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公道自在人心,為守孤城吃光百姓,這樣的張巡做的對嗎

公元1645年,這一年是明弘光元年,也是清順治二年,五月南京城危在旦夕,一個皓月當空的夜晚,南明的禮部尚書錢謙益,正在醞釀著投河殉國。

結果世人皆知,他連個妓女都不如,錢謙益縱身一躍,卻發現湖水有些涼,慌忙爬上船來,一個以忠孝仁義著稱的錢謙益,就這樣自導自演了一出鬧劇。

第二天他就率領文武百官,跪迎清軍進入南京城,很快錢謙益又做了清朝的禮部侍郎,儒家號稱是以禮治國,文壇領袖禮部尚書錢謙益,可算是給天下讀書人做了“好榜樣”。

就這樣一個人,沒多久就辭了官,後來有了些不是那麼明顯的抗清運動,似乎大家對他的評價也沒有那麼低,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有一個漂亮老婆的緣故。

這樣的儒家楷模,實在讓人作嘔,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歷史上另一人,他動不動就會被人稱之為惡魔,尤其是儒家的人喜歡攻擊他。

這個人就是張巡,幾乎是憑藉一人之力,挽救了大唐,改變了安史之亂的走向,七千人死守睢陽10個月,挽救了大唐。

但偏偏是這樣的一個有功之人,無論是當年安史之亂後的論功行賞,還是後世的不斷評論中,張巡都是個爭議非常大的人物。

功績與爭議其實都是同一件事,只不過是硬幣的兩面,功勳是守住了睢陽,爭議是因為吃人,今天我們就好好聊一聊中國歷史上最出名,也是最富有爭議的睢陽保衛戰,和張巡身後無數張說三道四的嘴巴。

(01)孤城名將

老子常說,禍福相依,這句話用在張巡身上再合適不過了,他是典型的科舉出身,中國文官體系下的一個螺絲釘。

唐玄宗開元末年(741年),張巡中進士,隨即張巡以太子通事舍人之職,外調到清河縣做縣令。

這是張巡仕途的開始,史書上說他在任上重義氣,講名節,有人來投靠他,那必是傾囊相助,張巡的這種作風,很明顯有點像武將的感覺。

某些人性格之中就是有多領袖的氣質,張巡就是屬於這種人,他的性格就是能夠讓手下人願意跟著他,但對待上面可就不一樣了。

任職期滿,調回朝中另行任用,此時正是楊國忠當權,有人建議張巡投靠楊國忠,但張巡知道楊國忠的為人,不願意這麼做,結果這次考核之後,張巡還是被外放到真源縣當縣令。

這對於張巡的仕途來說不是好事,但對於整個大唐來說,卻是天大的幸運,因為不久之後爆發的安史之亂,張巡就深處在叛亂地帶,風雲際會之下,讓這個文人出身的縣令,開啟了帶兵打仗的生涯。

安史之亂之所以給唐朝以重創,除了安祿山一路南下,勢如破竹之外,還有就是當時有許多的官員,都投降了安祿山的“朝廷”燕朝。

天寶十五年,燕軍將領張通晤攻陷宋、曹等州,譙郡(今安徽亳縣)太守楊萬石投降燕軍,而真源縣正是在譙郡的轄地內。楊萬石降敵後,又逼張巡為長史,並令其向西接應燕軍。

張巡得知後氣憤不已,率吏民大起兵對抗燕軍,響應的有千餘人,國家危難之際,秀才領兵本來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但張巡可不是一般的儒生,這次突然地遭遇叛亂,突然讓張巡爆發了超強的軍事指揮能力,而他軍事生涯的第一站,就是眼前的這個雍丘城。

雍丘的縣令原來是令狐潮,結果投降了燕軍,張巡趁著令狐潮外出馳援襄邑的機會,趁亂一句拿下了雍丘城,在這裡張巡講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什麼叫超強的防禦力。

