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孫承宗鎮守遼東有功,堪稱良將,為何遭到崇禎帝的棄用?

在與後金(清朝)交戰過程中,明朝先後有三位優秀的軍事統帥,被後人稱為“遼東三傑”,他們分別是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不過三個人的結局並不好,熊廷弼、袁崇煥先後被朝廷處死,只剩下一個孫承宗,他卻遭到崇禎帝的棄用,最後全家壯烈殉國!那麼,能力出眾的孫承宗,為何沒有受到崇禎帝的重用呢?

一、出鎮遼東

孫承宗是河北高陽人,他在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考中進士,而且還是榜眼,此後歷任翰林院編修、中允等職。此後的一段時間,孫承宗的仕途並不順治,直到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他才得到了一個機會,以左庶子的身份,充當明熹宗的日講官,也就是每天負責給明熹宗講課,相當於皇帝的老師。

孫承宗博學多才,講課的方式、內容得到了明熹宗的認可,皇帝每次聽完孫承宗的課後,都會說“心開”,因此孫承宗得到了皇帝的特殊眷顧,很快就升任禮部右侍郎。當時,遼東戰事吃緊,孫承宗早年間就留心軍事,可以說是“曉暢邊事”,因此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之後還親自前往遼東督師。

二、再度出山

第一次鎮守遼東期間,孫承宗積極整頓邊防,“修復大城九、堡四十五,練兵十一萬”,“拓地四百里,開屯五千頃,歲入十五萬”,出現了“關門息警,中朝宴然,不復以邊事為慮矣”的局面。可是孫承宗卻遭到了魏忠賢的忌恨,在閹黨的不斷攻擊下,天啟五年(1625年)十月,孫承宗被迫辭官回鄉。

崇禎帝即位時,王在晉擔任兵部尚書,他與孫承宗的關係不好,因此唆使言官詆譭孫承宗敗壞邊事,來阻止崇禎帝啟用孫承宗。崇禎二年(1629年),皇太極親率大軍越過長城,直抵北京城下,崇禎帝驚恐萬分。在內閣輔臣們(主要是東林黨)的推薦下,孫承宗終於再度出山,“詔以原官兼兵部尚書守通州”。

三、終遭棄用

孫承宗馬不停蹄地佈置京城防務,“周閱都城,五鼓而畢,復出閱重城”。可是第二天半夜,他卻突然得到旨意,讓他去防守通州。當時,“烽火遍近郊”,孫承宗只得率領二十七人前往通州。之後,孫承宗安撫了祖大壽,然後指揮各路勤王軍隊,順利收復關內四城。之後,孫承宗再度前往遼東任職,可是此時的情況已經發生變化。

朝中掌管兵部的是梁廷棟,這個人雖然有些才能,但“頗挾數行私”。梁廷棟推薦丘禾嘉擔任遼東巡撫。丘禾嘉年輕氣盛,根本不把孫承宗放在眼裡,居然說道:“閣部老矣,遼事我只手可半!”大淩河之戰後,孫承宗不斷遭到彈劾,他被迫辭職,此後的七年間,“中外屢請召用,不報”。崇禎十一年(1638年),孫承宗率領加入抗擊清軍,滿門殉難!

崇禎帝之所以棄用孫承宗,主要與明末的黨爭有關。孫承宗畢竟屬於東林黨,崇禎二年,隨著東林內閣的垮臺,孫承宗已經難有作為,只好被迫辭職。之後,內閣輔臣溫體仁操縱朝政,他自然不希望孫承宗這樣德高望重的人出山。

參考資料:1。《明史》;2。《明史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