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沒有車企想做華為傀儡”,什麼才是車企想要的?

最近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的一段話,在汽車圈與科技圈均引發熱議。

在上汽集團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提問道,上汽是否會考慮在自動駕駛方面與華為等第三方公司合作?陳虹說:“

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上汽是不能接受的。這就好比一家公司為我們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它就成了靈魂,而上汽就成了軀體。對於這樣的結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為什麼上汽們會拒絕?

不接受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其實2018年上汽集團就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汽車電動智慧化與智慧駕駛等領域進行進一步探索與研發,而且此外上汽集團也是傳統車企中跟科技企業走得比較近的巨頭。

2014年馬雲和陳虹簽署了網際網路汽車的戰略合作協議,2017年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網際網路SUV”榮威RX5,這是一款燃油車,在保持傳統SUV外觀、能力和特性的前提下,擁有完整的作業系統YunOS for Car,接入網際網路整合了各種汽車所需的雲服務,當時馬雲與陳虹親臨新車釋出現場,與“阿里雲之父”王堅一起試乘體驗,司機是張勇;後來,上汽又與阿里合資成立高階電動車品牌,智己汽車,在2021年上海車展上智己汽車首款產品智己L7已開啟預售,宣稱具有門到門自動駕駛功能(Door to Door Pilot)能力,採取第三方供應商Momenta的技術方案。

由此可見,上

汽不是不接受與華為合作,而是不接受特定的合作方式,陳虹對此有解釋解釋:“

我們不接受任何供應商的整體解決方案,最多是合作。

簡單地說,就是上汽不排斥跟第三方供應商合作,只是不想將自動駕駛全部交給某個供應商來做。

汽車行業正在上演“三電革命”(電池、電機、電控),在汽車電動化的同時,智慧化與無人化成為汽車產業的方向,特斯拉成為汽車行業的“野蠻人”挑戰巨頭,正是靠這些,也就是行業說的“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來了。

陳虹將自動駕駛視作車企未來的“靈魂”,應該說也已是汽車業的共識。

今天傳統車企有自動駕駛概念,哪怕只是有一個概念影片,往往就可以得到資本市場認可,股價暴增。然而對車企來說,擁有自動駕駛能力比擁有新能源或者別的能力要困難得多,自動駕駛技術涉及到感知、演算法、算力、電控等等,不是說加裝一個模組就能擁有,而是要對汽車進行重新定義才行,既有很高的技術門檻,也有很大的投入要求,還有不小的失敗風險。

正是因為此,包括特斯拉在內的造車新勢力初期都會用第三方的服務,到一定階段才會自主研發,比如特斯拉最初用的就是Mobileye的解決方案,因為特斯拉Autopilot出了不少事故,後者覺得特斯拉太激進,兩家才分道揚鑣,特斯拉才轉向自主研發的路線。

特斯拉是造車新勢力,但大部分汽車廠都沒有自研自動駕駛整套技術的能力(其實也無必要),但每家車企都意識到“軟體定義汽車時代”,自動駕駛就是汽車的靈魂,因此都會出現糾結,一邊離不開第三方的服務,一邊又不想徹徹底底受制於人淪為代工廠。上汽的態度應該說是一種典型心態,“要把靈魂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想只做軀體的不只是上汽。

一時半會,車企不可能離開第三方供應商的自動駕駛服務。

長期來看,利用第三方技術服務整合創新都是趨勢——實際上現在科技高度複雜,任何科技都會依賴別的科技,自動駕駛技術更是一種多種技術的整合科技,沒有一家公司的技術完全是靠自己的,比如都會用到第三方的鐳射雷達或者晶片等別的科技。因此,我們重點要討論的還是,

什麼樣的自動駕駛技術才是上汽們願意使用的?或者說什麼模式才是車企樂於接受的?

什麼才是上汽們接受的?

首先,技術過硬。

上汽有底氣說不接受“與華為這樣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動駕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自己在鼓搗自動駕駛,

且技術並不比華為差

,直接引用汽車行業媒體“厚勢汽車”的話吧:

“現階段在自動駕駛方面,上汽並不比華為差。就在前一週,上汽智己汽車的自動駕駛影片,從上海市中心威海路出發,上延安路高架,走內環線、南北高架下來,全程40分鐘無接管。此外還有l4級別的robotaxi專案,他們也與momenta合作,今年第四季度在上海、蘇州兩地推出。robotaxi定了合約挑戰的目標,到2025年接管里程要高於10萬公里。人類駕駛大概7萬公里會發生一次較大的事故,robotaxi的安全性肯定要高於人類駕駛的水平。”

華為自動駕駛被外界關注是在今年4月,其驅動的北極狐汽車路測成功的一則影片在網上刷屏,根據這段影片,有自媒體吹噓華為自動駕駛技術秒殺特斯拉,其實顯得很無知,也對自動駕駛行業缺乏敬畏。

