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古代的交易到底是什麼樣的客官在收取碎銀子的時候是如何定義價值的

前言:大家在電視中可能看到過這樣一幕,客官在吃完飯後,都會付錢,而付出去的就是碎銀子;那麼問題來了,小二在收取碎銀子的時候,是如何定義客官所給的碎銀子價值多少?

大家好,今天又到了多多和大家扯淡的時間了,眾所周知,古代的交易並不像現如今這麼方便,開啟微信支付寶軟體付款就可以了;古代大部分用的還是銀兩、銅板等進行交易,但是在電影、電視劇當中,我們不免會看到交易的時候出現碎銀子,那麼碎銀子在交易的時候,又是怎麼定義價值的呢?

首先,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古代黃金稀少,所以白銀就充當起了價值衡量,通貨的角色。

但是朝廷在統一鑄造銀錠的時候,是有一個具體的標準的:五兩,五十兩等不同標準。

可是在現實交易當中,很多商品的價值也是有零有整,朝廷製作的銀錠在攤販上根本找不開,也就出現了碎銀子這麼個物品。

碎銀子大多是將銀錠碾碎,然後將一塊銀錠分成不同價值的碎銀子,進而進行交易。

碎銀子的出現,也起到了方便攜帶的作用,那麼古代在交易的過程當中,是如何來衡量碎銀子的價值的。

大家有所不知,我們在電視劇中所看到的交易過程,都很籠統,小二在收了錢之後,便吆喝客官慢走,可卻未成出現定義碎銀子價值的過程。

翻閱歷史書籍,便會發現,古代在客官付錢之後,小二都會拿出一種袖珍的小秤,對碎銀子進行衡量。

為了減免這一步驟,不少有經驗的店鋪夥計,都會練出一門手藝:掂銀子。

這塊碎銀子放到夥計的手中,掂上那麼一掂,就會知道這塊碎銀子幾斤幾兩,價值幾許了。

夥計的這門手藝也是大大減少了交易的時間。

如果客官給得多了,那麼小二還有專門的剪刀來剪開銀兩來進行稱重,這也就不存在客官在付完碎銀子之後,店鋪找不開錢這麼個說法了。

而很多被收上來的碎銀子,店鋪大部分也都會去找到銀匠來進行重鑄,將碎銀子融化之後,再次鑄成銀錠,從而進行儲存。

這也就使得銀錠在使用的過程當中,變為碎銀子,最後由店鋪鑄造為銀錠這麼一個過程。

當然銀子的價值解開了,題外話再多說一些,在古代很多時候,除非客官家纏萬貫,不然市面上是很難見到使用碎銀兩這種土豪的。

要知道《紅樓夢》中,賈寶玉一個月的零花錢,才只有二兩銀子。

那時期可是在清代,清代銀子已經開始貶值,即便是貶值後,銀子的購買能力也是當今我們所不能想象的。

換個說法,歷史記載,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銷,也不過十兩銀子左右。

由此便可看出,當時銀子的購買力有多麼強悍了,賈寶玉這二兩零花錢,也是能夠體現出賈府的權勢有多高了。

當然,銀子成為中國主體貨幣還是在明代開始,但大部分民間交易主要還是以銅錢為主。

本文為作者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