堂會,熱鬧了三天。

在北大,受蔡元培、黃侃、洋教授的青睞,但卻是新文化的死對頭。

1928年4月30日,辜鴻銘在北京逝世,享年7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