雍丘和真源是相鄰的兩個縣,當令狐潮率領四萬大軍,攻擊城內只有兩千守軍雍丘時,怎麼也想不到這樣實力懸殊的戰鬥,居然持續了四十六天,依然無法拿下這個雍丘城。

這期間令狐潮還厚顏無恥的,以曾經同僚的身份勸降張巡,說大唐氣數已盡,不如早早歸降,張巡大罵令狐潮,你平日裡不都是以忠義自詡嗎,怎麼現在做出這樣無恥的行徑。

令狐潮的勸降都張巡是完全不起作用,但對於城裡的其他人來說,可就不一定了,因為此時唐朝的洛陽和長安都已經陷落,玄宗皇帝逃亡四川生死不明。

這個時候,軍中有六個將領,勸說張巡不如早點投降,明擺著大唐這個船已經快要沉了,面對實力如此懸殊的對比,張巡也在猶豫該怎麼辦,說你們先回去,容我想一想,咱們明天早上再做決定。

(02)雍丘防禦戰

張巡從來不會動搖,這麼說只是想穩住他們,因為此時的軍心已經有些不穩了,第二天張巡安排好士兵,在大堂之上,痛斥幾個人的無恥行徑,直接拉出去斬首

這個舉動大大穩定了軍心,面對數倍於自己的敵人,張巡不但表現出了堅定地決心,而且軍事水平上,也是完全碾壓令狐潮,讓雍丘成了他的噩夢之地。

歷史上不乏忠義之士,但大多都是讀儒家經典,讀得腦子不靈光,志大而才疏,比如說史可法,面對江北四鎮的不聽調動,除了殉國,他也想不出別的辦法,但張巡面對複雜的情況,完全展示出他作為優秀將領的素質。

城裡沒糧,就出去搶,恰好燕軍有一堆運糧船剛到岸邊,還沒來得及卸貨,被張巡發現後,不但劫走了糧食,還把帶不走地燒掉了。

城裡沒箭,於是張巡就來了次精彩的草人借箭,但張巡可沒有學諸葛亮,因為諸葛亮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完全是虛構的。

張巡命人準備了上百了草人,趁著夜晚,用繩子吊在城牆上,燕軍一看,以為這是張巡要出城,於是不停的射箭,等到他們反應過來這是假人的時候,張巡已經收集了上萬只箭。

之後一連幾天,還是像前次夜裡一樣,城牆上都出現了稻草人,令狐潮的兵士見狀,都嘲笑張巡故伎重演,貪得無厭,於是只箭不發。

戰場上將領之間水平的差距,完全是碾壓式的,令狐潮以為識破了張巡,其實他根本不知道,張巡這麼做,只不過是在迷惑他。

等到燕軍麻木了,有天晚上真的派出五百敢死隊,用繩子吊下城樓,這五百勇士突然殺向令狐潮大營,燕軍來不及防備,頓時大亂不辯敵我,結果後退十幾裡才站穩了腳跟。

這個令狐潮也是倒黴,跟張巡在雍丘城,完全就是被張巡在牽著鼻子走,但令狐潮就是仗著人多,目的就是要圍死你。

眼看城裡的木材水源都不夠了,張巡帶話給令狐潮,說我要出逃,麻煩你後撤六十里,此前一再被騙的令狐潮也就信了,沒想到他剛一撤退,張巡就領著人出來,把燕軍的營地全都拆走了。

攻守之間,張巡用能力向令狐潮展示了什麼叫優秀的將領,但畢竟雍丘城小,而且燕軍馬上就要形成四面合圍,無奈之下張巡只能退守寧陵,因為寧陵一旦失守,他四面就都被包圍了,困守雍丘也沒有意義。

但誰也沒想到,已經在雍丘如此優秀的戰績,這僅僅是張巡的開胃菜,此後的睢陽保衛戰,才是真正的大餐,在這裡張巡向世人展示了,什麼叫鋼鐵的意志,鋼鐵的漢。

(03)這裡無路可退

很多人知道的唐朝故事,其實都是安史之亂之前的唐朝,彷彿經過安史之亂之後,唐朝一下子就消失了,跟不存在了一樣。

事實上從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到907年唐朝滅亡,這中間還有150多年,這對於王朝來說,可以說是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了。

