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看董仲舒如何談“天人之道”

董仲舒是西漢今文經學大師。他以《公羊春秋》為依據,將周代以來的宗教天道觀和陰陽、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吸收法家、道家、陰陽家思想,建立了一個新的思想體系,成為漢代的官方統治哲學,對當時社會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學、政治、社會、歷史問題,給予了較為系統的回答。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漢武帝令郡國舉孝廉,策賢良,而董仲舒以賢良對策。漢武帝連問三策,董仲舒亦連答三章,其中心議題是天人關係問題,史稱《天人三策》,全文被班固收錄在《漢書·董仲書傳》之中。

第一策主要是“天命”和“性情”問題。漢武帝問:“三代受命,其符安在”;“災異之變,何緣而起”;“性命之情”,為何有善惡良莠之分?當務之急,“何修何飭”,才能使“百姓和樂”,祥瑞普降呢?第二策共四個問題,一是關於黃老無為和孔孟有為的問題。武帝問:堯舜之時,“垂拱無為,而天下太平”;周文武時,勤勉工作,“至於日昃不暇食,而宇內亦治”。帝王致治之道,難道不同麼,“何勞逸之殊也?”二是黃老尚質與儒學尚文問題。三是任德任刑問題。四是現實問題。第三策關於古今之道,漢武帝問有沒有一個萬古不變,百世奉行,而又有利無弊的經常之道呢?

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針對漢武帝提出的問題,回答的建議主要有四點:

一、天人感應,君權神授;

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三、春秋大一統,尊王襄夷;

四、建立太學,改革人才拔擢制度,反對任子訾選制。

對於教化之道,董仲舒說:“道”指由此而達到天下大治的道路,仁、義、禮、樂是推行道的具體方法。君主的所作所為不符合天道,就會喪失統治地位。君主要端正自己的思想以整肅朝廷,整肅了朝廷才能整肅百官,整肅了百官才能整肅天下百姓,整肅了天下百姓才能整肅四方的蠻荒之地。君主仁義但亂象仍生的原因在於沒有推行道德教化,百姓沒有走向正路。百姓追逐財利,就如水流向低處一樣,不用教化來感化他們,就不能阻止追逐財利現象的發生。要用禮來節制民眾,用義來刺激民眾,用仁來感化民眾。

在談到人才選拔時,董仲舒認為:現在大部分官吏由郎中、中郎、二千石官員的子弟擔任,選任郎官又以家庭富有為條件,這樣所選的人未必賢能。古代的“功”是按任官政績的好壞來區分大小,現在卻不是這樣,累積時日就可以獵取財富,任期長久就可以升官晉級,因此很難判斷廉潔和恥辱、賢能和不肖。應該定期從百姓中舉賢,然後根據各人才能大小給不同的官職。

在談到天人之道時,董仲舒說:天對萬物也有一定的賜予:賜予利齒的動物不讓它再長犄角,賜給雙翅的鳥類只讓它有兩隻腳,這是讓已受大利的,不能再讓它取得小利。古代那些接受俸祿的官員,不許靠力氣謀食,不得經營工商業賺錢,這是既得大利就不能再取小利。但現在的達官顯貴,身居朝廷高位,俸祿豐厚,卻憑著既富又貴的資質和權勢,與平民百姓去爭利。百姓逐日逐月地被削弱,最後陷入窮困。富裕的人奢侈成風揮金如土,窮困的人走投無路難以為繼。百姓感覺不到生活的樂趣,就很難避免犯罪。朝廷命官是平民百姓觀察效仿的物件,也是四方蠻夷觀察中央政權的物件。一心只顧追求錢財,這是平民百姓的心理,而一心追求仁義,希望用仁義去感化百姓,這才是官員應有的境界。

董仲舒結語曰:“《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後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在他看來,儒學有著貫穿天地古今的“大一統”規模,有著關注民生、直陳時弊的正義性,有著“上揆之天道,下質諸人情”、“跡之於古,考之於今”的法理性。結語的宗旨就是要以具有充足正義性與法理性的儒家“大一統”理念統一意志,避免“上亡以持一統”、“下不知所守”的思想混亂。在決定民族發展的關鍵時期,民族必須建立一種兼有正義性與法理性的政治信仰與文化信仰。漢武帝問策的意義在此,董仲舒對策的意義也在此。

更多歷史資訊,請關注“尋史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