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今日小年,“二十三,炕火燒兒”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古老的民謠年年傳唱,將飽含濃濃年味兒的春節風俗代代傳續。

春節到來之際,南都晨報與市圖書館聯合推出《我們的節日·新春話年俗》欄目,以豐富多彩的南陽春節民俗為切入點,讓大家更加真切地瞭解南陽本土特色文化,讓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融入我們的生活。

農曆臘月二十三,民間稱之為“小年”,這一天,很多地方有祭祀灶神的風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祭灶是春節的序幕。

祭灶民俗 流傳千年

東漢劉熙在《釋名》中記載:“灶,造也,創食物也。”灶神的職責是執掌廚灶、管理飲食,後來擴大為考察人間善惡以降福禍。

灶神信仰是百姓“衣食有餘”追求的具體反映。關於祭祀灶神,民間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說法,即官府在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祀灶神,普通百姓在農曆臘月二十四祭祀灶神,水上人家在農曆臘月二十五祭祀灶神。如今,南方很多地方仍然傳承著農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祭灶神的傳統風俗。

祭灶風俗,由來甚久。早在夏朝時期,灶神就已成為備受尊崇的大神。在《論語》中,有“與其媚輿奧,寧媚與灶”的記載。

祭灶風俗,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舊時,家家戶戶的廚房都設有灶君神位。據傳說,灶君是玉皇大帝欽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廚灶。人們視灶君為一家人的保護神,尊稱灶君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

祭灶有什麼講究,以什麼為供品呢?據《土風錄》記載:“夏代作耳,素饈四簋。漢代為只雞斗酒。”唐時敬茶,羅有隱的《送灶詩》寫道:“一杯清茶一縷煙,灶君皇帝上青天。”宋代將農曆臘月二十四定為“交年節”,“至夜請僧道看經,備酒果送神”,祭灶供品為酒果、蔬食等。在《東京夢華錄》中有“粘灶馬於灶上,以酒糟塗抹門上”的說法,意即以美酒將灶君灌醉,以灶糖黏住灶君的嘴,以免灶君上報自家過錯,使自家獲罪於天。

灶糖是祭灶不可缺少的供品,原料多為白糖、飴糖等,有膠牙餳、麻糖等品種。在祭灶供品中還要有幾顆雞蛋,這是給狐狸、黃鼠狼之類的零食,據說它們是灶君的部下,也需要打點一下。此外,祭灶時還要為灶君的坐騎準備一些草料,從灶臺前一直撒到廚房門外。

祭灶儀式結束後,要將灶君神像取下燒掉,等到除夕再設新神像。

易風易俗 傳承創新

除夕晚上,灶君會帶著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福禍,與其他神仙一同來到人間,灶君負責為這些神仙引路。這些神仙在過完春節後回到天上,灶君則留在人間各家各戶的廚房裡。迎接各路神仙的儀式稱為“接神”,對於灶君則稱為“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儀式很簡單,只需換上新灶燈、在灶龕前燃香即可。

由於各地風俗不同,一些地方還有“跳灶王”“打灶王”等活動。“跳灶王”由“驅儺”發展而來,主要是乞丐們的活動。進入臘月後,乞丐們扮成灶公灶婆,手執竹枝鬧於門庭,以此乞錢,謂之“跳灶王”,有驅邪之意。

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灶神,不僅是一項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民間風俗活動,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一項重要的傳統民俗文化,反映了古人希望改善現實生活狀況、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樸素精神寄託。

傳統民俗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千百年生活實踐中創造、積累的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我們倡導易風易俗新觀念,對原有風俗習慣進行改進更新,賦予新的時代內容,容納新的時代精神,承前啟後、與時俱進,不斷促進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推動傳統民俗文化健康發展。

南陽祭灶 要炕火燒

在南陽傳統民俗中,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灶神,一定要炕火燒,火燒就是為灶君準備的供品。

在南陽人的心目中,沒有火燒的小年不是完整的小年。一到農曆臘月二十三,人們用麵粉、紅糖等炕出紅糖火燒、芝麻醬糖火燒,取其諧音,寓意團團圓圓、紅紅火火。

在南陽,農曆臘月二十三是火燒賣得最紅火的日子,每個火燒攤前都排著長長的隊。

對於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灶神,南陽有首民歌——

年年有個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

兩邊擺下兩盤果,當中放上一碟糖。

黑豆乾草一碗水,灶馬拴在灶板上。

香爐焚香燃蠟燭,照得灶爺明晃晃。

當家跪地來禱告,囑託灶爺降吉祥。

按照南陽人的說法,灶王爺自上一年除夕以來一直留在家裡,保護一家人,並監察一家人一年的善惡,到了農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要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彙報。家家戶戶都非常重視灶王爺的“彙報”,舉辦送灶王爺的儀式,稱為“送灶”或“辭灶”。

送灶,多在黃昏時分舉行。一家人來到廚房,擺好供桌,向灶壁神龕中的灶王爺神像敬香,並供上用飴糖和麵做成的糖瓜、火燒。有些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說:“好話多說,不好話別說。”

有些地方則是晚上送灶,在院子裡堆上芝麻稈和松樹枝,將供了一年的灶王爺神像請出神龕,連同紙馬、草料一起點火焚燒。一家人圍著火堆禱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壯馬,有草料,一路順風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