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洪承疇和吳三桂為什麼要駐紮雲南?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樣的恩怨情仇

雲南是清朝征服中國大陸最後征服的地方,從1644年入關,到1660年左右才征服雲南,而即使在1660年時也沒有完全安定雲南,時常還有南明抗清名將李定國等忠於南明永曆帝的明軍游擊隊,也有很多還忠於明室的土司與明軍配合作戰,發動針對清朝的叛亂。為了徹底解決雲南的問題,清朝也先後派洪承疇和吳三桂兩人駐紮雲南,負責善後問題。

洪承疇

上面提到的兩個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洪承疇在明朝時任五省經略,負責剿滅農民軍以及與清軍作戰,後來戰敗投降清朝,又被清朝任命為五省經略,負責與南明作戰,最終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清軍擊敗了南明。而吳三桂更是家喻戶曉,崇禎時期的遼東總兵,在山海關投降清軍後聯合清軍擊敗李自成,最後成為清朝擊敗南明的先鋒,被清朝封為“平西王”,最後更是鎮守雲南,成了割據一方的“土皇帝”。

吳三桂劇照

1659年,雲南剛剛被清朝佔領,而此時清朝還面臨一個大的善後問題,那就是逃到緬甸去的永曆皇帝。只要有永曆帝的存在,民心就會思念故國,民間“反清復明”的義士就有了精神領袖和旗幟,只要永曆帝存在一天,雲南就一天不會安寧。此時鎮守雲南的洪承疇也十分清楚,但是老謀深重的洪承疇的特點是穩紮穩打,洪承疇希望在雲南恢復生產,學會管理土官,希望緬甸人幫助解決永曆帝的問題,為此他在1659年給緬甸致書一封——《給緬甸軍民宣慰使司札》,希望緬甸人將永曆帝押送回國。

但是,清朝政府卻不願意繼續等下去,畢竟清朝已經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戰爭,糧餉已經成了一個沉重的負擔,所以清廷決定用吳三桂替換已經66歲的洪承疇坐鎮雲南。吳三桂對於雲南問題有著不同的看法,他上疏朝廷,說:“只要李定國、白文選與永曆帝還在西南邊境,雲南土著的叛亂就一日不得平息。”為此,他主張速戰速戰,發動一次最後的攻勢以徹底解決永曆問題。

永曆帝

1660年11月,吳三桂整軍與滿人愛星阿大將軍一起領兵進攻緬甸和雲南邊境,緬甸國王迫於清軍的壓力,被迫交出永曆帝,永曆帝被吳三桂俘虜,並被帶回雲南昆明。清廷原本打算將永曆帝解送進京處死,但考慮到沿途的風險,最終決定將永曆帝在雲南處死。1662年5月,永曆帝在雲南昆明被吳三桂處死。至此,吳三桂終於徹底地解決了永曆帝問題,清朝也算徹底將明朝除了根。

1659年到1664年形勢圖

但是,我們都知道吳三桂最後的下場也不好,在永曆帝死後,吳三桂過了十幾年的“土皇帝”生活,但是後來康熙帝削藩,而吳三桂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聯合其他兩位藩王發動叛亂,史稱“三藩之亂”,雖然給康熙帶來了很大的麻煩,但是卻沒能動搖清朝的統治,而吳三桂自己也在戰亂中病死,徹底背上了“亂臣賊子”的罵名。

其實,洪承疇早在與吳三桂交接的時候就對吳三桂說過一段話,在這段話中洪承疇闡述了自己為何採取漸進的雲南政策,並囑咐吳三桂照此行事方可保住榮華富貴,洪承疇對吳三桂說:“不可使滇一日無事也。”由此可見,洪承疇還是比吳三桂要老謀深算許多,只有雲南不得安寧,朝廷才會倚重鎮守雲南的吳三桂,而云南一旦太平,則吳三桂就有尾大不掉之嫌疑,洪承疇的建議就是一種“養寇自重”,而很顯然吳三桂並沒有採納洪承疇的建議,至少沒有徹底執行,最終導致“鳥盡弓藏”,不僅讓自己背上了“弒君”的罵名,還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參考文獻:《南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