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和尚月下寫首詩,無一靜字卻句句寫靜,蘇軾仿一首,水平高下立判

在兩宋文壇,蘇軾的受歡迎程度,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當年東坡在海南為當地人發明了一種防曬斗笠,結果沒多久,京城計程車子們便依它的樣式改成了時髦的帽子。哪怕已離開京城多年,被貶至“天涯海角”,東坡仍有這樣的影響力。

名氣大,鐵桿粉絲自然也就不少,哪怕到了南宋也是如此,比如本期要說的這位南宋文學家周紫芝。說起來,這周先生也算是個當時挺有名氣的文人,也有挺多作品存世,但從他對蘇軾的崇拜程度來看,就是一個妥妥的“小迷弟”。蘇軾號東坡居士,周先生就自稱竹坡居士。

周先生對蘇軾的作品十分推崇,對他的很多詩作都是一頓吹。當然,蘇軾的作品絕大多數都擔得起他的讚譽。但有一次,周先生逛西湖時,無意發現一位和尚寫的詩,卻不得不感嘆:蘇軾不如他。這是為何?

原來是蘇軾曾寫過一首五言小詩,名字叫《梵天寺見僧守詮小詩清婉可愛次韻》。周先生早年就讀到過它,覺得寫得很妙,用他的話來說,就是覺得寫得“清絕過人,不愧大作家風範”。雖然這首詩名字上已經寫了是和韻一位和尚所寫,但因為作者沒什麼名氣,周先生並沒有見過原詩。直到這次遊西湖,他才看到了原作。讀完後,周先生才意識到蘇軾詩不如原詩。這件事,被記錄在《竹坡詩話》中。

到底是怎樣一首詩作,能讓蘇軾鐵桿粉絲都無法再“袒護”自家偶像了呢?我們把兩首詩放在一起比較一二,其實就高下立判了:

第一首詩就是守詮和尚所寫。關於這位和尚史書上記載不多,只知其與蘇軾、黃庭堅等人關係不錯。從他這首詩的意思來看,是月下歸寺時所寫。全詩最大的特點是它通篇無一靜字,卻句句都寫靜。

從遣詞來看,這首詩風格質樸,頗有當年王維寫禪詩的意境。一、二句,落日、寒蟬、樹林、寺廟,再加上詩人自己,一起構成了一幅絕美的僧歸圖。短短10個字,就已經夠美了。三、四兩句更是高水準,“片月隨行履”寫活了天上那輪明白,本是靜景卻寫得靈動自然。五、六兩句落筆也是一樣耐人尋味,明明寫了犬吠聲,但卻讓人更覺得四下靜謐,這是以動寫靜 。

第二首是蘇軾仿寫的作品。題目取得很有意思,“可愛”二字用來形容和尚的詩,確實是沒錯的。東坡的次韻詩寫得其實也並不差,同樣是高水準之作。但是與守詮的詩相比,差在了以下兩點:

首先,蘇軾詩寫禪意,略顯刻意。守詮寫禪意,是頗有王維之風,用景寫心中的閒適。但蘇軾詩,卻點破了景中意。比如前兩句的“但聞”和“不見”就已顯痕跡,第五句“惟應山頭月”也是如此。

其次,蘇軾詩的整體意境,不如守詮原詩。同樣是寫月亮,同樣是表達月隨人行,但蘇軾用的是“惟應山頭月,夜夜照來去”,雖讀來朗朗上口,但卻過於直白了。但守詮原詩就不一樣了,“片月隨行履”把月與人完美融合,用一個“片”字來形容月亮,月之輕盈,人之閒適,都躍然紙上。這正是,一切景語皆有情。

兩首詩對比下來,守詮確實是完勝了。難怪周紫芝先生作為蘇軾鐵桿粉,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不過,咱們不能憑此就認為蘇軾水平差。很多詩人,都會有靈機一動,詩興大發的時候,守詮這首詩想來也是一時靈感來了寫下的,這種詩蘇軾比不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大家覺得守詮這首詩寫得如何?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