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情感

學會情緒修復,讓生命更有質感

生活在萬丈紅塵中,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而我們的生活正是因為這七情六慾而變得豐富多彩。因為人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嘴巴和手來感知這個多姿多彩的世界,感知到自己的存在,感知到活潑的生命力,感知到新鮮的事物,就是這種不同的體驗構成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

而情緒表達的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和周圍人或者事物的反映。無論是喜、怒、憂、思,還是悲、恐、驚,因為正因為有了這些心理活動和情緒表達,是我們對外部世界的某些反應。

生而為人,我們希望有自己活潑的生命力,渴望著每天都快快樂樂,希望每天能夠與這個世界積極相處。在滾滾紅塵中,總是身不由己,除了渴望,還會有憂愁,恐懼和悲哀,會有好奇心,也會有羞恥感。而當我們認識了各種情緒以後,如果我們有意識分辨自己的情緒,並體驗這種情緒的來源,然後進行有意識的疏導或修復,那麼我們的成長或許就會順利多。

那麼,如何分辨我們的情緒,進而進行因勢利導或者修復呢?

後浪出版的《情緒修復全書》,將人的情緒進行梳理和總結,結合具體的例子,由表及裡的分析情緒,然後給出指導情緒修復的手法,接納住自己的情緒,透過作者的引導,讓情緒主動成長,引導情緒自我修復,擁有強大的生命力,讓生活更有質感。

圖片來自網路

《情緒修復全書》由德國的兩位心理學博士烏多·貝爾和加布裡埃萊·弗裡克-貝爾合著。這兩位作者雖然同為心理學博士,研究方向卻是不同。烏多·貝爾是醫學方向的心理學博士,也是一名大學教師、教育家、治療師和心理諮詢師。加布裡埃萊·佛裡克-貝爾是醫學方向的心理學博士,也是一名教育家和心理治療師,這兩位博士都積極推行積極療法,也就是透過除語言之外的其他途徑,比如說舞蹈,詩歌和音樂等達到心理治療的效果。

《情緒修復全書》,透過找到情緒的語法,對17個情緒進行對症下藥,讓相應的情緒得到修復和成長,讓每個人擁有更茁壯的生命力。

感覺是我們感知這個世界的方式,作者認為,情緒和感覺就是我們人類經驗的核心尺度。而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情緒與感覺進行合理的認知和區分,那麼我們就能對自己和他人的交流溝通進行更好的理解和判斷,福建積極溝通,那麼相應地自身的感覺和情緒也就更加幸福。

圖片來自網路

不知道你您意識到沒有,我們的情緒和感覺,其實時時刻刻與我們共存,就像我們的呼吸,行走一樣,我們生命裡的一種自發衝動。

情緒與感覺和感覺有什麼不同呢?因為情緒與感覺,感知的是我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調整的是人與周圍環境的關係。而感覺指的是大腦的邊緣系統參與某個決策,是有助於形成評估的一個過程。

比如說渴望。渴望其實是一種感覺,是我們生命力的“小馬達”,為渴望能夠催生我們的行動,而積極的行動,能夠帶來改變。

當內在的渴望越來越強的時候,內心就有了自我意識,然後會轉化為轉化為願望和想法,採取積極行動。

圖片來自網路

渴望這個感覺激起了人們的慾望,渴望得到了滿足,那麼帶來的是愉悅和幸福,而如果渴望沒有得到,隨之而來的是心灰意冷。消極的人會信奉“沒有希望,何來失望;心不動,則不痛”。於是有的人採取消極措施掩蔽或者消滅內心的渴望。比如說當工作不如意的時候,沉浸在言情小說或者言情肥皂劇中。

作者認為當然人們的願望和渴望是處在一個動態變化中,因為求新求變本來就是人類活力的一部分。當渴望不斷升級的時候,我們要追問:自己我渴望什麼?真正的渴望到底是什麼?

那麼如何讓渴望成真,那就是讓渴望具象化。將渴望的具體目標寫下來,將渴望轉化為願望,耕耘自己的願望。而在實現願望的路途中,有等待、期待、要求和抓住四類。等待的能動性比較低,很難促進願望的實現,而期待雖然更強烈,卻不如要求和主動去抓來的更積極。

所以作者認為願望最終實現,靠的是把握、抓住和出手。就是這種主動出擊讓渴望變成現實,在生命力的體驗上有了新的喜悅。

圖片來自網路

再比如說(羞)恥感,羞恥感經常出現在人們的情緒中,作者在書中講述了羞恥感的各種表現形式,認為而消滅羞恥感的最好的方式是交流和創造力。

因為交流和創造力打開了人們把自己封閉的途徑,當我們敞開心扉的時候,也就是讓羞恥感找到了盛放的容器,這個容器可以是,可靠的交流者,或者是畫一個小陶壺或者是畫一面小鏡子,讓它們來容納羞恥感。

而興趣則是一種情緒,當興趣得到迴應的時候,就會讓興趣進一步得到強化;如果興趣得不到迴應,那麼很容易帶來失望,那麼就會消興趣消失,也就容易失去學習的興趣。

那麼如何挖掘留住自己的興趣呢?最好的方法就是遊戲。像孩子一樣參與遊戲,因為兒童是透過在遊戲中觀察世界,發現世界。當我們沉浸在其中的時候,會驚奇的發現意外的收穫。就是這一個個的意外帶來了美好,使我們的心向世界敞開。

圖片來自網路

當然當我們體察到情緒的時候,可能好幾種情緒一起出現,有緊張,有害怕,有興奮也怕帶來失望,其實都是很正常的表現。後浪出品的《情緒修復全書》,透過挖掘感覺與情緒的深層次表現及來源,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讀者在辨認情緒的基礎上接納自己的情緒,讓情緒主動成長,引導情緒的自我修復和發展,

觸發生命活力,讓生活更有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