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古代中國的政治智慧有多牛?每次遇到新問題總能想出新的制度化解

中國人在漫長的時間裡,是透過一點一點時間積累構造了這個超大規模的國家。

讀過歷史課本的朋友都知道,中國古代的歷史,有“宗法制”“嫡長繼承製”“分封制”等等,那這些制度之間有什麼邏輯關聯呢?很多人或許就不知道了。

比如宗法制,就是國家同構,以血緣為主要紐帶來組織政治結構。這其實就是人類的本能,隨著文明發展,統治範圍擴大,統治者就需要其他人來幫忙。他能相信的,自然就是跟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

歐洲的貴族制也很講究血統的純正和聯姻,但是中國的宗法制度不同,不僅特別嚴格,還需要一系列的輔助制度來支援。

這跟歐洲就完全不一樣,歐洲的貴族制僅僅需要一個小規模政體的執行,是不一樣的挑戰。面對大規模的民眾,底層的系統設計一定要很強悍。

br/

宗法制

br/

這一點,從中國關於親屬稱謂就可以看出來,中國有叔叔嬸嬸、舅舅姑姑等等,在西方文化根本就不會有這麼細的劃分。

那中國人的祖先為什麼要分得這麼細?就是因為背後對應了上下尊卑遠近和不同的權力。本質上就是為了維護和落實嫡長子繼承製,讓權力和財產的傳承更清晰。

有一點要注意,在這個政治架構中,首領這個位置的傳承過程,並不是“父終子及”,而是“兄終弟及”,哥哥死了就在同輩的兄弟中找一個來繼承。

上古時代,生產力水平很低,生活環境極其危險。一個部落的首領生活水平和其他人其實沒太大區別,遇到事情都要帶頭往前衝。就像部隊的首長,打仗時要有生殺予奪的權力,這其實也是責任。

大家讓你當頭領,賦予你權力,這種頭領往往就是有家族和部落裡面有能力的人來幹。一旦前任領導去世,接任者必須能馬上上手,沒有多餘時間讓繼任者慢慢適應。

所以,包括蒙古、滿清、吐蕃等遊牧民族,都是採用“兄終弟及”的制度。

br/

嫡長制

br/

那為什麼到了周朝,又要搞出一套嫡長子繼承製度呢?

首先,嫡長子就一個,非常好確認他即位的合法性,只要大家認同,就沒什麼好爭的。

其次,父親死了兒子繼承,兩代領導人之間歲數差距較大,不會出現幹不了幾年就換人的情況,統治權轉移的頻率低。

第三,嫡長制還體現了一種法治精神,約束了在位的統治者,不能隨心所欲挑選繼承人,把野心家鑽空子的空間壓縮到最小。

和宗法制比起來,嫡長繼承製更加適應大型政體,能保證大型國家的政治穩定,所以中國人在宗法關係上非常嚴謹。

那宗法制和嫡長制有沒有缺點呢?當然有。人類社會事務的常態就是解決了舊的問題,一定會產生新的問題。嫡長制帶來的新問題,就是統治者的水平只能依靠運氣,誰也不能保證繼承者聰明能幹,只能儘量補救。這個補救的機制,就是官僚制,組織起一批政治精英,來輔佐君主管理國家。

br/

br/

中國為什麼在上古時代的官僚制就開始發達,領先歐洲兩千年?就是因為在超大規模國家的條件下,官僚制是嫡長制的一劑解藥。

嫡長制還出現了另一個必須解決的政治難題,那就是出現了一批“皇叔”“王爺”。怎麼安置他們?大家都是一個家族的,憑什麼嫡長子能夠繼承全部權力,他們什麼都沒有?這個問題得解決。

這方面的制度就是“分封制”。歐洲的分封制,主要是分封功臣。中國的分封制,主要是安置親屬。

最典型的就是西周。周天子把自家子弟派到各地,創造出了諸侯國。諸侯到了各地,按照分封制的原則,在家族內部把土地、民眾一層層分封下去,這就是完整意義上的封建宗法制。所以說,西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模樣的大型國家。

br/

分封制

br/

不過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分封制帶來的新問題,雖然大家都是親兄弟,但分封出去以後,繁衍出來的眾多後代,堂兄弟之間,也就和陌生人差不多了。

這個問題同樣無解,只能設法緩解,就是“禮制”。周禮的內容和影響,說起來就太多了,其中關鍵和核心的一條,就是舉行祭祀。

每到重大節日或紀念日,把散在各地的宗族子弟召集起來,按照嚴格的等級尊卑,舉行祭祀祖先典禮儀式,在祖先的墳墓或者牌位面前,嚴肅地重申大家有共同的祖先、都是一家人、平時要友好相處、有事要互相幫忙。

大家在內心情感上做不到的事情,就透過外在的禮儀把它固化下來,不斷地強化,這就是周禮對於構成一個超大國家的作用。所以那些繁文縟節的禮節,不是沒有意義的。

國家最大的事,就是祭祀和打仗,打仗重要,這個好理解。為什麼祭祀那麼重要?因為祭祀這個禮,是部族內部凝聚力的來源,一個大國才能不散攤子。只有理解了宗法制,才能理解“周禮”多麼重要。

br/

br/

當然,這不是終極解決方案,時間一長還是不管用。到了孔子時代,孔子知道,禮崩樂壞的表面之下,是宗法制的鬆弛,是重要的國家結構的潰散,從此之後天下就不太平。

為了把中國構造成一個大國,中國的祖先研發了一個超級牛的底層系統,每個解決方案有漏洞時,祖先們又發明了新的方案來彌補。所有這些努力,經過農耕部落,初步被整合成一個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