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魏晉時期的一件神秘物件,為何會徹底消失?它究竟是什麼?為什麼?

在魏晉時期,高潔雅士們都崇尚手持一物,他們坐而論道,必持此物揮舞以助談興。然而到了後來,這件重要的物件卻消失於歷史的滾滾洪流中,甚至連墓葬之內都未曾有過出土。這件神秘的物件究竟是什麼?它又因何而徹底消失?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魏晉時期,是我國曆史上最為動亂的一個年代,同時也是一個思想極為活躍的時期,在“有兵就是草頭王”的形勢中,新興的門閥士大夫們,並不被當時的主流所肯定,被排擠於社會的邊緣地帶。與此同時,人們的思想行為開始異常活躍,形成了一種風流瀟灑、不滯於物的特立獨行的作風。

在如此特殊的年代,湧現出了一大批被後世稱頌的文人雅士,包括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七人,時人稱之為“竹林七賢”。他們飲酒縱歌,清靜無為,高談老莊之學,不問世事之變,盡情的陶醉於自己的世界之中,詮釋了後世為之神往的“魏晉風度”。

魏晉士子們除了飲酒、服藥、衣袂飄飄之外,手中還常持一物,每逢坐而論道時,往往將其揮於手中,用以加重言語之氣勢,此物便是清談聖品——麈尾。

麈尾是魏晉時期名士們的代表性手持之物,清代學者趙翼曾言道:“六朝人清談,必用麈尾……蓋初以談玄用之,相習成俗,遂為名流雅器,雖不談亦常執持耳”。意思就是說,魏晉高雅之士,每逢清談學問之時,必然用到麈尾,一開始的時候,麈尾只是用於此處,而後大家爭相效仿,最終成為了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即使在平日裡沒有清談的活動,也會常將其放在手中把玩。如此比較來看,麈尾倒很類似於後世文生的紙扇,亦或是現代人手中摩挲的珠串。

除了記載之外,在現代考古學中,同樣也於魏晉時期的古墓壁畫上,找到了有關麈尾的內容。1949年時,位於黃海北道安嶽的冬壽墓,其墓室之內的壁畫圖案中央部位,就有墓主人盤坐於床上,手持麈尾的形象描繪。

無獨有偶,在雲南省昭通市發現的霍承嗣墓中,身為刺史的霍承嗣,同樣也在壁畫中展現了自己生前手持麈尾的場景,直接驗證了魏晉名士崇尚麈尾的說法。不過遺憾的是,儘管關於麈尾流行於魏晉的證據較多,但是現代考古發掘工作中,卻從未出土過一件麈尾的實物。此時一個疑問也隨之產生,麈尾作為當時的流行之物,為何會曇花一現般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呢?

事情並無絕對,在日本的一座寶物倉庫內,至今還存有一柄麈尾,為考古學家研究麈尾的歷史提供了有力的實物證據。正倉院,位於日本奈良縣東大寺內,建造於公元8世紀中期的奈良時代,其內藏有東亞歷代文物近9000餘件,其中大部分都來自於中國,讓這裡素有“絲綢之路終點”的美譽。

正倉院內收藏的麈尾,共由細長的木條及麈尾毛組成,類似於馬尾松的形狀,整體為白色,外表蓬鬆軟糯,手感極為舒適。據古書記載,麈是一種特殊的麋鹿,素有“麋大成麈”的說法,換句話說,麈就是一種體型較大的麋鹿,它是麋中的王者,往往會掌握麋鹿群的行動,而時刻擺動的麈尾,就是它指揮麋鹿群的“權杖”。

話及至此,我們想必也能大概知曉麈尾被後世棄而不用的原因了。首先,麈尾的初始作用,就是用來驅除蚊蚋的器物,類似於道家道長所持的拂塵。不過從其整體的形式來看,它可能還兼具夏日扇風納涼之用,可即便如此,其古怪的樣子,依然難以被主流價值觀所接受。

其次來說,魏晉之人雖然已經將手持麈尾視作習慣,但是從本質來講,坐而論道時講求的是“理”,而不是外在形式的“揮”,麈尾只是某些想融入高等圈子之人附庸風雅的物件,而非發自於內心之中的喜愛,因此麈尾的流行,只會具有短暫爆發性,不具有任何持續性的意義。

最後一點,麈的數量本身非常稀少,麈尾的價值自然較高,難以被大部分窮酸文士所接受。況且麈尾本身製作步驟非常複雜,一旦獸皮製品處理不當,則必然會出現腐臭。正是因為如此,價效比不高的麈尾,最終會被手持紙摺扇所取代,成為歷史的“棄兒”。

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提出生物進化理論時曾說過一句話叫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其實除了生物進化之外,人類社會主流公認的物品同樣遵循此理,價值競爭力並不高的麈尾最終逐漸消失,也便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