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文化

人老了,做到這3點,才算活得通透

我們都知道,贍養父母是兒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但兒女是否孝順卻受到私心、面子以及經濟條件等許多因素的影響,而其中家庭關係的好壞尤為關鍵。

家庭就是一個“小社會”,存在著很多問題和糾葛。作為父母,想活得踏實,就要活得明白,就要處理好與子女的關係。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面對成家立業的兒女,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一位67歲的胡大媽透過自己的經歷給出了答案。她坦言,人老了,做到這3點,才算活得通透。她是什麼觀點,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大家一起來聽聽她是怎麼說的吧。

67歲的胡大媽自述:

01、

我有兩孩子,都是兒子。大兒子老實憨厚,脾氣耿直,不愛讀書,但身體好能幹活,不到20歲就在木器廠上了班;小兒子很圓滑,見什麼人說什麼話,高中畢業後就做起了小生意。

人們都說,父母要一碗水端平,對孩子們一視同仁。道理誰都懂,可真正能做到並不容易。因為大多數父母都是普通人,通常會喜歡眼皮兒活、會說話的孩子,而對沒有眼力勁兒、天天跟自己擰巴的孩子不太認可。

我這倆兒子就屬於這種情況。所以在家裡,小兒子很討喜,大兒子卻不受待見。如此一來,我在處理許多事情時,就有了偏向。

比如他們結婚成家時,我給了大兒子一套老房子,給了小兒子一套新房子。擔心大兒子有意見,我就解釋說,老房子雖然是小了點、舊了點,但位置挺好的,住著方便。直到後來帶孩子,我也是幫小兒子的時間更多一些。

前兩年,老伴兒走了,我過起了獨居的生活。孩子們都忙著各自的一攤事,見面的次數很少。每次看到鄰居家那幾個孩子提著大包小包回來聚會,我心裡就不是滋味兒,總覺得自己的倆兒子不夠孝順,為啥不像人家那樣常過來看看呢?

有一年中秋節,我提前準備了吃的喝的。可他們都說沒時間,讓我多弄幾個好菜,自己過就行了。我越想越生氣,就告訴大兒子,自己想吃月餅,又跟小兒子說,自己要吃烤鴨。

結果直到晚上,小兒子才匆忙送來一隻烤鴨,並嘮嘮叨叨地說,自己生意很忙,實在走不開。而大兒子更過分,只是打發孫女拿回來幾塊月餅就完事了。事後,我非常鬱悶,不僅跟兩個兒子大鬧一場,還時常在外人面前抱怨他們不懂事,心裡根本沒有我這個媽。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慢慢地,街坊鄰居們都對我的兩個兒子指指點點。這讓他們很反感,對我也很不滿意,儘管回來的次數多了,但態度卻冷冰冰的,就是走過場罷了。

走到這一步,我感到非常無奈。一位老同事提醒我,跟孩子們相處不融洽,不能只挑他們的毛病,更要認真自我反省,孩子們有孩子們的難處,作為老人要多理解,多體諒才行。她還說,只有嚴以律己,做好以下這3點,才算活得通透,才能使家庭和睦幸福。

①、不偏心

在兒女多的家庭裡,父母偏心是很常見的。正因為如此,許多孩子對父母心存怨氣,在贍養或者孝順父母時,就會覺得委屈,甚至產生排斥心理,不能心甘情願地孝敬父母。

所以為了家庭,也為了自己,做父母的應該善待每一個兒女,讓他們享受同樣的疼愛,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②、不攀比

人上了年紀,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關於兒女的事情,包括工作、生活以及如何對待父母等方面。期間有羨慕,有褒貶,也少不了攀比,像誰家的孩子更有出息,誰家的孩子更孝順等等,結果就會是“一家歡喜一家愁”。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誰家都不會事事完美,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比來比去,一旦心裡不平衡了,家庭的矛盾和麻煩也就來了。為了家庭和睦,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現實,不攀不比。

③、不抱怨

人老了,隨著自身能力減弱,越來越缺乏安全感、存在感,也就愈加希望得到兒女的關注和照顧。當這些要求無法得到滿足時,各種抱怨就出現了。

可兒女的生活壓力很大,再面對父母的抱怨,哪裡還有好心情?嫌棄或逃避的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逆向來考慮,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多交流溝通,少發牢騷,才能相處融洽。

寫在最後:

對於這3點,胡大媽心領神會。她積極調整心態,不添麻煩,不挑事兒,既親近孩子,又與他們保持一定距離;既管住自己的嘴,又適時提出合理的要求,心寬了,心靜了,與兩個小家庭的關係也慢慢和諧了。

活得通透,就要理解別人,體諒別人,“看透”別人,同時也要自我檢討,認識自己,並把控好自己。

活得通透,不是任意妄為,而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文後寄語:

感謝您的閱讀與支援,祝您健康快樂!

作者:一絲垂綸,一個性格開朗、愛開玩笑的情感講述者,願陪伴師友品味生活,笑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