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台州反正:清軍守將馬信歸降鄭成功

在1656年的正月,清檯州副將馬信反正,領所部兵馬歸降鄭成功,並且獻出了台州府城。

明鄭軍隊。

明方史料《先王實錄》記載馬信反正是在1655年的12月,而清方奏報記載的時間則是晚了一個月,當然我認為這裡的清方記載的時間可能是比較可信的,因為先王實錄的成書日期是比較晚的,楊英完成《先王實錄》已經是鄭經時代了,而清方報告距離馬信反正的時間也不過就是十幾天,而且清朝的浙江官員也沒有必要在這上面弄虛作假,當然,這些都不重要。

明軍將領降清並非出自本意。

馬信反正的過程充分說明了一點,那就是由投降明軍和大順軍組成的地方清軍部隊,他們對於清朝的忠誠度是非常值得懷疑的,因為馬信的反正,很明顯是蓄謀已久的。

馬信的同僚大多數是1645年投降的。

按浙江巡撫秦世禎的奏報,1656年的1月11日,已經佔領舟山,並且在浙江沿海不斷活動的明軍有進攻台州的動向,定海總兵張傑調來臺州副將馬信,準備往沿岸堵擊明軍,並且發炮轟擊靠近沿岸的明軍戰船,明軍船隊反倒直向台州而去,13日的二更時分,明軍戰船抵達台州海面,馬信也在前一天突然返回台州,邀請兵巡道傅夢籲、知府劉應科、通判李一盛、臨海知縣徐鈺,縣丞劉希勝等人赴宴。

清朝台州官員大多被俘。

13日的凌晨,馬信突然派兵衝入衙門之中,先殺死臨海縣丞劉希聖,又砍傷李一盛,其餘眾官均被擒獲,傅夢籲之侄傅廷書、兵巡道書辦陳如、嚴標、皂隸快手文原、吳山、分守溫處道書辦鍾國瑞、門子陳奇昌以及衙役三十多人一鬨而散,台州城內大亂,馬信的部隊剪去辮子,頭裹白布,將吊橋砍斷,阻止清軍大規模反攻,然後迎接鄭軍進城,在城內大肆劫掠,把府庫財物全部劫走,然後帶領部下兵卒以及家眷,棄城到海邊登上鄭軍戰船,隨著鄭軍一起回到廈門,後來被任命為右提督,成為鄭成功的重要將領。

清軍的火器部隊。

馬信的反正讓清朝統治者暴跳如雷,秦世禎在給清廷的報告中叫囂“

其(馬信)背主負恩,雖凌遲亦不足抵其罪!

”因為馬信的反正給清廷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按戶部尚書車克在當年的十月份的調查報告,馬信搶掠了“

倉廒存貯糧米三十三石六鬥七升,倉谷二百三十九石二斗四升九合,府庫錢糧一萬六百四十三兩三錢四分零,臨海縣庫錢糧七千一百七兩三錢八分零,又縣倉糧米一十九石五斗二升

”同時,還有大量的武器,台州城內的清軍武器被劫掠的只剩下三門紅衣大炮和中炮十門,同時又搶去了三艘戰船,將一艘完好的戰船焚燬,又將十艘正在建造的戰船焚燬。

鐵炮。

同時,由於馬信反正在城內引起的混戰和劫掠也給台州人民造成了損失,城內房屋600餘間被燒燬,60多人在混亂中被殺,又有1000多人被明軍掠走,但相對同時代的其他地區而言,比如荊州一帶“

又新招撫各營,將荊州所屬州縣焚劫盡空,百里內外,罕有人跡,眾兵嗷嗷,實難支援等情

”荊州府管轄的各州縣都快被清廷新招降的明軍殺成了無人區,相比於這些地方,台州人民所受的損失真的並不算太大,注意,只是相對而言。清軍中有418人跟隨馬信投降明朝。

馬信早就有反正歸明之心。

早在鄭軍船隊駛向舟山的過程中,馬信就已經開始和鄭成功軍秘密聯絡,《先王實錄》記載“

時忠振伯師後至,因前臺州守將馬信約歸,至是進入台州港,馳書達之,馬信果棄城,帶兵馬,挈家眷,附忠振伯來歸

”,可見馬信的反正並非如同把臣興一樣是在被鄭軍舟師包圍的情況下,被迫做出的決定,而是蓄謀已久,至於其出自於什麼心理?也只能說,清廷在江南佈防的這一系列的漢軍,很多都是出身於明軍或者是大西大順起義軍,雖然忠於清廷的人不少,但是降清並非出自於本意的人恐怕也是不在少數,就比如這位馬信,是陝西長安縣人,他的早期經歷十分模糊,但無非就兩種可能,第一,參加過李自成起義,第二齣身於舊明軍,無論哪一種,馬信剃髮歸降清廷的時候恐怕並不是出自於本意,而是迫於形勢率部歸降,後來調到浙江,這才抓住時機率軍迴歸明方。

馬信的騎兵給荷蘭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鄭成功率軍進攻佔據臺灣的荷蘭人時,馬信屢立戰功,甚至曾經用密集的箭雨壓制住了荷蘭人的火力,在荷蘭人投降之後,馬信患病,最終在鄭成功去世前夕死去。當然,這些都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