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餘秀華看到心上人長了白頭髮,隨手寫首妙詩,讀者:最後一句太美

曾看過一段大詩人食指批評餘秀華的話:

農村出來的詩人,把農民生活的痛苦,以及對小康生活的嚮往,提都不提,統統忘得一乾二淨,這不可怕嗎?

對於這樣的評論,餘秀華的回覆是:

可是,我從來不覺得農民生活是痛苦的啊。

食指是筆者最喜歡的詩人之一,他的《相信未來》、《海洋三部曲》都是我年少時的回憶。但抱歉,在上面這段隔空對話裡我是站餘秀華。為何?

或許我們得從為什麼現在會有那麼多詩迷,喜歡餘秀華的文字開始說起。正如食指所言,餘秀華從出名至今就沒有按大家想象的樣子生活。一個殘疾詩人,又來自農村,寫出的東西應該就是勵志雞湯,講講自己出名前有多苦、是如何靠堅強的毅力走到今天的。甚至一些媒體當初捧她也是衝著這一點。

但她偏沒有這樣寫詩。她曬自己喝酒、曬自己四處交朋友,甚至曬出自己給歌手李健寫的情詩。“農民詩人”、“殘疾詩人”的標籤,她一個都不要。這就意味著她放棄了“博同情”這條更好走的路,選擇了靠詩歌本身來征服讀者,這一點挺讓人服氣的。而這,也正是很多詩迷喜歡她的真正原因。

任何人都有追求美好、追求被愛的權利,她不寫農村,但她本身就讓世人看到了一個農村女性的率真和可愛。

既然她願意憑實話說話,那我們需要關注的就是她的詩作本身。本期筆者跟大家分享的,是她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曬出的一首情詩,詩名叫《白髮》:

這首詩餘秀華稱是寫給暗戀的心上人的。從全詩的內容來看,這是她在一場酒宴上,看到了心心念唸的那個大哥長了白頭髮,然後隨手寫了這樣一首詩。雖不知這詩她最後有沒有送給對方,但從詩本身來看,確實是從開篇美到結尾,文字運用得非常高明。該社交平臺上不少讀者都點讚了,有讀者更是表示:最後一句太美了。

全詩可分為6小節,通篇都圍繞著對方的白頭髮而寫。歲月在對方身上留下了痕跡,對一般人來說,這不過就是正常的衰老,但在詩人眼裡,白髮裡藏著太多的東西。

第一節用“他的頭頂舉著一團白”來形容白髮,之所以這麼寫就是為了讓人物動起來。它其實有多重涵義:一方面,說明詩人關注的重點就在對方的白髮上,忽略了他的長相等,那團白深深地紮在了她心上;另一方面,這也非常符合酒宴時的實際情況,人多的時候,遠遠望去或許只能看到那團白。這樣的文字,顯然是很抓人的。

第二節是對那團白的詮釋。詩人並沒有用歲月滄桑這種十分落俗套的話,而是用鹿身上的劍等具體意象來一筆勾勒。與上一節中“火苗”、“驕傲”、“嘆息”等相呼應,這團白髮並不讓人傷感,而是搖曳上揚的驕傲。這種對白髮的詮釋,打破了逢白髮必淒涼的思路,立意挺新。

三、四兩節,詩人開始以點及面,寫白髮的主人。他舉著酒杯,笑容可掬,整個人物有了前兩節的渲染,一下子就立了起來。最高明的是搖晃酒杯的舉動,在詩人眼裡也有另一番詮釋。加上“不在意”3個字,道出了他在歲月中的從容。

當然,多數讀者最喜歡的還是最後兩節。怎麼才能讓這個白髮男人跟自己聯絡起來呢?詩人巧妙地引入了“秋風”這一意象,吹過他的秋風,也吹到了詩人這裡。這樣的聯絡自然地讓人無法反駁,卻又詩意地讓人陶醉其中。

一句“更涼”單獨作為一節,並以此落筆,確實是令人眼前一亮的,難怪很多讀者喜歡這一句。她的目光其實仍在對方身上,而這迎面吹來的秋風裡,有她的心疼和愛意。至此全詩戛然落筆,詩人心裡的那個“愛”字從始至終都沒有說出來,但在字裡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一份深情。一首高階的情詩,就該是不著痕跡地抒情,這首詩基本做到了。

這首詩之所以能達到,從開篇到結尾都很美的藝術效果,就是因為餘秀華在文字的運用上非常高明。但同時,它最厲害之處還在於對人物的塑造。畫面感強是餘秀華詩的重要特點,這首詩也是如此。詩人僅用短短的數行字,就塑造出了一個風度翩翩卻又飽經滄桑的男子形象,以及一個知他、懂他、暗戀他的深情女子形象。兩個人物形象前者在明,後者在暗,透過秋風聯絡起來,完整而又充滿了詩意。大家覺得這詩寫得如何?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