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GTM之前,很少有人知道的Inbound(1)

在進行產品營銷時,你需要對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進行深度洞察,除此之外,你還需要對產品及內部進行調研,從而更好地梳理你所要交付的市場價值,並推動後續的業務進展。那麼,如何才能做好產品和內部調研?不如來看看作者的經驗分享。

一、一點廢話 | 產品營銷的基本功,是加拿大“鵝”啟蒙的

我真不是被一大鵝啟蒙的。最早在外企和一位友善的加拿大人,當時負責引進一款網校SAAS(線上學習平臺&教務系統)到中國。她是Global Marketing Head,在合作2年多時間,啟蒙我從0-1完成一款產品的商業化旅程。

其實倒著時差、遠端合作的滋味並不好受,但正是她紮紮實實的產品營銷方法,即使語言不通、相隔千里,但也結結實實地打動了當時中國的留學市場。

經過幾年的產品營銷實戰,我在面對各行各業的產品,還依然在“加拿大鵝”的座標系上發芽延展。

二、以終為始,我是誰

其實PMM產品營銷是一門學科

,在國外MBA Marketing裡,是專門設立了板塊,這個就可以看出別低估的重要性——它在2B或2C領域都是肩負增長的要務,甚至是

市場團隊的“心臟”,作為樞紐負責為各核心器官來輸血的。

所以我非常鼓勵每一位有PMM經歷的夥伴,要往MARKETING HEAD更高的方向走。我就是例子,

任何環境下都要爭取發言權

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公司,PMM的定義就像它的

“混血”身份

一樣流動靈活。有PM的使用者和產品思考,有相比於CSM與銷售更深刻的客戶洞察,有品牌和市場的營銷增長使命……

是的,這麼看來容易被噴,我也的確被前任老闆噴過

:你這麼厲害,那你自己玩算了。

其實這恰恰印證了,我這幾年對於科技公司的一個觀察:

很多公司的營銷增長體系是割裂的,肩負營銷增長的團隊(銷售、客成、市場)的資料&資訊是割裂的,美其名曰各司其職,

實際上是純交付式、沒有客戶思考的“甩手掌櫃”。

我經常想,最早和跨洋的同事從零開始起產品也沒有那種割裂感,反而是安心。

差距在於——合作精神,共生共贏,只有你好了,我才能好。

而PMM產品營銷崗的魅力就在於:

是混血也是樞紐,為合作,為成就彼此。

現在回頭看看那位所謂的CEO,也是蠻可笑。

至今為止,我認為對產品營銷詮釋最好的,是前Facebook產品營銷總監說的。我用三個關鍵詞,翻譯了以下:

賦能:透過洞察客戶需求以及市場趨勢,為產品團隊最佳化並賦能開發方向,最終更好地契合PMF。

主導:主導產品完成商業化落地,透過聯合銷售、客成、市場部門完成GTM的全員營銷。

實現:幫助公司以最有效、低成本的方式獲取客戶,傳遞產品與服務價值,最終實現商業成功。

三、產品營銷第一步:INBOUND 拿來即用指南

做好Inbound,你能在公司橫著走

先聊聊這件事的意義與重要性。

Inbound分為三部分:產品&內部調研、客戶洞察和市場驗證。

這期講透產品&內部調研這個板塊。

這些事情,之前誰來做?或者應該誰來做呢? 我的觀察是,沒人,都是散落的內容拼湊而成。

我曾經加入一家很有潛力的公司,入職前三天只做了一件事——和各種人聊一件事:現在讓你頭疼的問題是什麼?

答案很真實,很有意思:

問產品:客戶不知道我們上線了這麼重要的新功能,這都是能解決他們的場景問題,可產品資料不好,用不起來啊,不可能是產品的問題……

問客戶成功:客戶快到期了,功能還用不全呢,我們還在解答最基礎的使用問題;三天兩頭反饋產品問題,整體健康度上不去,讓我們來背續簽的KPI?

