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清朝官服”上,為什麼繡著“禽獸”?裡面大有學問,看完漲知識

大家可能會對清朝宮廷劇中,文武百官官服上面的圖案感到好奇,這些“花裡胡哨”的圖案都代表什麼呢?不同品階的官服又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官服上繡的這些圖案有個專門的名字,叫做“補子”。

而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代官員的官服補子是等級社會秩序區分官階大小的一個重要標誌,富有鮮明的時代性。

清代官員的官服補子是在滿族入關,確立中央政權地位以後強制推行的遊牧民族服飾。透過清代補子的紋樣,可以清晰地看出清代社會的文化。

清代補子不是單一的區別官階大小的符號,而是具有豐富藝術內涵的美術作品,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也是滿漢文化融合的最好例證。

清朝的補子一般採用正方形,且要比明朝補子略小,長寬在 40 釐米左右。而皇子、親王、貝勒、貝子等皇親可用圓形補子。

補子的色彩和紋樣一般都用彩色,底色選用深色系,有紺色、深紅色及黑色等。補子全部織繡單隻鳥、獸,四周裝飾花邊。文武官員的補子是以鳥、獸圖案為主。

清朝文武官服補子紋樣根據官階而不同。文官補子紋樣一品官為仙鶴、二品官為錦雞、三品官為孔雀、四品官為雪雁、五品官為白鷳、六品官為鷺鷥、七品官為紫鴛鴦、八品官為鵪鶉、九品官為練雀、未入流的為黃鸝。

其中七品和八品的武官補子紋樣相同,還需要從頂子來區分,七品為素金頂子,八品為陰文鏤花金頂。

補子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易於識別。使人透過視覺感官就能辨別 官員的種類和官階,文官繡禽,武官繡獸,不同級別的官員動物的標誌和補子的顏色、數量都有差異,因此,也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觀賞性。

文官繡禽,象徵清秀,具有文采的意思; 武官繡獸,象徵勇猛,強壯有力的意思。以武官一、二品的獅子圖案為例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豐富的文化內涵。

“獅”與“師”同音,借獅喻師,古官制有太師、少師,太師為三公之一,少師為三孤之一,太師、少師居三公、三孤之首,地位極為顯赫。用這些吉祥的寓意代表最高官階的武官是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內涵。

讀者們,關於清朝官服,大家有怎樣的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