就像有自媒體解釋的,這個測試影片中的車輛,並不是現實中的量產車,而是專用測試車。至於說在特定路段無接管自動駕駛,十年前就有很多團隊做到了,拍個影片很容易,但這距離量產車在開放道路上路測還有很遠的距離。

真正瞭解自動駕駛或者說汽車行業的人就知道,自動駕駛技術不像別的技術,門檻高不說,更需要大量時間積累,最直接的就是一定規模的路測資料下的表現,這是要花大量時間跑才行的,別說要感知平臺、計算平臺、車輛控制、高精地圖等等技術,起碼要先拿到對應城市的路測牌照才行。

總之,自動駕駛技術要時間積累,在各種自動駕駛相關的排名或者榜單上,華為至少到目前還算不上頭部玩家。

有人說,你這樣說是不是不愛國?我想說:我當然很愛國,但請先實事求是好嗎?胡亂吹噓一通,連L3、L4都分不清,沒什麼意義。

對車企來說,佈局自主自動駕駛技術是一條備選路線,被迫用第三方的技術,前提肯定是要對方的技術比自己的更成熟、更強大、更安全,更經濟。如果做不到這個自然是白扯。

其次,模式多樣。

怎麼樣的合作模式才能讓車企放心?

上汽不接受的整體解決方案的是什麼?

華為自動駕駛的合作模式Huawei Inside應該算一個深度合作的例子。在這一模式下,華為與車企在自動駕駛與智慧座艙上深入合作,其與北汽新能源旗下品牌極狐的合作產品“極狐阿爾法S 華為Hi版”搭載華為自動駕駛ADS系統,具備城區自動駕駛能力,內嵌華為鴻蒙系統,預售價38。89萬元起。

這種模式對車企整合度較高,車企很難被接受,這跟晶片或作業系統Inside還不大一樣,晶片負責提供算力,作業系統只負責互動,且手機廠商可在安卓上定製ROM,使用者運營權依然在自己手裡。但如果車企接受第三方自動駕駛解決方案Inside自己,等於將核心的“軟體價值”交給第三方,有人說未來汽車軟體價值會佔80%,硬體只有20%,也有人說是五五分,總之,這是很大一部分價值。車企使用第三方技術服務時既不想讓渡太多價值,更不想受制於人。

傳統車企更願意選擇靈活性更高的自動駕駛技術方案,說白了就是要可控,自己要有更大的話語權:可以用A可以用B的;可以隨時不用A的;可以讓A按照自己的要求改;可以擁有議價權利,最大的紅線就是:不論誰來做,都是給自己服務的乙方而不是讓自己淪為“打工人”,這個關係不能錯亂。對於車企來說,科技企業在品牌、服務甚至渠道上介入太多,都會讓其缺乏安全感。

說直接點,車企更希望第三方自動駕駛技術服務商只提供部分技術,且技術是可定製、可替換與可控制的。

最後,資本聯姻。

正是強調對自己“靈魂”的可控性,很多車企透過投資或收購來強化自有自動駕駛技術佈局,比如上汽投資了要“打造自動駕駛大腦”的Momenta,以及自動駕駛晶片公司地平線;大眾與福特投資了美國自動駕駛公司Argo AI;通用收購了自動駕駛初創團隊Cruise;豐田投資了小馬智行;蘋果收購了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

投資團隊就是投資技術,基於此車企既可以強化自有自動駕駛技術佈局,也可以在使用被投資企業的自動駕駛技術時擁有更高的話語權,當然,也可以得到“安全感”。

這種投資模式,對於自動駕駛技術服務公司來說則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接受某家車企或者某幾家車企的投資,就等於“站隊”了,接下來很可能會影響到業務的擴充套件。車企的錢是否拿,拿哪一家的錢,也是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們糾結的問題。

對於新生事物,傳統玩家從來都是搖擺的,既害怕話語權旁落更擔憂被時代淘汰。面臨智慧機浪潮,一些功能機公司猶豫最後被淘汰了(如諾基亞、摩托羅拉),一些功能機公司積極轉型把握了時代(如OPPO)。

三電革命浪潮下,自動駕駛就是汽車未來的靈魂。上汽們的糾結不難理解,但潮水的方向誰也無法阻擋。當汽車行業迎來百年未有的變局時,車企不能閉門造車,什麼都靠自己是不現實的。2020年大眾汽車在ID3上的整車OTA能力雖然不算遜色,然而剛投產不久就出現嚴重的軟體問題,這讓行業意識到汽車智慧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的價值進一步凸顯。

對於車企來說,不論是自動駕駛還是智慧座艙,與合適的技術服務商以合適的方式合作,才是明路,更無需擔心“靈魂被人掌握”。上汽的態度也值得自動駕駛技術服務商們反思,什麼才是車企真正想要的合作模式、怎樣才能讓車企放心大膽地使用自己的方案,是接下來要重點思考並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