安史之亂破壞巨大,北方藩鎮割據,而唐朝還頑強地又存在了150多年,核心秘密就在江南的賦稅,是江南的賦稅養活了,讓唐朝有能力維持國家的運轉。

而安史之亂能夠被平定,背後的財力支援也在江南的糧食和賦稅,當北方一片殘破的時候,南方的糧食和賦稅,源源不斷地運往肅州,那個大唐的靈魂所在,這才讓來勢洶洶的安史之亂,最終被平定。

而睢陽的地理位置,就在運河的中游,這個地方一旦被截斷,大唐就真的完了,這一點守城的張巡知道,攻城的燕軍也知道。

我們經常聽到死守某地這個詞,這個詞被用爛了,而它最初了含義就是死守,死守的意思就是死守,死了也要守得住,要麼人在,要麼城在,睢陽城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先說一下實力對比吧,當時睢陽城守軍大概是7000人,指揮官是張巡,叛軍這一方大概是18萬人,指揮官是尹子奇,從兵力上來看,叛軍這邊是志在必得。

那唐軍不知道這地方很重要嗎,當然知道,只不過此刻連長安和洛陽都丟著呢,實在是沒有多餘的兵力呀,一切就看張巡了,守得住大唐還有緩衝的機會,守不住,南方門戶洞開,運河中斷,一切都將是另一幅模樣。

在張巡的親自督戰和指揮下,唐軍晝夜苦戰,擊退了燕軍一次比一次更為猛烈的進攻。最多的時候,一天擊退敵人二十次進攻。十六天下來,燕軍在睢陽城下扔下了兩萬多具屍體,被唐軍俘虜的將領更是多達六十餘人,可睢陽城依舊傲然屹立在燕軍主帥尹子奇的面前。

打仗從來都不是請客吃飯,兵者詭道也,張巡把用兵這兩個字發揮到了極致,本來兵少應該堅守不出,沒想到張巡這次居然主動出擊,他激勵將士們,這是為國效忠的時候到了。

對方還以為張巡瘋了,居然敢主動出擊,沒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張巡他們的確是瘋子,這次出擊,巡親執戰旗,一馬當先,率眾直衝燕軍軍陣。唐軍將士人人奮勇爭先,無不以一當十。燕軍的陣腳一下子就被衝亂了,紛紛向後退卻。唐軍趁勢在燕軍軍中左衝右突,縱橫馳騁,旋即大破燕軍,斬殺三十餘將,擊斃士卒三千餘人,並乘勝追擊了數十里。

這次戰役讓叛軍領教了張巡得厲害,但他們沒想到的是,張巡不但勇猛,用兵更是狡詐,讓叛軍防不勝防。

有天傍晚,張巡又一次集結兵力,準備夜襲敵營,這次叛軍可不敢大意,馬上嚴陣以待,但沒想到,緊張了一晚上的叛軍,快天亮的時候,去發現張巡的部隊已經偃旗息鼓散去了,這下子緊繃的神經一下子鬆弛了。

經過一晚上的折騰,他們很快睡著,但誰也沒想到,此時張巡突然殺出城來,這一次張巡是隻被敵人主帥大營,剛剛睡下的叛軍們,睡眼惺忪很多沒明擺著怎麼回事,都已經身首異處。

尹子奇被驚醒後,趕緊組織反擊,這次本就是奔著他來的,危急時刻軍中混亂,無法分辯哪個是尹子奇,結果張巡命人用細木棍當箭射出去,發現情況的叛軍看到這種情況後,好幾個人都主動向尹子奇報告,說唐軍沒箭了。這下子尹子奇的位置明確了,一箭射出之後,正中尹子奇的左眼,但親兵們很快護住了他,倉皇之中帶著一隻瞎眼逃走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整之後,補充了數萬生力軍,調來了大批的輜重糧草之後,尹子奇又一次南下,圍攻睢陽,這一次他志在必得。

而反觀睢陽城,長時間得不到補充的睢陽城,已經逐步陷入無糧可吃,無兵可用的絕境,而面對這不能丟的睢陽城,張巡究竟該如何應對呢。

(04)人間地獄

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安史之亂的華夏大地,就是這樣一幅場面,而這地獄中的阿鼻地獄,恐怕就是這個睢陽城。

