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婆婆不願獨居,去2個兒子家輪流養老,半年後2個兒媳要離婚

01

俗話說:“樹大分杈,兒大分家”,樹木長到一定高度便會分出樹杈,而兒子結婚成家後,父母要學會斷舍離,用分家的方式,幫兒子自立門戶樹立家庭責任感。

培養一個兒子,需要投入大量物力和精力,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裡,父母傾注了全部希望。特別在一些單親家庭,這種付出尤為艱辛,所以很多老人對於兒媳有著天生的敵意,覺得兒媳的介入,猶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分走了兒子對她的感情。

出於心理不平衡的原因,婆婆總愛對兒媳找茬。縱然性格再好的女人,也禁不起婆婆雞蛋裡挑骨頭反覆鬧騰,幾次忍讓後,難免會給予反擊。可如果婆婆不懂得適可而止,不做出反省,那麼婆媳關係很容易愈演愈烈,從而影響到小夫妻感情。

02

盧亞宇的婆婆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在村裡人眼裡,她勤勞勇敢團結鄰里,唯獨對兩個兒媳整天橫挑眉毛豎挑眼,板著面孔擺架子。以至於她去了誰家,誰家便不得安寧,惹出很多事端。

其實說起來,盧亞宇的婆婆也挺可憐。公公年輕時不務正業,掙點錢便自個兒揮霍,全然不顧上有老小有小,家裡全靠婆婆一個人撐著。後來公公有了花花腸子,兩個兒子一個沒要,與婆婆離婚後便再無音訊。

再苦的日子,婆婆都咬牙堅持,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做手工活,每天只能睡個囫圇覺。鄰居們看他們孤兒寡母不容易,偶爾也幫襯著,也有好心人給婆婆出主意,建議她再找個男人搭夥過日子。可是婆婆被公公傷得太深,執意不肯再婚。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大伯哥和小叔子被婆婆教育得非常懂事,兩人一個比一個孝順,但凡有一顆糖果,都要分成三份,母子感情別提有多深厚了。

03

在大伯哥22歲那年,婆婆託人給他說了一門親事。嫂子熱情開朗,而大伯哥生性木訥,兩人性格算作互補,婚後夫妻倆一起外出打工,前兩年回鄉在村西頭蓋了一幢新房子。

這時,盧亞宇經人介紹和老公談起戀愛,她體諒婆家的難處,不僅沒要一分錢彩禮,還拿出私房錢,沿著大伯哥家的院牆,也蓋了一所房子,兄弟倆相鄰而居,妯娌之間相處得挺和睦。

沒想到平靜的生活被婆婆打破了,看到兩個兒子結婚生子有了自己的生活後,婆婆生出一種娶了媳婦忘了孃的悲壯,覺得兒子們對她的關係不似以前了,便以一個人住著害怕為由,要求去兩個兒子家輪流養老。

其實,同在一個村裡住著,相距只不過幾百米,每天哥倆都會去看望婆婆,家裡有好吃的也不忘送一碗,也不在乎非要住一起。況且婆婆才50多歲,遠沒有到七老八十需要人照顧的地步,但是既然她提了,兩家便也同意了。

04

大伯哥從小在婆婆的強勢下,性格懦弱撐不了場面,而嫂子會說話有魄力,所以他家的事都是嫂子拿主意,夫妻倆一起生活了幾年早已習慣這種模式。然而婆婆來了卻看不慣,常數落大兒子窩囊,不應該被大兒媳騎在脖子上。

大伯哥愚孝,居然聽從了婆婆的慫恿,開始對媳婦的強勢不滿,甚至故意唱反調。有幾次大伯哥非要當家,可拍板的幾件事都沒辦好,嫂子氣得與他幹仗,加上婆婆在一旁火上澆油,一時間家裡弄得雞飛狗跳。

哥嫂家的事情,給了盧亞宇前車之鑑,她決定做個溫柔賢惠的女人,儘量不讓婆婆抓住話柄。她和老公剛新婚不久,夫妻倆互敬互愛,感情正是濃厚之時,每天同進同出,就連下地幹活都是手拉手。

按說夫妻倆感情好,做婆婆的看了應該高興,可是婆婆卻用經驗告訴小兒子,女人不能太慣著。只要看到夫妻倆說說笑笑,婆婆的臉子就拉著,就連飯桌上老公給盧亞宇夾菜這一個舉動,婆婆都能氣得摔碗。

05

自從婆婆在兩個兒子家輪流生活,妯娌倆總是愁眉苦臉,不知道該如何應付這個難纏的婆婆。她倆發現,婆婆不僅見不得兒子對兒媳好,還總想著掌權當家,可她倆覺得,小家是自己辛苦經營起來的,又沒花婆家一分錢,婆婆沒權利指手畫腳。

婆婆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越界了,依然樂此不疲給兩個兒子支招。這終於引起兩個兒媳的不滿,半年後,妯娌倆不約而同都提出離婚回孃家了。這下兄弟倆慌了,好不容易娶回來的媳婦,如果都離婚了,兄弟倆一起打光棍,還不被村裡人笑話死。

最終,兄弟倆決定,再孝順也不能影響到家庭,好說歹說將母親勸回老屋住,每家每月在原有的贍養基礎上,再多給500塊錢生活費。解決好這些,盧亞宇和嫂子這才同意回來好好過日子。

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做父母的跟不了兒女一輩子,不如適時放手,讓子女按照自己的意願規劃生活。很多婆媳不和睦,問題都出在婆婆太強勢上,將兒媳當假想敵來爭奪兒子的愛,結果造成家庭矛盾不斷,小夫妻感情淡薄。

其實,一個家庭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人老了退居二線很正常,要懂得給年輕人讓位。再說若想家庭興旺,光靠某一個人的能力是不夠的,只有大家一起通力合作才能實現。

而一個團結的家庭內部結構,至關重要。婆婆善待兒媳,兒媳自然孝順婆婆,當每個家庭成員心中有愛,眼裡有光,必將家庭和睦,婚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