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唐高祖李淵的功績不亞於李世民,為何在歷史上卻很少被人提起他呢?

唐高祖李淵雖然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但是他的名聲遠遠不及他的二兒子李世民響亮。李世民,也就是唐太宗,是我國曆史上不容忽視的一位皇帝,他以文功武治開啟了唐朝的

“貞觀之治”,功勞十分巨大。當人們提起唐太宗的時候,可以很輕易地說出他的種種功績軼事,但是一提到唐高祖李淵,大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李世民的父親,還有“玄武門之變”中被逼退位的皇帝。

千百年來,人們似乎都將李淵看成一個平庸,沒有大才能的君王。人們似乎都認定李淵之所以能開闢唐朝,能當上唐朝的開國皇帝,都是他的次子李世民的功勞。不可否認,李世民在反隋建唐的過程中起著不小的作用,但說到底,他還沒有那麼大的能耐,能替他父親打下唐朝江山。事實上,李淵的實力一直被大家低估了,唐王朝能建立,他才是最關鍵的那個人物。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來看一下李淵的生平就知道了。

首先李淵出身於北周貴族,自7歲就承襲了唐國公的封號。他生得孔武有力,有勇有謀,有個成語叫“雀屏中選”,說的就是李淵比武招親娶得竇氏的事情。竇氏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外甥女,自幼在宮中長大,膽識遠見都勝於一般女子。因為竇氏的父母怕女兒太過聰慧,嫁給尋常人家會受委屈,於是就提出比武招親的要求:若誰能射中門屏上兩隻孔雀的眼睛,竇家就把女兒嫁給他。而在眾多人都鎩羽而歸之後,只有李淵抱得美人歸,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李淵本人武藝超群,絕非常人所說的平庸之輩。

其次,大家為什麼會認為李淵的江山是李世民打下的,在於關鍵的反隋節點,晉陽起兵,是李世民先提出來的。後人由此認定李世民的政治敏感度比李淵高,但事實上李淵在此前已經做好了起兵反隋的準備。只是他為人含蓄內斂,而且很沉得住氣,雖然早有打算,但是一直在等待最合適的時機。李淵年輕的時候因為長相顯老,多次被楊廣取笑,若其他熱血男兒早就自尊難忍,但李淵每次都是笑笑就過去了,這說明他是個心思深沉且很有忍耐力的人,而這些正是做帝王所要具備的條件。

《舊唐書》中曾記載過為何李淵當時一直遲遲不肯起兵反隋,是因為當時他的家人都還在河東老家,李淵需要一段時間來暗中接應家人,以免到時累及妻兒。再加上當時的隋朝雖然看著已經要倒了,但還是有幾員猛將大臣不容小視,不到準備萬全,謹慎的李淵是不會貿然行事的。而之所以李世民一提議李淵就同意起兵,只能說那個時機剛剛好,父子倆都想到一處去了。也可能是李淵不想破壞自己一貫敦厚的形象,不想太露鋒芒,畢竟李淵在與突厥人打交道,包括與李密打交道的時候,都是極力抬高對方,貶低自己,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平庸之輩。如果此時他忽然變敏銳起來了,難免會讓人懷疑他真正的野心和意圖。

在起兵反隋之後,李淵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響應,隊伍也逐漸壯大起來。其中他與兒子們的分配是,他坐鎮指揮,而他的兒子們則替他征戰。到了反隋戰爭將要結束的時候,李淵又做了一件事,讓人驚覺他並非泛泛之輩。當時雖然眾人割據混戰,但還沒有人敢直接進入關中,因為隋煬帝還活著,直入關中無疑自尋死路。但李淵不一樣,他透過時勢判斷出隋朝必亡,屆時誰先入主關中,誰就能稱王,於是他鋌而走險,直接帶兵迎面進入關中。後來隋煬帝一死,就再也沒人能和入主關中的李淵抗衡了,於是李淵後來就順利開闢了唐朝。應該說,在建立唐朝的過程中,李世民功不可沒,但真正統領全域性的人是唐高祖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