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中國古人認識“時間”的過程:天地之間,天生就有著某種默契

如今,人們很是習慣用幾點幾分來表示一天的某個時間點,至於年月日,就好像是天生存在一般,鮮有人去考慮古人是否也這般生活。在翻看古書時,不時會看到“三更”等類似的時間用語,於是,才明白原來古人也有自己的計時方法。只是,現在用的都是西方的時間制度。

不過,古人認識“時間”的過程,卻是早已深深地烙在了中國的文字之中。

在這裡,我們就來看看其中的二十四節氣。

先舉個例子,《月令七十二侯集解》記載:“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不過二十來字的一句話,卻是涵蓋了天文、氣象及物候知識。這其實也道出了古人對時間的認識,是基於天文的觀測。

而這種認識自然是從時間的“天”(日)開始的,每天一早東邊日出,傍晚西邊日落,相伴的還有“啟明星”和“昏星”。可以說,正是時間特有的迴圈,給了古人觀測及積累認知的機會。自此,古人開始跟隨這種節奏開啟每日的生活,這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只是,每天看似一樣,卻似乎總在變化。之後,古人在星星上看出了門道。總有一顆星始終堅守著一個位置,那就是北方的北極星,而北斗七星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一個方向,鬥勺柄對應方向的不同大地的氣候也相應發生變化,東南西北一個迴圈,大地春夏秋冬一個輪迴。

在古人眼中,天地之間似乎天生就有著某種默契。再看月亮,陰晴圓缺似乎也對應著大地上的某種時間變化。看來,古人很是樸實,如何認識自然,就如何表達,如:“日月”二字,就是基於太陽和月亮的某種規律,來對應古人對時間的一種表達。

在民間故事中,“日”還與后羿射日的故事有了關聯。不過,在學者眼中,它應該就是中國古代曆法的一種表述方式。中國的文字都是表意,在“日”下加“一”,就成了“旦”,這不就是日出嗎?在“日”上添“氏”,就是昏,成了日落,多麼形象的表述。

就這樣,對自然觀測的越深入,對自我所處的環境也越發認識深刻:既然天地不可分,那麼,處於這天地的人,自然也和它們是一體的。但不要簡單以為,古人看星星就是為了種田吃飯,不然何來占卜師呢?觀天象,就是認識大地在遵循某種規律的迴圈。

而古人透過這種認識,收穫了對時間的認知,也收穫了對時間的“駕馭”,那就是:春耕秋收。

其實,古人對時間的認識不是割裂的。

日有迴圈,年有迴圈,而四季的劃分似乎就不那麼容易的了。不過,古人是聰慧的,太陽每天都會升起,但是,不同季節的“日影”卻是差別很大。

這難道不是在暗示著什麼嗎?

於是,有了“立木測日影”的方法,最先發現了冬至和夏至,進而,就是春分和秋分。就這樣,慢慢的古人透過自己的方法,用二十四節氣宣告了自己對季節轉化時氣象變化的認知。

至於二十八星宿,這是古人在對天象認知基礎上的一個衍生,使得星空被劃分為了四個星區:青龍、朱雀、白虎和玄武。

這種劃分自然跟大地相對應,這是古人最樸素的哲學觀,天地人和,大自然的一切奧妙,都在這日月星辰之中。

最後,說說和人關係最為密切的每天的時間,那麼,古人是如何劃分他們每天的時間的?

既然,古人遵循日出而作,那麼,他們劃分每日時間的標準還是“日影”。日晷,這可是很了不得的一個發明,雖然史書中的記載不多,但在古時卻是普遍使用。

不過,這種記時的儀器,自是有其本身的缺陷,就是必須得有太陽。所以,還得和其它的計時儀器相配合使用,比如:水漏等。

千年來,古人就是透過身邊的這些自然現象,來認識自然,再服務於自身的。正所謂草有一歲一枯榮,一些候鳥的季節性遷移,也補充了人們對氣候和物候的認知。

在斗轉星移間,古人日積月累著自己的認知,如

“一年三季東風雨,惟有夏季東風晴。”

其實,時間已經將它的秘密都散在了自然的種種現象之中,鳥兒都還會依據日光的變化回巢,我們聰慧的古人如何捕捉不到這些呢。

多少年來,古人們就是靠著和時間同頻率的節奏生活,並創造了文明、財富,也保留著對天地的敬畏。雖然,如今的我們已經習慣了西方的記時方式,但是,祖先的智慧印記卻一直都在。那些民間諺語,那些民間活動無時不在紀念著華夏民族過往的成就。

尤其是中國的那些傳統節日,則會一直在中國人的生活中翩翩起舞。

參考資料:

【《月令七十二侯集解》、《淮南子·天文訓》、《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