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紫禁城原有十二座“上門”,最後的“北上門”消失於拓路

北上門,即使對於今天的北京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名字。相比於中軸線上的天安門、正陽門等如雷貫耳的著名建築,北上門就顯得默默無聞,但它卻真真實實地存在過,曾經起到過保衛皇宮的作用。

北上門原在神武門之北 攝影:劉平

紫禁城原有九個上門

在1945年的一張航拍照片中,我們可清楚地看到北上門的所在位置。照片中間為故宮的北側護城河,河水南側即故宮“神武門”,北側與神武門隔河相望的就是“北上門”。北上門臨河而建,左右是通脊連廊的廊房,北上門往北就是今天的景山南門。

關於北上門的始建時間,目前尚無定論,始於金、元,還是明?眾說紛紜。

有一種說法,當年金世宗(完顏雍)在金中都東北郊水域(即今天的後海北海一帶),營建了一座離宮,名為“太寧宮”,太寧宮的一座門名為“紫宸門”,就是北上門的前身。也就是說這座北上門在金朝時期就有了,比故宮還要早200餘年。

這個說法中,關於“太寧宮”部分是可以確認的。在《金史·地理志》中有記載:“京城北離宮有太寧宮,大定十九年建,後更為壽寧,又更為壽安,明昌二年更為萬寧宮。瓊林苑有橫翠殿。寧德宮西園有瑤光臺,又有瓊華島,又有瑤光樓。”

但這座太寧宮的“紫宸門就是北上門”說法,就找不到相關依據了,只是臆測。目前可以確認的史料顯示,“北上門”在明朝確實是有的。弘治《大明會典》一百一十八卷中載:“凡各衛分定地方……東華門左、盡左第十一鋪,至東上門左……西華門左、盡左第一鋪,西至西上門南……玄武門左、盡左第五鋪,北至北上門、北上西門以左……以上金吾後、府軍後、通州、大興左四衛官軍分守……凡各門守衛官照依地方,各領銅符收掌守衛。”從明代京城軍隊戍守皇城各門的具體安排中,可以看出各個“上門”均有軍隊駐守防衛。

故宮博物院的研究館員李燮平老師曾經寫過一篇關於明代宮殿的論文,其中“朱元璋於洪武八年(1375年)九月開始對南京宮殿進行改建……在外禁垣與宮城之間增建了一道小禁垣,每面各開‘上門’……東上門、東上南門、東上北門、西上門、西上南門、西上北門、北上門、北上東門、北上西門……”

根據這段論述,包括“北上門”在內的這些“上門”,在南京明皇城中就已出現。40年後明成祖在營建北京城時,很大程度上沿襲了南京明皇城的規劃佈局,甚至每一座宮殿的外觀、形制、名稱都一一對應。對比“明南京宮城皇城平面圖”,可以看出與北京紫禁城的規劃設計幾乎完全一樣,所有主要的城門、宮殿都出現在了相對應的位置,包括幾座“上門”也位列其中。

南京皇城圖

由此可見,南京的這套“上門”系統被“全須全尾”地搬到了北京,二者為一脈相承。而它們發揮的功能也是一樣,都屬於在宮城與皇城之間增築的一圈“夾垣”的門,目的就是加強紫禁城的安全防衛。

清朝時開始逐漸拆除

清代也有關於“上門”的文獻記載。清人撰寫的《明會要》中記載:“皇城內宮城外十二門。十二門者,北面四門,曰北上門、北上東門、北上西門、北中門;東面四門,曰東上門、東上南門、東上北門、東中門;西面四門,曰西上門、西上北門、西上南門、西中門……”這段文字進一步說明:在明朝,十二座“上門”分為三組,排列在紫禁城的東、西、北三面。

但是,隨著清朝皇權的穩固,這些“上門”卻出現了一些變化。從《康熙皇城宮殿衙署圖》可以看出,紫禁城神武門外的北上門仍在,但在東華門及西華門外的兩組“上門”無論文字還是圖形均已無存。

