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科技

孩子在媽媽面前自說自話,媽媽的反應卻影響了他一輩子!丨爸媽精選

文|穎媽談育兒

昨天晚上帶娃去上英語課,在等她放學的間隙,身邊一對母子的相處吸引了我的注意,準確說是被“叨擾”了。

一位媽媽正在加緊縫製一個手工包,旁邊的小男孩莫約四五歲,一個人在玩積木,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男孩隔一會就問媽媽,“妹妹什麼時候出來?”,媽媽說:“還有半個小時吧”。 ,其餘時間男孩就一直自說自話,也不知嘀咕什麼。

後面來了個熟人,媽媽開始跟那位寶媽聊天,這時這個男孩就開始表現不一樣了。他先大聲地打斷了媽媽與那位阿姨的對話:“媽媽,媽媽,我今天在學校學會了兩首歌。”

媽媽回頭說了句:“好。”接著又聊天去了,男孩一看不開心了,立刻又說道:”媽媽,我唱給你聽一下。”話一說完,就開始唱起來。

他的嗓門很亮,完全把媽媽跟其他人的聊天聲掩蓋住了。

媽媽讓他別唱了,男孩還在繼續唱。

媽媽不管他,繼續剛才沒聊完的話題,小男孩一看媽媽沒理自己,就繼續增加分貝,媽呀,相隔半米的我耳膜都快震破了。

所有的人都望向了這對母子。

媽媽怒不可遏,一通大吼,男孩終於閉嘴了……。

生活中,你有沒有碰到這樣的孩子:總是說個不停,這也罷了,關鍵還不讓你說話,喜歡打斷別人,只能聽他一個人講,或者沒事去挑釁別人,喜歡打擾別人,如果是你,你會如何教育?

孩子總是“喋喋不休”,可能是5方面原因造成

孩子一直吧啦吧啦不停,是因為他想要在家庭中獲得歸屬感,想要被關注、被認同。此外, 說明孩子本身有一些能力存在欠缺。針對這樣的情況,可以從5方面改善。

一、幫助孩子找到歸屬感和價值感

每個人都需要歸屬感,孩子也一樣。他在家庭中有被關注、被支援、被需要的需求。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基礎教育法認為:孩子有一些基本需求①歸屬感(對於班級、家庭);②對自己歸屬群體做出貢獻(透過貢獻找到存在感參與感)。

作為家長,要多找時間傾聽孩子的想法,利用不太忙碌的時候多觀察孩子,觀察室為了更理解孩子的言行,方便日後更好地與孩子交流。

當孩子對你表達自己的想法時,要表示理解、支援,你可以根據情況迴應、確認、追問:“哦”,“真的嗎”,“然後呢”。讓他感覺你對他說的話很感興趣,增強彼此的信任感。

騰出專門的時間陪伴孩子,一起做孩子喜歡的活動。比如投籃、塗色、躲貓貓;放手讓他做遊戲的主角,由他制定規則,培養孩子的領導力。

還可以利用家庭聚會、每週交流日這一形式, 就某些問題一起商量解決方案,比如家務分配、地面清潔保持問題等。這樣的氛圍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有一種歸屬感,幫助孩子找到自己正確的位置。同時,給出意見並遵守也相當於為家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當孩子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他的不恰當行為就失去了繼續的理由。

二、學會根據身處環境調整自己

嬰幼兒階段的孩子會有一種全能自戀感,覺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是圍著自己轉的。2歲後 ,當孩子慢慢有了自我意識,作為家長,就不要一味遷就孩子,而是要賞罰分明,寬嚴並濟,幫助孩子建立行為規範和邊界感。

當他吵鬧時,提醒孩子意識到其他人的存在,“哎,你旁邊還有其他人呢”。

培養他的觀察能力,”你看,爸爸在看書呢”;

幫助她學會換位思考,“假如你在睡覺,有人在你臥室旁唱歌你會怎麼想?”;

透過體能運動、動感遊戲(邊唱邊跳、躲避球)讓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體。

三、學會自我調節

有些孩子精力旺盛,折騰一天也不見半點累。但成人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一大早要做早點要趕著上班,回家還要陪娃、做家務,有時還要加班加點。告訴孩子如何在需要的時候適可而止,幫助他學會從運動狀態過度到平靜狀態。

“你的精力很旺盛,但現在是午睡時間,你這樣吵鬧會打擾到鄰居。”“你還要多久來飯桌吃飯呢?吃完飯我們就要去拜訪李叔叔來,如果你想去,那就5分鐘內穿好鞋子吧。”