問銷售:某老銷售在客戶現場,講了3分鐘做功能演示,人走了一半… 現在要開拓新行業,我們的產品優勢在哪裡?

問市場:拼老命交付的MQL很多,但銷售抱怨質量不好……和銷售的關係越來越僵。

CEO:求營收求增長,但各板塊都是割裂的,整體增長乏力,感覺每個環節都有漏洞。

事實上,沒有一個人從產品、使用者、客戶、營銷、客成等等角度,梳理我們為市場交付的價值是什麼。而這些恰恰是營銷增長,甚至是公司立身之本的第一件事。

四、產品&內部調研

1. 產品調研

每個產品的第一監護人就是PM產品經理,也是我除營銷外最喜歡的一個職業。

產品經理手拿著一款款散落的樂高,從0-1與研發團隊壘起來平面,從二維到三維創造出了產品。產品營銷透過深度領悟出創造者的初衷,結合外部場景打造一個故事,像目標使用者傳遞我們的價值,這就是營銷。

在產品調研階段,這個自查表可以幫助你在最短時間,最快掌握關鍵資訊,形成自己的座標系。

特別強調:

以下各板塊組成了產品前期調研的關鍵內容,但我的經驗是:

產品調研和內部調研同步啟動,很多內容和交流有交叉性。

產品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和各板塊人溝通產品的時候,希望你稍微用點心,能夠體察到他們的痛點以及想要達成的目標。這也符合談判哲學提到的:不要被對方的立場牽著走,而是想,對方為何這麼說,一定是源於對方的利益,TA想達成什麼目的。

對於交付物的定義:交付物並不是交付給誰,也不是應付彙報,這些整理後的資訊,就是你後面應對複雜的市場、客戶洞察能夠立得住的內容。

2. 內部調研

PMM是樞紐,所以要和很多內部不同角色的人“海聊”,而且很多工作是需要協調調研的。

這裡切記,內部調研的結果是最初步,或者說沒有任何市場/客戶說服力的,我們作為PMM要緊跟去

市場、客戶現場得到驗證。

欄位表頭同上。

這裡有一些坑,到頭來還是考驗PMM的溝通能力!

1)你是誰,我憑什麼告訴你:信任

先打通你的上司,讓TA幫你打個招呼(如果作為負責人,就不用繞彎彎廢話了)。

我是誰,我幹什麼的,我能幫你做什麼。

在過去幾年,我無論和客戶還是內部的溝通或採訪,都會把這三部分作為開場白,最後一句話是打通利益點——你耽誤功夫和我聊,其實我是在幫你的,也是幫我自己。

各個部門的工作流程和KPI都不一樣,但只要你有心去積累,思考記錄下,就能找到溝通最有效的方法——這點和銷售/談判心理是一樣的。

2)保持謙卑,珍惜對方的時間和精力

提前預約對方的時間,無論是平級還是上級,都提前發給對方你要聊的提綱,再三確認談話的目的以及預期。

錄音一定要做好,如果你能發給對方你總結的內容或下一步PLAN,

讓對方知道你在兌現你的Plan,那真的很有魅力了。

3)你就是自己行走的名片

有時候,PMM同學的KPI績效不是很能量化,更多是推波助瀾、潤物無聲的關鍵角色。

所以和任何一個的溝通合作,印象分和後續的行動結果很重要。

印象分:你對自己領域的專業,但同時還能賦能對方板塊的環節,那是你深入思考的結果。那麼聊完之後,讓對方能脫口而出:哇,真的是專業人做專業事,我要向你學習。

你的著裝也要注意,不用像拜訪客戶那樣正式,但起碼要讓對方記住你的清爽幹練。

今天我們聊完Inbound板塊的第一期:產品&內部調研。

第二期是客戶洞察,因為它太重要了,獨立板塊怎麼講都不為過!

作者:Ellen,6年TOB市場,任職網際網路大廠擔任企業服務運營負責人、SAAS整合營銷負責人。

本文由 @PMM實戰筆記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平臺僅提供資訊儲存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