《康熙皇城宮殿衙署圖》中可見北上門

東西兩組“上門”是在康熙年間就已被拆除了?還是地圖的作者將其省略未繪其中?筆者繼續查詢史料,尋求證據。

清朝內務府下設的造辦處是製造皇家御用品的專門機構,於康熙年間成立,營運至1924年。造辦處由皇帝特派的內務府大臣管理,先後設有60多個專業作坊,與皇室的起居息息相關,除製造、修繕、收藏御用品外,還參與裝修陳設、輿圖(地圖)繪製、兵工製造等事宜,是宮中具有實權的特殊機構。內務府造辦處輿圖房曾經對北京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測繪工作,其規模之巨、精度之細,堪稱史無前例,最終此圖於乾隆十五年(1750)全部完成。

在這套圖中的“東西華門”區域,我們依然沒有發現兩組“上門”的存在。以這套圖的精細程度及權威性,可以斷定這兩組“上門”確實已被拆除,具體拆除時間可暫定為清初的順治和康熙年間。

而拆除的原因,應是明清兩朝交替後,對於整個北京城以及皇城的規劃發生改變所致。

到了清代,實行“旗民分居”政策,將原內城中所有平民強行遷出至外城。“皇城”居於整個內城中心,四周為八旗分割槽環繞,而居於最核心地帶的是宮城,即紫禁城。《清實錄》中記載:“攝政和碩睿親王諭:京城內官民房屋被圈者,皆免三年賦稅。其中有與被圈房屋之人同居者,亦免一年……遷移雖勞一時,然滿、漢各安,不相擾害,實為永便。”這裡提到的“攝政和碩睿親王”即多爾袞,當年順治帝年幼,作為攝政王的多爾袞乾綱獨斷、權傾朝野,所有政令均由他釋出實施。

拓路成拆除主因

清朝定都北京後,皇城內一些屋舍被改建為民居商鋪、壇廟寺觀。這其中“壇廟寺觀”的改建尤為突出,如尚衣監舊址建玉皇廟,司設監舊址建慈慧寺,內織染局舊址建華嚴庵,秉筆直房舊址建福祐寺,漢經廠舊址建嵩祝寺等等。到乾隆時期,皇城內改建寺廟至少已有70餘處。

大量新民宅的出現,使皇城內的人口逐步增加,附帶商業也興旺發達起來,很多主街幹道都被改造成了商業街區,呈現出店幌高懸、商鋪林立的熱鬧繁華景象。

這些改變讓清代皇城的“門禁”制度也逐漸寬鬆起來。據清吳長元《宸垣識略》中記載:“皇城內居民甚稠,故東安、西安、地安三門閉而不鎖,民有延醫接穩者,不拘時候,得以出入……”

就這樣,改朝換代所帶來的一系列變革,使皇家城垣體制隨之改變。原來明朝時期戍衛紫禁城的十二座“上門”的作用有可能發生了變化。最終,除北側四座“上門”保留外,其餘東西兩組、八座“上門”均在清代初期被拆除。至於拆除這八座“上門”的具體原因,史冊中沒有記載,後人也不得而知。

東西兩組“上門”被拆除後,留存的北側“上門”又繼續屹立了200餘年。1912年,清帝退位,民國肇始,北京城又開始面臨新的變革。當時“皇城宅中、宮牆障塞”,京城百姓出行經常因為城中心的“皇城”而繞行很遠的路。本著“還城於民”的思想,北京城開啟了一系列“拆垣通路”的工程。其中首要工程就是“東西兩橫”(長安街、景山前街)與“南北三縱”(府右街、南北長街、南北池子)的打通。

1910年後的北上門

1930年,北上門與神武門之間

作為“東西兩橫”之一的“景山前街”,恰好就是從“北上門”與“景山南門”之間穿過,而“北上東門”與“北上西門”就成了這條街上的“障塞”,最終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初被徹底拆除。1956年,為進一步拓寬“景山前街”,“北上門”及兩側廊房也被拆除。北上門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寬闊的景山前街。

就這樣,當年大明王朝的十二座“上門”歷經500餘年風雨滄桑,最終全部消失。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隨著社會形態發生變革,城市功能及規劃隨之轉變的最終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