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如果大算力晶片是一道偽命題

人們總是用“計量單位”來形容對一件事物的苛刻追求。

比如,晶片製造工藝從微米(µm)縮小到奈米(nm);高精地圖的精度從分米進化到毫米級;而汽車晶片的算力也由個位數放大到十位、百位甚至上千TOPS。

今年9月份,英偉達、高通先後披露了旗下高階智駕SoC晶片Thor和Snapdragon Ride Flex。前者單顆算力可達2000TOPS,後者透過加速器的擴充套件形式也能提供平級算力水平。

再上個月,地平線也公佈了旗下產品路線圖,超過1000TOPS的征程6預計明年推出。三款SoC有著一個明顯共同點,都支援智駕和座艙的跨區域融合。

對比當前SoC的算力水平,英偉達Orin X單顆算力254TOPS,地平線征程5的算力是128TOPS,Mobileye EyeQ5則是24TOPS。

晶片算力向“千”越級,似乎成了發展自動駕駛乃至無人汽車的必然趨勢。

真偽命題?

有預測結果表明,未來汽車要處理的軟體程式碼量可能達到2~3億行,遠超Meta(原Facebook)、大型粒子對撞機、波音787。而到L5級自動駕駛,這個數字將增加到10億行。

漸入佳境的感知能力背後,是更多的感測器和攝像頭數量,以及更加複雜的演算法基礎。這也是,為什麼自動駕駛晶片都在追求大算力和高效能。

如上圖所示,在智慧手機、PC等終端的晶片算力競賽中,智慧汽車無疑將是“屠榜”者之一。

但實際上,無止境的算力並不是通往自動駕駛目標的唯一途徑。

不妨設想一下,把一部分算力分擔給路端處理,車上的晶片不再獨自面對海量程式碼,對算力的追逐是否就會變成一道偽命題?

借用瑞銀證券亞太區工業及基礎設施行業主管徐賓的話說,海外晶片廠商走的路線是讓車變得無比強大來解決所有問題。因為他們知道沒有辦法藉助路端進行輔助。

對於海外自動駕駛公司來說,車路協同是一個選擇,但當政府不支援的時候,只能把這個選擇捨棄,發展單車智慧,在車上用更大的算力、更好的演算法以及更多的攝像頭等配置。

這個問題放到中國就發生了一點變化。無論是路還是5G網路建設,中國的速度和進展都絕對領先。

過去十年,中國鐵路、公路新增里程約110萬公里,相當於繞行赤道27圈半。到2021年底,國內公路網密度達到每百平方公里55公里,較2012年增長24。6%。

同時截至今年7月末,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96。8萬個,現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5G網路。加上“東數西算”工程的啟動,國內要發展車路協同看似充滿無限前景。

一條路or兩條路?

車路協同(V2X,vehicle-to-everything)

準確地講,車路協同是指把車、路與雲相結合。在路端安裝鐳射雷達、攝像頭等感知硬體,採集到的資訊先交給路端預處理,再將決策經由5G基站反饋給車,告訴車該左轉還是減速慢行。

如此一來,汽車要面對的算力便會極大減少。資料先透過路端的感測器計算,實際也可以大幅簡化單車自動駕駛的演算法。

雖然國內自動駕駛晶片公司都在積極推進大算力的晶片研發,但徐賓對AutoLab指出,由於演算法上存在的差距,國內自動駕駛公司要想彎道超車,只有走車路協同這條路線。

具體有四點原因:

1)落地更容易。單車智慧是“一車對多車”的博弈,而車路協同透過路和雲進行統籌,可以協調路面上所有車輛。再者,車路協同採集到的敏感資料更多是由政府管理,安全係數更高;

2)成本更低。發展自動駕駛的初衷是實現無人駕駛,解放雙手,以及解決如公路貨運的人力缺口、物流成本等痛點問題。據瑞銀預測,從2022年到2030年,中國整個自動駕駛路側的投資大約會有1。7萬億元,相比之下,僅公路貨運降低的人工成本就能達到1。8萬億元;

圖片來源:瑞銀證券

3)更加安全。自動駕駛的安全事故頻發,不論是個案還是探測範圍存在盲區,99%的安全都可能會讓自動駕駛無法大規模商業化。若輔以路端全範圍的感知能力,可以更快、更安全的實現無人駕駛;

4)應用場景更多。智慧道路的功能升級潛力較大,比如某些宏觀的監控、對事故的預判、以及高速路面的自主行車導航等。簡單說,發展車路協同要更容易、更便宜、更快速,以及用途更廣泛。

當然這個說法有點過於絕對,不可否認的是,比起一味追求大算力的智駕晶片,加快智慧路端的建設,或許才能夠及早得到我們想要的答案。

這並不意味著要放棄讓汽車“變聰明”。從自動駕駛技術商業落地的節點來看,保障人身安全仍然是第一要義,這要求未來的汽車具備“快速而敏捷”的反應速度。

換種說法,對及時性要求高的資料必須留在本地處理,而不完全依賴於雲端。雲端資訊的收發可能會產生延遲,進而威脅到車內外人的安全。

就像瑞銀預測的,在未來五到十年裡,單車智慧和車路協同將是兩條並行且相互促進的路線。對於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單車智慧仍將往更大算力、更高精度的感知能力上迭代升級。

“有了路端配合以後,車企反而會有更大的動力在車上安裝智慧駕駛裝置”, 在徐賓看來,車路系統不僅不會傷及Tier1的利益,反而會起到促進作用。為了讓自動駕駛技術更快落地,任何多餘的有關安全的投資都不為過。

結語

等到全自動駕駛道路建成完畢,並大範圍應用,還要不要在車上安裝更高算力的晶片,以及更多的感測器,將會是一個新問題。算力可以無窮堆疊,但至少現在,更重要的是,要儘快實現無人駕駛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