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歷史上最詭異的北伐:勝利就在眼前,主帥卻按兵不動,他在等什麼

在我國曆史上,北伐的故事數不勝數,最出名的,有東晉祖逖的北伐,“聞雞起舞”的典故成為後人勵志典範;有南宋岳飛的北伐,“還我河山”的豪邁成為不朽的豐碑;有東晉劉裕的北伐,追亡逐北,氣吞萬里如虎。

然而,要說最為詭異的北伐,則非同是東晉時期,桓溫的北伐莫屬。

桓溫,是東晉時期著名的將領、權臣、軍事家。他曾因幫助東晉消滅盤踞在巴蜀的成漢而聲威大振,但他領導的三次北伐,卻歷來被世人所詬病:輸得太詭異了!

1、桓溫第一次北伐:

公元354年,桓溫自江陵率領4萬步騎北伐,他一路過關斬將,數次大敗秦兵,並很快推進到了距離長安不遠的灞上。

當時,前秦皇帝苻健已經做好了放棄長安的準備,只留下6000老弱病殘守城,而將所有的生力軍調出城外,以做長遠打算。

長安周邊的百姓聽說東晉的”王師“開到之時,紛紛拿出酒肉,過來犒賞東晉將士,還有老人哭著說:”沒想到還能活著看到官軍歸來!“

可是,正當人們以為桓溫馬上要攻陷長安、收復舊都之時,他卻不走了,屯兵於灞上,與秦軍相持起來。他在等待什麼?

結果,秦軍實行堅壁清野,並且截斷了晉軍的補給線。桓溫糧草不濟,只得率兵返回江陵,歸途中,他又遭到秦軍伏擊,損失數以萬計。

桓溫為何在長安前面逡巡不前?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我們一會再說。

2、桓溫第二次北伐:

公元356年,桓溫第二次北伐。這次,桓溫率領的晉軍同樣進展神速,很快收復了司、豫、青、兗等州,還光復了晉朝故都洛陽。

這時,桓溫上奏朝廷,請求皇帝遷都洛陽,還建議南遷的東晉士族,全部返鄉。

東晉士族們已經在南方落地生根,誰也不願意北返。而皇帝看桓溫聲威日盛,也一時不敢拒絕。

這個時候,東晉朝廷因不敢得罪桓溫,只是表面順從,但並未實行遷都。結果,還都於洛陽之事不了了之。桓溫沒有達到目的,竟然乾脆從洛陽撤軍了,收復的失地也再次全部丟失。

從這次詭異的北伐失敗,不難看出,桓溫所期望的,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還有對東晉朝廷、士族的控制。桓溫第一次北伐時在長安城外止步不前,也是在等待東晉朝廷對他有所表示。

3、桓溫第三次北伐:

公元369年,桓溫再次北伐。這次,在出兵以前,他表面上請徐、兗二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衝及豫州刺史袁真等一同討伐前燕,而實際上,他的真實目的是控制郗愔所統領的京口精兵,以為自己日後專權掃清障礙。

在達到目的以後,桓溫率領5萬大軍開始北伐。不過,這次北伐不同以往,鮮卑名將慕容垂先阻擊桓溫軍於枋頭,接著切斷晉軍糧道,最後再趁桓溫退軍之機以精騎猛擊,在襄邑和譙國大敗桓溫。這次北伐,最終以東晉慘敗而告終。

三次北伐以後,桓溫耗盡大半生為之努力的北伐事業,徹底劃上了休止符,然而,桓溫對此好像並不介意,他也完全有能力再次組織力量打回北方,但他此時的人生重點,已經由北伐轉移到了篡位上。

儘管三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但桓溫想要的聲望、權力無疑都已經到手了,又有何必要再起刀兵、隻身犯險呢?

從公元371年開始,在短短不到3年的時間內,桓溫廢晉廢帝司馬奕為東海王,改立司馬昱為帝,即晉簡文帝,而要不是簡文帝很快就死了,他也將成為第二個被桓溫廢掉的皇帝。

桓溫的權勢已經比皇室更高,如同君主。而在他死後,他的兒子桓玄終於走出了最後一步,篡位建立了桓楚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