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時尚

范仲淹在災荒時期,故意讓米商抬高價格,為何災民讚不絕口?

說起范仲淹,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是文人一位。畢竟《岳陽樓記》太熟悉了,特別是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簡直太經典了,稱得上是膾炙人口。

確實,范仲淹是大文豪,雖然沒有名列唐宋八大家,但也是非常有水平的。然而相比於其文學成就,他的政治成就無疑更高!

他曾官至參知政事,相當於宰相,還進行過慶曆新政改革,死後被追贈楚國公,諡號“文正”。這樣的成就,在宋朝的大文豪裡面,估計也就王安石能夠壓其一頭!所以啊,范仲淹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其治國施政的能力自然不再話下。

而題中所說的,其在大災荒時,抬高米價的做法,就是其能力的一個很好證明!

公元1049年,60歲的范仲淹被調任為知杭州。第二年這裡就發生了大饑荒,史載“吳中大飢,殍殣枕路”。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古時候還是現在,吃都是最重要的,饑荒發生之後,從朝廷到地方都很重視這件事兒,雖然在各地都有備用的糧倉來應對緊急的狀況,但是這次饑荒實在嚴重,儲備的糧食不足以應對。

這時候給范仲淹的選擇有兩個:一是透過開啟地方官府的糧倉,二是向朝廷請求幫助。在權衡了許久之後,范仲淹決定都不採用,而是從別人想不到的角度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

就是以地方的名義允許那些糧商提高價格,這個方法已經提出之後,開始很多百姓都叫苦,畢竟米價高了,買的米就更少了,他們甚至認為官家和商家勾結。而糧商倒是很高興,畢竟商人都是受利益所驅使的,這一做法讓他們認為將會有更大的利潤。

實際上,這一做法的效果剛剛相反,本以為糧價會繼續上升,但誰也沒有想到,糧價居然下降了。

其原因就在於,范仲淹所屬之地的糧價上升,周圍地區的糧商得到訊息後,為了獲得更大的收益,便將糧食運到這裡來賣。商人嘛,唯利是圖,其所有的行為離不開一個“利”字。由於米價提高,有利可圖,原本不打算進災區做生意的米商們也紛紛趕來。甚至有一些山高路遠的商販,看到同行們都往城裡進發,自己也不甘示弱,不惜花費高昂的運輸費都想擠進來分這一杯羹。

時間長了,這裡的糧食變得多了,原本大米資源匱乏的災區供貨一下子得到了保障。

范仲淹第一個目的達到了,至少現在市場上有米了,可以去滿足災民們的需求。而隨著越來越多的糧商加入,糧食不斷運進來。最後本地糧商和外地糧商手中的糧食的數量是要大於百姓所需要的糧食數量的,當供過於求時,大米價格就會被迫下降。

因為在供求關係改變之後,糧商們想要把大米賣出去,他們之間就會發生競爭。誰的價格低低,誰的大米肯定就會得到更多的買家。即使這個時候出現了想打道回府的米商,考慮到運輸成本,也不得不選擇和同行一起降價出售。

就這樣,問題就解決了。

總結來講,這就是簡單的供求關係利用。首先抬高米價吸引外地貨源,保障糧食的供應;然後當糧食供大於求的時候,自然價格就會降下去,很有生意頭腦!

那些唯利是圖,原本想大發橫財的米商其實是上了范仲淹的當。他們忽略了市場開放之後,因為供大於求,價格就會被迫下跌的關係。盲目跟風,最後還可能落下虧本的下場。而此時,鬧饑荒的災區裡,百姓們不僅能用比平時還要更低廉的價格買到大米,還可以多家挑選,選擇質量上乘的糧食。這也是為什麼范仲淹勒令全部米商抬高米價,還受到災民們讚不絕口的原因。

范仲淹看似用了壓榨百姓,與商勾結的一招,實則深諳市場規律,不僅解決了饑荒的問題,還穩定了糧食市場,安撫了饑民的心。不愧是宋朝的官兒,會做生意!

事實上,范仲淹救災不僅僅是抬高米價,而且還教導百姓天天遊山玩水,甚至還趁火打劫似的勞役百姓。為此很多官員彈劾范仲淹不體恤百姓的艱難,枉為父母官。不過范仲淹的做法卻處處體現了經濟規律,最終完美的解決了一次大饑荒,讓當時所有人拍案叫絕。

他透過組織劃舟比賽和廟會增加旅遊資源,讓那些從事貿易、飲食行業的人獲得收入。而在府衙、寺廟大興土木是為了穩定流民,讓他們不至於流浪。而且工作所得,還能幫助其解決收入問題。

縱觀其所作所為,一針見血,看透時弊。奇出怪招,針對時局。看似荒誕,實則精妙。所以范仲淹,最後得諡“文正”,是對他最大的肯定,這是中國士大夫夢寐以求的榮譽,他當之無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