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古代通緝令透過畫像描述進行通緝,為什麼沒有人能抓到這些逃跑犯人

在人類社會中維持秩序的穩定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社會秩序的穩定才能保證這個國家的繁榮昌盛。除了自然災害會造成社會動盪之外,人為事件也會破壞社會秩序造成社會動盪從而危害國家安全。在現代社會有很多手段可以處理這些認為引發的社會案件,將這些犯人逮捕歸案。

可是在科技不發達資訊落後的古代社會,要如何將這些犯人繩之以法呢?倘若是能夠立即抓捕還好,但是一旦這些犯人逃跑後,國家那麼大要如何抓捕呢?其實在古代有一個方法很有效,那就是通緝令透過犯人的畫像描述進行通緝,只是古代通緝令上的畫像十分抽象就讓許多人不解了,為何畫成這樣都還你那個抓到犯人?

對於這點,我想古代官差會告訴你:看看最後一句寫的,跑不了的! 因為古代通緝令的最後一句往往都是關於懸賞金額,而這個金額對於古代平民百姓來說也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這也讓通緝令的效率大大增加。

古代通緝令上犯人的畫像是透過素描大致的將犯人的外貌特徵畫出來的,所以難免會和本人的真實相貌有很大的出入,但是通緝令在古代幫助抓捕犯人卻有很大的作用。人們關注通緝令是因為通緝令上會表明這個犯人的賞金,我們熟知的賞金獵人就是指古代專門抓捕通緝犯,以賞金為生的人。在大量的賞金面前即使是一般人也會積極的配合抓捕,只要通緝令發出來了就相當於古代的人肉搜查。至於畫像有些抽象的問題有也有彌補,在通緝令上往往也會把犯人的某個長相特種擴大化,便於大家識別。

在通緝令傳達出來之後,各地的行政機構也會收到,在中國古代行政機構劃分非常的細緻,從戰國開始就劃分到了亭長,亭長就相當於現在的村長。商鞅變法之後出現了連坐制,在連坐制下每家每戶都有專門負責的人,只要在他負責的幾家人中有人犯事知情不報,這個負責人就會受到重罰,所以當通緝令發出後,犯人想要逃脫就很困難了。

通緝令上標註了犯人的相關資訊,例如姓名、出生地等十分精準,而在古代出行是需要通關文牒的。通關文牒就和現在的護照差不多,只是通關文牒是在國內同行也需要使用的,上面有使用人的基本資訊。在犯人逃亡的時候通關文牒上的資訊只要和通緝令符合就會被抓。這樣就就能在全國有效的排查出哪些是逃犯了。

中國從春秋時期就很注重法制了,在百家爭鳴的時代法家就是其中的一個大家,在漢朝時百家歸儒,法家的法制也被吸收了,從那以後中國幾千年的社會中依法治國就是統治者的原則之一,所以中國對穩定社會的秩序有著很完整的相關體系,這也是中華文明延續至今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