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暈輪效應那些人設崩塌的名人,警惕林生斌式的愛屋及烏人設翻車

“暈輪效應”是心理學上一個著名的效應,簡單講就是人會從對他人的區域性認知和判斷來擴散到整體的印象,以偏概全,比如一個“好人”就會賦予他一切好的品質,一個被定為為“壞人”,那麼他會貼上所有壞的標籤。

最近頻頻上熱搜的林生斌生女,深情人設崩塌。

他就是一個被大眾暈輪效應賦予一切過往美好品質的素人,

第一印象:

林生斌被大眾熟知的時候,是他妻兒都被慘死,自己深情難忘的時刻,在這樣的事件背景下,大部分人的直觀評價都是非理性的,甚至會影響到日後對他人品的客觀評價。

投射傾向:

很多人會把自己的心理特點投射並附加到他身上。這種傾向大部分是無意識產生的,例如他這麼一個深情愛亡妻的人,大家應該多幫幫他早日走出來。

網上關於林生斌事件的討論已經很多了,他就是典型的暈輪效應下獲得大眾同情後,利用人設為己謀利的典型,但都知道人設是會崩塌的。

(一)你以為的事實不一定是真相

明星的光環讓很多大眾迷惑了雙眼,無論他們做什麼都感覺舒服,喜歡,好酷炫,但這僅僅是他想讓大眾看到的樣子而已。

網際網路時代,最容易在蒐集到部分資訊後,誤導大眾,隨意的一個評價就能讓子彈飛好一會。

很多時候,人們都喜歡以自己的認知和思維習慣去推斷事情,即使是親眼所見也未必是事情的全貌,更何況是推演出來的。

很多情況下,我們會因為一個細節喜歡一個人,也會因為一句話而討厭一個人。但大部分時候,我們僅僅是冰山一角而已,不要輕易評判一個人,時間會證明一起。

知人不評人,知事不聲張,是做人最高的自律。

(二)人設從來都是場輸的賭局,對大眾心理的引導而已

人設是大眾對偶像,名人,明星等貼上的一個商業化的標籤。

這種設定以能否吸引眼球,流量帶來更多的商業價值為核心,光環效應發揮到極致。

比如大火的肖戰,他對粉絲的號召力是驚人的,身邊就有很多小女孩並不需要這個商品,因為他代言的,也要支援購買,美名曰愛的供養。

這些經過精心包裝的人設和形象,滿足了普通大眾對偶像的瞎想,陷入光環中,就喪失基本的理性判斷。

無論是明星還是網紅,或者像林生斌這樣的素人,他們的人設都是往大眾心理預期的方向靠攏,“專一”“誠實”“自律”“好丈夫”等標籤,是他們與粉絲共同構建的形象,而非一個人塑造的。

既然你們都喜歡這樣,那我就多表現這樣,這樣的商業模式,已經被無數次驗證過成功,一代又一代的明星就是這樣不斷的傳承運作下去。

(三)暈輪效應的生活應用和反思

愛屋及烏不僅僅是在虛擬世界或者追星的過程中,人們在陷入愛河的時候也是一樣的心理。

剛開始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他所有的缺點都是優點,自帶光環。

這些都是人際關係中的首音效因和近因效應,人們無論是在愛情中還是人際交往都會經常以偏概全的主觀印象來擇偶或擇友。

最典型的就是以貌取人,因為對方的外貌或某個特徵推及到其他一切美好或醜陋瞎想,要麼全盤接受要麼全盤否定,把很多內在的品質和外貌的某個特徵聯絡在一起,還斷言這是必然的聯絡的心態。

在現實中當我們看不慣一個人時候或者莫名對一個人好感,要提醒自己是否受暈輪效應的影響,不要陷入其中不自知,讓自己投射產生各種偏見。

最後特別是在網路世界裡,不要利用輿論製造負面影響,引導輿論走向極端化,大眾要儘量理性看待網路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