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劉備為什麼要殺掉自己的救命恩人,還要殺掉他?真的是因為這個嗎?

導語:人才作為這個世界上最稀缺的物種,各個國家都在相互爭奪。對於人才的競爭,其實不僅僅是現代,早在三國時期就已經異常嚴峻了。曹操統一北方時,每征服一個諸侯,就會廣招敵人的謀士和武將,其中最有價值的三個人才就是賈詡、張遼和張郃。

同時,曹操還採用搶奪的方式吸納人才,最經典的例子就是把徐庶騙至許都。曹操還有一個爭取人才的方式就是收買,東吳有一位使者叫華歆,出使曹魏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去,也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劉備在吸收人才的工作中也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在被司馬徽點透自身缺陷後,劉備大膽地在路邊撿來了徐庶,從此開始了開掛人生。赤壁之戰後,進一步吸納龐統、黃忠、馬超、魏延等三國巨星,湊齊了臥龍鳳雛,五虎上將的組合。

東吳的人才戰略比較一般,主要是大力開發本土人才,這成因於東吳的地理位置。東吳處於南方,在三國時期南方並未開發,東吳的建立依託的是地方豪強,因此在地方豪強中汲取人才也成了東吳最重要的人才儲備方式,其中最成功的案例便是任命陸遜為大都督,一舉打敗劉備的伐吳大軍。

可是到了三國後期,所有國家都出現了人才凋零的現象。蜀國竟然到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地步。而東吳自從陸遜,諸葛恪時代的結束,也就沒有可以撐起半邊天的角色了。只有曹魏,仍然有足夠的人才儲備。除了司馬家提供的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外,曹魏還有五員大將,正是這五人,幫助司馬家一統天下,建立西晉王朝。

三國末期,為曹魏政權坐鎮荊州的大將已經從曹仁變成了羊祜。羊祜此人可謂是出色的戰略家。他不像曹仁一樣不思進取,而是在不斷地瞭解敵人的同時,產生了自己的戰略思想。他在荊州囤積物資,訓練士卒,使荊州兵的戰鬥力保持得非常強盛。

等到時機成熟,司馬昭派一將由荊州順流而下,一舉就滅亡了東吳。因此,羊祜也被評為了晉朝的開國元勳,可惜他死得太早,沒有看到國家真正的統一。不過羊祜所留下的滅吳謀略,被後人所用,有極高的戰略價值。

替曹魏守衛西部的將領是郭淮,此人謀略甚佳,在夏侯淵死後,一直輔佐張郃坐鎮西北。郭淮在時,多次率軍擊退諸葛亮和姜維的北伐軍。給蜀漢北伐帶來了巨大的困擾。

郭淮死後,接替他鎮守曹魏西北的將領就是文鴦。他是大將文欽的兒子,在曹魏和西晉政權中一直是北方重臣。只要有他在,鮮卑人就不敢覬覦中原。除了三位防守型武將,就是魏國還有兩位進攻型武將,第一個就是鍾繇之子鍾會,鍾會可謂是曹魏後期最有才華的將領。

他跟隨司馬昭征戰多年,多次獻出良策,最後得到司馬昭賞識,被派去正面破蜀。鍾會與姜維在劍閣對峙許久,最後鄧艾偷渡陰平,姜維獻城投降。和鍾會一同進攻蜀國的將領,名叫鄧艾。鄧艾早年家裡貧困,日夜苦讀,最終成為魏國大將。在鄧艾的軍事生涯中,他長期與姜維周旋,多次打退姜維北伐大軍。

鄧艾人生的輝煌來自於最後一戰。在鍾會與姜維在劍閣相持不下的時候,鄧艾從北方的陰平山偷渡而來,率著兩千兵馬,打敗了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的大軍,並且在成都城下逼得劉禪投降。

鄧艾成為了滅亡蜀國的第一功臣,不過鄧艾和鍾會兩人都沒有善終,鍾會想在蜀漢自立為王,陰謀敗露後被殺。鄧艾則是在蜀漢的功勳鬥爭中,被最終的得利者衛灌所殺。

結語:人才的儲備是從一個重要的方面顯示國家的實力。在三國的故事中,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吞併另一國。三個國家都是在不斷的制衡過程中消耗對方從而積累自身,這種消耗是不會有贏家的。

而只有堅持到最後的國家,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運用地理決定歷史的理論,曹魏政權,或者說司馬政權之所以最終獲勝,是因為他們在相對發達的中原地區,那裡的物資和人才的儲備都遠遠高於偏遠的東吳和西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