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楊振寧的行星是怎麼來的?為什麼他能成為宇宙學派代言人?

提到物理學,我們首先想到的無疑是舉世聞名的被美國

《時代週刊》

評選為

“世紀偉人

”的大師:

愛因斯坦,

他對於自身學業來說問心無愧,對於全世界乃至全人類而言,更是功不可沒。然而,偉大領袖主席曾經說過,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前人的成就固然浩大崇高,但卻從來不是我們安於現狀止步不前的理由。所以,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之行星的楊振寧先生透過自己的不懈努力與勤奮,在物理學界透過

“相變理論、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規範場論的積分形式”

等學說的提出在業界屢創佳績。

以至於有人評論楊先生是20世紀中繼愛因斯坦和費米之後,第三位具有全面的知識和才能的“

物理學全才"

,是華人當中知名度最高的當代科學家之一。

優秀的人往往從出生起便洋溢著與眾不同的神秘光輝。生於安徽合肥三河鎮的楊振寧先生從小聰慧靈敏,一路開掛,據說其四歲時便在母親的引導下

識字三千

,高二時便以統一招生考試的形式被西南聯大錄取。在西南聯大讀至碩士畢業便帶著庚子賠款獎學金留學就讀於美國芝加哥大學並獲取該校博士學位。

1954年與友人共同提出一個被稱為非阿貝爾規範場的理論結構。1956年,和李政道共同發表了一篇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資訊之一——

宇稱守恆基本粒子和它們的映象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的顛覆性文章。

1957年,與

李政道

因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當時他們兩個人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195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4年,楊振寧正式加入美國國籍,成為美國公民。

說到這裡自然免不了有無聊的鍵盤俠會滿腹嫉憤的吐槽

楊老崇洋媚外、背棄祖國

,但筆者倒是覺得,一切事物都應放在其所處的時代、社會背景之下來看待,難道滿口酸水的人在當時當地就會堅決拒絕其邀請並毅然決然放棄國外大好的學習環境、研究資源並即刻返國閉關修煉嗎?

我看未必。

並且事物往往環環相扣,

若不是這種種已然發生的經歷使然,試問,楊振寧先生還會是現在這般優秀偉大嗎?

會不會因為一個選擇的不同就從此變成一個像其他數不盡的碌碌學子一般守著小我終其一生的庸人?

學識高度相匹配且志向相近的知音能夠相遇實屬不易,想當年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之佳話傳唱至今仍讓人聞而泣下,生出良多惋惜。然而歷史總是驚人的重演,楊老也遇到了自己的學術知音——

李政道

,並且好景不長終究以互相失去而告終。

前期二人交好期間同力協心做出了許多令人歎為觀止的佳績,連同其院長也曾欣慰的提到:

“最喜歡看到的景象,就是楊、李走在普林斯頓的草地上”

。的確,兩位在後來對其專業方面功勳卓著的人強強聯手,任誰看了都難免暗生喜悅,只是也許是此時畫面太美以至於讓後來二人的神秘決裂顯得更加戲劇化,更加使人痛心疾首。

本來相互成長進步的良人摯友在1962年突然決裂,事情發生的突然性讓學術界充滿了傳言;

包括諾貝爾名聲到太太的因素

。二人決裂後曾相互在文章報道中流露出多次的相互攻擊與排斥,但至今為止卻仍然沒有一種關於二人分道揚鑣之原因的確切說法。

楊老學識淵博並且在專業領域屢創佳績,不止國人歎為觀止,就連一向創新領先的海外有識之士也十分渴望楊先生的長期駐紮

。只是海外條件再好,畢竟不是自己的家,

所以楊老在祖國飛速發展、一切領域都開始發生質變性前進的時刻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迴歸祖國母親的懷抱。

歸國之初,早已年邁體力不支的楊老便開始迅速進入學術狀態,筆者在此不禁暗喜,

我中華大國坐擁此番良將,民族復興何患遙遙無期。

雖老驥伏櫪,卻志在千里

。楊老歸國之後從未居功自傲,而是馬不停蹄的將中國學術建設提上日程。先從小事說起,憑著淵博的學識首先有至少

五個大學掌舵校長及十多個中科院院士出自楊老之手

,這看似經濟收益不太理想,可但凡有點遠見卓識就該意識到,這種對人才的培養無疑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

其後,楊老又在及時發揚制止中國製造高能粒子對撞機一事之後為我國節省了一百億不止的鉅額開支。這話說起來貌似謬哉,其實不然,要知道高能粒子對撞機對於物理學而言雖然是最前沿的研究領域,並且製造過程中所耗費的資金保守起見都要一百多億,

當然,咱中國如今可以說也不差錢,費錢就費錢吧。

殊不知,最要命的是即使勞民傷財建造成了也只能揭示一個前功盡棄的事實。因為楊老高瞻遠矚的洞察了其前景一篇灰暗並早在40年前就斷言“

:高能粒子對撞機的使命已經結束了”。

這寥寥數字聽了前途無限,不聽可是分分鐘慘不忍睹啊!

也許是不相信面黃肌瘦的黃種人又或者是自己心裡有把握。一向狂妄自大的美國科學家們眼瞅著拿著

20億美元

朝著美好期待中的超高能物理前進,最後經過一系列嚴謹而充滿渴望的實驗探索之後,得出一重大結論:

粒子物理再向超高能物理發展,不會再有新的發現。

這一結論可謂是讓美國花錢買了個大教訓,但也著實是讓中國物理學界心頭一顫鬆了一口大氣!

畢竟預言實則罷矣,虛則不管你初心如何都將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譴責與鄙夷

。當然對於楊老的專業實力,筆者還是十分傾佩的,畢竟這一事件不僅證明了我中華兒女的智慧,還憑實力為我泱泱大國保住了箭在弦上、

差點就發了的一百億大洋不止。

有君如此,實乃國之萬幸,更是民之福祉,足矣!

文/趙賀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