四、學會控制焦慮

神經科學認為:人是複雜又相互聯絡的存在,這種聯絡具有普遍性。我們適應孩子的能力越強,孩子就越容易進行自我調節來適應他人。

孩子看見你跟別人聊天沒人理他,心裡本能想要製造點噪音引人注意。你可以告訴他:”我們現在在聊著重要的事呢,十分鐘後,我們再聊好嗎?”“現在你可以自己跟自己玩一會嗎?”當然,對於這種時間承諾,父母做出了就一定要遵守。

除了父母來安慰孩子的焦慮情緒,也可以讓他學會自己安慰自己,比如藉助喜歡的毛絨玩具、音樂、深呼吸等方式。

五、學會耐心等待

20世紀60年代,斯坦福大學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實驗者讓數十名兒童獨自待在一個房間裡,並給了他們一顆糖果。孩子們被告知實驗者會離開一會兒,在這段時間內,他們可以選擇吃掉或不吃這顆糖果,如果他們能等到實驗者回來再吃,將得到一塊額外的糖果作為獎勵,另外孩子們手上還有一個鈴鐺,如果按響鈴鐺,實驗者將馬上回來。

實驗的結果很有趣,不少孩子們經不住誘惑,在三分鐘之內就吃完了糖果,有的甚至在實驗開始還沒過半分鐘就按響了鈴鐺。最終,只有1/3的孩子等待了15分鐘,從實驗者手上贏下了另一顆糖果。

這個實驗後來被稱為“糖果實驗”,實驗團隊經歷近30年的觀察發現,那些曾在童年抗拒糖果誘惑的人,也就是能延遲滿足的孩子,成人後仍然更為專注、智慧上更成熟、精神更集中。

成長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滿意,我們要讓孩子學習耐性、學會等待,告訴他一個道理:等待的結果總是值得的。

當別人說話的時候,要等他人說完,輪流表達。如果你不想聽,可以等媽媽十分鐘,在這段時間,你可以在旁邊安靜地玩,也可以到遊樂區去玩。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一個小話癆,並且喜歡打斷別人,喜歡在公眾場合製造噪音,這些方法可以試試。如果想了解更多“正面”管教的方法,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由中信出版社出品的好書《正面管教:圖解版 0-12歲孩子常見的35種情緒失控解決辦法》。

上文講到的這些方法在這本書中都有提及,並且作者還針對5種具體場景進行了精細劃分:“他經常唱反調”、“他挑釁、頂嘴、無禮”、“他製造噪音”、“他不給別人說話的機會”、“你經常重複同樣的話”、“他吵醒全家人”、“他總是去煩其他人”。針對孩子的每一種狀況,透過漫畫圖解的方式給予了具體建議。

此外,本書還包括另外5個章節內容,分別是:

他不願意

他無法自控

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他不會與人交往

10種圖解讓你改善教育方法

同樣是針對不同場景或狀況給予了有效性建議。

這本書以阿德勒的兒童教育心理學為理論基礎,jane?尼爾森開創的正面管教理念以方法依託,借鑑神經科學與情商的研究成果,對於孩子常見的35種失控行為問題,圖文並茂,一目瞭然,漫畫形式,詼諧易懂,寓教於樂,幫助焦慮和困惑父母找到正面管教孩子的良方。

每一小節都包含錯誤示範、找到問題、原因分析、解決辦法和思路等部分。對於急需改善親子關係和解決孩子成長問題的家長來說,極具指導性和實操性。

家長可以從頭開始一節一節看,也可以就孩子出現的問題找對應章節針對性地看。

北京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邊玉芳認為:

“這套書猶如一面雙面鏡,真實映照出家長和孩子個子注意不到的行為。既有家長面對自家‘熊孩子’的氣急敗壞、狼狽、焦慮和沮喪,也展現了孩子無力、頂嘴、吵鬧、行為不受控制等表象背後的心理和行為分析。

作者用非常有趣的漫畫方式,刻畫了負面管教家長和正面管教家長不同的教育結果。同時,有別於中國‘三歲看老’這一流傳已久的教育觀點,作者提出了無論孩子年齡多大,無論孩子出現了什麼問題,透過正面管教,我們都可以從當下開始,讓沮喪的家庭重新看到光明與方向。”

我是穎媽,一孩媽,家庭教育指導師,兒童心理研究愛好者,育兒達人,多平臺應邀優質創作者,專注育兒領域和兒童心理知識研究,喜文字,樂分享,我手寫我心,歡迎關注、轉發、收藏、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