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娛樂

很多人知“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不知下句才是重點

有些我們平日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很多人都覺得應該是民間流傳的諺語、俗語,但事實上它們大有來頭,比如“得饒人處且饒人”,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等。

這幾個大家常說的金句,小美在前幾期已經說過出處了,都是來自古典詩詞。本期再和大家說一個經常被大家當成口頭禪的話: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

這14個字什麼意思,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指的是: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很多,但是能與外人道的卻連兩三件都沒有。一方面這是形容世事無常,另一方面也指知音難尋,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很難。

雖然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它的下一句才是重點。我們先來看看這話是怎麼衍化來的。這話最早的出處應該是《晉書·羊祜傳》,當時西晉大才子羊祜不得志,抱怨了一句“天下不如意恆十居七八,故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

這就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最開始的說法,但是那時候還是十居七八,並不是八九。後來這話傳到宋朝,大文人黃庭堅因一時愁苦,便寫了組名為《用明發不寐有懷二人為韻寄李秉彝德叟》的詩作,其中有幾句是這樣的:

人生不如意,十事恆八九。未見歷下人,徒傾歷城酒。

或許是黃庭堅覺得自己的愁苦比羊祜還要多,所以他便創造性地把“十居七八”改成了“十事恆八九”,這樣愁苦就多了一分了。但黃庭堅這詩在當時並沒什麼名氣,現在知道這首詩的人也並不多。

直到多年後,南宋出現一位叫方岳的才子。此人隱居多年,在文壇名氣不大,也沒什麼代表作,在兩宋最多算是個三流才子。但就在黃庭堅此詩問世100多年後,方岳把黃庭堅這話再拿來一改,便寫成了如今家喻戶曉的“不如意事常八九”。我們來看看他寫了什麼:

《別子才司令》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自識荊門子才甫,夢馳鐵馬戰城南。

自此這個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基本上成型了。論詩詞本身的語言水平,這首詩在兩宋不算很高,但卻寫得極有特色。前兩句就是我們經常理解的意思,但方岳要表達的重點卻在後兩句。

後兩句的意思是:“我方岳自從在荊門遇到了你才甫,才知道什麼算是真正的知己,如今我夢裡都想著和你一起騎著駿馬,在沙場馳騁”。正因為人生不如意和知音少,所以當我們遇到知己時,才應該好好珍惜。這才是方岳寫此詩的目的。他並非一味的抱怨,而是由萬般愁苦中,得出人生至理,這就是方岳此詩比黃庭堅高明之處,也是我們真正該理解的話。

後來這句話傳到了明代,為了更符合大家平日裡的念讀習慣,《醒世恆言》便將後半句改成了“可與人言無二三”,意思沒有發生改變。

理解了這些,我們再來看這句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是不是覺得沒有那麼“喪”了。沒錯,人生確實是有許多不如意,但正是因為經歷風雨,我們才會體會到彩虹之美;人生確實知己難求,所以當我們遇到一兩個知心人後,才更該珍惜。這才是我們讀這個名句時,該有的人生態度,不是嗎?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