當尹子奇再次帶著十幾萬大軍攻城的時候,此時的睢陽城已經是奄奄一息,城危人虛,將士們已經將能吃的都吃了,樹皮,紙張,老鼠等等。

這不是極限挑戰,吃這些東西不是為了活著,而是為了打仗,餓得兩眼發綠,連兵器都拿不動,怎麼去守城,就算是張巡,面對這種情況也無能無力。

不是沒想過撤退,其他地方都可以,只有睢陽不能退,一退剛有起色的大唐,就徹底毀了,這裡沒有退路。

所以他們把戰馬也吃了,而此時整個睢陽城只剩下六百將士,所有人都在用最後的力氣強撐著,他們都看著張巡,而此刻的張巡似乎不是一個人,而是他們的信仰。

張巡看到這些後,就默默地走開了,不久之後張巡肩上扛著一隻沉甸甸的麻袋。將士們迫不及待地解開麻袋,冒著綠光的眼睛霎時變得通紅。

因為他們看見——麻袋裡裝著一堆肉。

從那堆血肉模糊的殘肢斷臂中,個別細心地將士認出來了——那是張巡的女人,是他的愛妾!

也許有人看到這裡會有些不適,甚至會嘔吐,這是人正常的心裡反應,但片刻之後,將士們的心裡開始慢慢適應,不管是什麼,有的吃就行。

如果僅僅是這樣,這裡也算得上是人間地獄,當將士們慢慢從內心的惶恐與不安中走出來之後,吃人肉就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先是高階將領的家眷女人僕人等,之後是其他老弱婦孺,總之此時的睢陽城完全就是一副地獄的模樣,到處都是白骨,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頭顱。

有時候甚至懷疑歷史記載的真實性,但歷史上吃人的記載並不少,中國還有個成語叫易子相食,就是實在不忍心吃自己的孩子,就交換著吃。

吃人的記錄有,但這次是集中在睢陽城,集中在某一個時間段,聽起來就顯得特別的恐怖,這也是日後張巡受到爭議和質疑的原因。

但歷史不是童話,沒有王子和公主從此快樂生活在一起的結尾,十幾萬大軍,進攻最後只剩下幾百人的睢陽城,最終城破身死,張巡真正做到了,死守。

睢陽之戰,歷時十個月,前後大小四百餘戰,張巡以不足萬人之眾,抵擋了尹子奇的十幾萬大軍,且斬殺敵將三百、斃敵十二萬人,堪稱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寡敵眾、以弱制強的經典戰例。

但這不是睢陽保衛戰的意義,他真正的意義是,睢陽包圍張,拖住了叛軍南下的腳步,牽制了十幾萬大軍,更保護了南方的賦稅,沒有這些賦稅,肅宗可能連甘肅都走不出來。

睢陽最終被攻破了,但叛軍也被唐朝反擊了,城破之後一個月,長安就被收復了,叛軍再也無力南下,保護了整個江南地區的安全,這也是後來唐朝能夠延續一百多年的基礎。

關於張巡,歷來就有爭議,昭烈君認為,張巡是絕對的英雄,他的所作所為沒有一點點,一絲絲的錯。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搞錯指責的物件,外賣小哥說,公司規定的時間我送不到,麻煩顧客給個延時吧。

資本家如此善於轉移矛盾,這是公司設定的時間,是公司要扣你錢,跟顧客有什麼關係,好像顧客不同意延時就是顧客的錯。

哪門子道理,錯的不是外賣小哥,更不是顧客,平臺的才是扣錢,才是制定規則的那個人,分清楚指責的物件,這個很重要。

很多人批評張巡,說他太殘暴,違反了基本的人倫,問題是這一切是誰造成了,睢陽是人間地獄,但大魔王卻是那些叛軍,是以安祿山為首的,一群野心家和無恥之徒,怎麼能把責任推到張巡身上呢。

儒家很迂腐地說,你這不仁義,那不仁義,仁義能擋住的敵人的鐵蹄嗎,誰不願意滿口仁義道德,讀讀書寫寫字,當這些都是邊疆將士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張巡和他的睢陽保衛戰,挽救了大唐,是當之無愧的大英雄,是完全沒有任何可以指責和汙點的忠烈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