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朱元璋為何能從奸臣變成明君?只因他做了這四件蠢事!

一、事做絕,話未盡

公元1399年,朱棣高舉著“清君側”的旗幟,對抗起了侄子建文帝推行的削藩。史稱“靖難之役”。

三年過後,朱棣打進了南京卻是當了皇上。當初說好的“清君側”呢?這可沒辦法,皇帝都失蹤了,為了祖宗基業,天下百姓,所以朱棣勉為其難當了皇上。

再向前推,三國時的曹操,嘴裡大喊著:絕不篡位,誓死當漢臣。但他卻從丞相,一路當到了魏王,且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還逼死荀彧、冤殺崔琰等。直至最終說了一句:倘若天命在我,我就當周文王。

曹丕懂了,接過曹操魏王的王冠後,就由華韻等人出頭,逼得漢文帝三次禪讓。曹丕由此登基,當上了魏國皇帝。說好的“誓死當漢臣呢”?對不起,那是老爸的話,況且是漢獻帝三次求我當皇上,為了天下百姓,我只能勉為其難了。

以上,是兩則非常著名的歷史事件,只要稍微懂一些歷史常識就都知道,如朱棣和曹操這樣的事情,是層出不窮。總會有一些歷史牛人,曾經非常窘迫,結果卻總能時來運轉,這是為何,有否相通的地方?

有!這就是要說的第一個特徵:事做絕,話未盡!

所謂“事做絕”,其實就是做事時,別管有天大困難和危險,從來都不含糊,迎難而上,始終咬定最終目標不鬆口。朱棣是如此,曹操也是如此。

而“話未盡”,是說話總留有餘地,總有各種理由。如朱棣起兵是高舉“清君側”的理由,曹操也一直喊:什麼皇上?我曹操不當就不當!可實則卻是,每一步都在推進和準備中。

事做絕,體現出的是執行力方面的強悍。

話未盡,反應出的是策略方面的彈性。

當兩者合併後,卻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而是變成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境界。

生活中總會發現有許多人說話很絕,比如“不幹了,辭職”,還比如“他敢動我,我就拼命”,但實則呢?而真正厲害的人物,卻很少聽到他們說這類話,可行動上,卻又是那麼殺伐果敢。

所以,一個人若有“事做絕,話未盡”這種特徵,也許暫時窘迫不堪,但遲早會時來運轉。不是他們有多神奇,而是他們懂得在哪裡狠,要強悍不留情。在哪裡溫柔,要留有彈性空間罷了。

二、善有度,惡無痕

蘇秦和張儀是同學,皆師出鬼谷子門下。當張儀準備縱橫天下時,蘇秦早已經成為了當時的大人物,配了六國相印。

張儀來了,想依靠同窗之誼,謀一個前程。哪料卻遭到了蘇秦的無情冷落和當庭羞辱。張儀憤怒了,發誓要復仇,於是趕往了號稱虎狼之國的秦國。

所謂,一文錢逼死英雄漢。張儀到了秦國後,由於無錢無門路而步履維艱。此刻,一位神秘貴人出現,給其錢財資助他奮鬥,讓張儀感動非常,發誓要報恩。哪料神秘貴人卻告訴他:我是蘇秦派來的。蘇秦之所以對你那麼兇,是為了讓你擁有更好的發展。

張儀感慨道:“我比不上蘇哥,請轉告他,有他在一日,秦國必不攻趙國。”

如蘇秦和張儀這等例子,同樣在歷史上是一抓一把。還比如,龐統說劉備:別天天死抱著你的仁義不鬆手了。不信看春秋五霸。你覺得對不起劉璋?那好說,取了西川后,讓劉璋幸福生活在某個地方,難道不是一種仁義嗎?

這其實就是“善有度,惡無痕”。

善有度,只因“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誰也不能永遠當一個善人,沒那義務和責任。故而說行善,要有度,有界限。不能讓對方認為,善舉和善心是無償的,甚至是某人應有的責任和義務。

惡無痕,是形容“善有度”的結果。如蘇秦和龐統“行惡”,雖貌似行惡了,實則卻是仁善為前提的策略。

所以,一個人若有“善有度,惡無痕”這種特徵,哪怕一時人生不順,遲早能有時來運轉之時。所謂善有善報,幫人如幫己,只因正能量最大特徵就是:具有感染力和傳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