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潼關大戰闖王與清軍血戰13天,闖軍野戰的戰鬥力如何?戰局如何?

李自成在潼關之戰中敗於清軍,決定了李自成最終失敗。

潼關之戰中,李自成的唯一優勢是地利,依託險峻的山河與城牆,支撐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在山海關一片石之戰中被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和多爾袞的八旗勁旅聯手夾擊,大敗虧輸,損失慘重,他思忖剩下的兵力不足以守住京師,遂被迫放棄到手才42天的北京城,經山西向關中(陝西)撤退。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和放棄北京的訊息一傳出,原先歸附大順軍的明朝將領紛紛反叛,清軍入塞後,在吳三桂的引領下,幾乎兵不血刃就迅速佔領了京師和周邊的大片區域。佔領北京後,大清入關的首功之臣多爾袞命吳三桂率麾下關寧軍,配合豫親王多鐸和英親王阿濟格的兩白旗精兵跟蹤追擊 ,意圖將李自成的大順軍剿殺殆盡。

回到大本營:西安是當時唯一正確的戰略選擇。

主動撤離華北平原,將有限的兵力集中到陝西和山西,依託地形,抗擊清軍,是當時唯一正確的選擇。

李自成在大戰略上是對的,但在一些實施細節上卻是極其馬虎的。說明李自成的流寇思想很重,不善於利用地勢守一些戰略要點。

李自成在騎兵、步兵、大炮方面均落後於清軍

騎兵對決,李自成的騎兵不是清軍騎兵的對手。步兵對決,李自成的步兵不是清軍騎兵的對手。最可怕的是清軍的紅衣大炮。李自成也有火炮,但都是繳獲的明軍劣質大炮,射程和威力均落後於紅衣大炮。在紅衣大炮攻城的威力下,潼關的城牆也沒有堅持多久。

最後,李自成率軍從藍田逃往湖北,死喪九宮山。

李自成多次敗於明軍,說實話,這是個撿漏王

闖軍戰鬥力只能對付關內明軍,因為關內明軍戰鬥並不強,明軍主力是北方邊軍,尤其是關寧軍。但也就是關寧軍對上八旗,也不敢打野戰。

打明軍也不是輕鬆就擊潰,多次被關寧騎兵幾百人追著幾萬人打,只要是明軍指揮順暢的時候,大順軍就被打的丟盔棄甲,這時每次清軍都能恰到好處的從關外出兵,把圍剿呃的明軍北撤,讓闖賊恢復元氣。孫傳庭最後一戰,哪怕是明軍兵力懸殊,被逼出戰進入闖軍包圍圈,闖軍仍不敢硬碰硬,仍是以老弱和新兵消耗明軍精力,待到明軍精疲力竭才敢用主力擊潰明軍。說到底,大順軍還是沒有發硬仗的本事,純粹是撿漏。

錦州之戰後,邊軍就不敢打野戰了,只會守城,所以被八旗步步蠶食,即使有野戰也是被迫的遭遇戰。最能打的浙兵和四川石柱白桿兵就是因為主力明軍沒有及時支援,支援部隊拖拖拉拉最好被擊潰的情況下打輸的,成為明軍最後的絕響。

關寧軍其實在整個遼東戰場上並沒有被擊潰過,每每遇到血戰,吳三桂就帶頭跑,名副其實的跑跑總兵,賣隊友、吃空餉、喝兵血、倒賣軍用物資資敵、收編友軍潰兵,這種部隊有屁個戰鬥力,要不是是在無兵可用,崇禎怎麼會用這聽宣不聽調的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