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神話破滅!三菱重工玩砸,500架大單相送,誰將吃下“大蛋糕”

我們知道,航空製造業往往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因此被譽為“工業上的皇冠”,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就連一手締造“製造業神話”的日本,也在這上面栽了大跟頭。

近日,日本《朝日新聞》報道了日本三菱重工關閉了三菱支線客機在美國的測試基地,標誌著早已奄奄一息的三菱支線飛機專案,已經徹底宣告“腦死亡”,而這一事件也被認為是日本製造神話的破滅。

三菱重工玩砸,導致日本民航製造業宣告失敗。對於這樣一條訊息,我們不禁會有些唏噓,日本的製造業締造過不少如“新幹線”高鐵等神話,卻在民航飛機這一領域戛然而止。

說起日本的民航飛機,起初也是風頭正盛。日本第一大軍工企業的三菱重工,攬下了這個專案,加上有美國波音公司——這個全球最大民航飛機制造商幫助的加持,研發的MRJ支線客機(後來改名為Space Jet)在2015年一經首飛後,就收穫了500架之多的訂單量。那麼為什麼MRJ形勢如此大好,卻最終以關閉測試基地告終呢?

日本自信滿滿,低估了客機制造的難度。製造民航客機不僅成本高昂,材料與裝置要求高、耗費也巨大,三菱在初期對MRJ就投入了上億美元的研發資金。而飛機測試時因各種技術問題,接連5次的推遲交付,讓這些客戶漸漸失去了信心和耐心,紛紛取消了訂單。MRJ支線客機不僅沒有盈利,還將之前投入的大量資金消耗殆盡,研發信心也受到打擊,這些推進了日本民航製造業的失敗。

2019年,東麗公司停止提供給三菱生產飛機部件的原料,則可以說是直接掐斷了日本民航製造業的“呼吸”。有一個說法是,美國波音公司在同年,收購了巴西航空的支線客機業務,日本研發的支線客機儼然會影響美國的利益。於是美國可能透過東麗公司,叫停日本的支線客機制造,東麗公司宣佈停產碳纖維材料。還有一個方面,三菱公司支線客機至今沒有如期交付,讓東麗公司也失去了信心,怕回收不到貨款,從而選擇停止合作。

沒有資金回報、信心受到重挫和生產關鍵材料缺乏,母公司三菱重工不得不及時止損,很快便捨棄了客機制造子公司,日本的民航製造業就此告一段落。

伴隨著如今日本支線客機形勢如“風中殘燭”的,是我國同時期自發研製的ARJ21支線客機出口國外,吃下日本空缺出來的市場,斬獲大量訂單的大好局面。

ARJ21是我國首架自主設計的支線客機,也是第一架按照國際民航要求製造的客機。而我們知道,歐美一直制霸著全球民航的話語權,但近年來,中國民航業順勢崛起。ARJ21自2002年立項,到2015年首架正式交付。在今年年初,已經成功出口到印尼,這也是中國民航客機首次出口國外。中國民航克服了重重困難,自主研發,憑自身努力才在民航製造這一領域博得了一席位子。

值得注意的是,ARJ21目前已經拿下24家航空公司528架飛機訂單,冥冥之中餘三菱支線客機形成對比。

我們在收穫喜悅的同時,也需要保持清醒。中國在民航製造領域仍然是新人,較歐美相距還差得很遠。成績矚目的ARJ21是小型客機,我國中型、大型客機仍需要繼續努力。中國幹線大型客機C919仍面臨諸多挑戰,發動機及其他方面還是依賴進口,相當於被外國拿捏住“心臟”,這些方面迫切需要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