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漢武帝吸取經驗,興修水利建立糧倉,以備不時之需

興修水利,建倉積粟以備荒年。通觀西漢整個時代的流民潮,其爆發出來往往都與自然災害有一定關聯。如武帝時,“山東水旱,貧民流徙”、成帝時,“關東大水,流民欲入函谷、天井、壺口、五阮關者,勿苛留”、平帝時,“郡國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水旱災害與農業息息相關,因此做好防災備災工作是很有必要的。為了能及時安撫災民,減少其轉變為流民的機會,統治者吸取經驗採取提前防範措施,如新修水利工程、治理河患、積穀建倉等。“農,天下之本也。泉流灌浸,所以育五穀也”,為了擴大農田灌溉面積,西漢時期新修了很多水利工程。

元鼎六年

漢武帝在左內史兒寬的建議下同意開鑿六輔渠,希望藉此來增益鄭國高卬之田的水利灌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趙中大夫白公奏請在故鄭國渠附近再穿一渠,即太始三年所開之白渠。兩渠開鑿後,效果顯著,農田受灌溉面積得到大大的提升,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也提高了政府的財政收入。除了以擴大灌溉面積為目的的開渠外,便利漕運也是國家開鑿新渠的誘因之一。如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大司農鄭當時建議修建的漕渠,就是以便利關東漕粟至長安為主要目的的。

漕渠穿三歲而通,大大的便利了漕運,同時也使渠下之民得到了灌溉之便。由此可見,在河渠開鑿得當的情況下,是可以達到利國利民的效果的。在漢武帝統治時期,出現了新修水利工程的高潮,除了上面提到的六輔渠、白渠、漕渠外,還有龍首渠、成國渠、靈軹渠等。治理黃河是漢代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黃河中下游屢次決口,造成關東多地水災頻仍,嚴重的危害了自耕農的生活。為了減少河患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西漢多位皇帝都對黃河進行了治理。起初,治理黃河的主要方式以塞為主,如漢文帝時期,河決於酸棗,衝潰堤岸,於是文帝下旨令“東郡大興卒塞之”。

武帝元光年間

河決於瓠子,河水四散,武帝乃命汲黯、鄭當時調集10萬餘士卒進行塞堵。不久後,塞堵之處又被毀壞。於是漢武帝聽從了武安侯田蚡 “江河之決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強塞,強塞之未必{應}天”的建議,在此後二十餘年不再以塞堵的方式治理河患。田蚡反對用塞堵的方式治理河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其出發點只是為了保護自己食邑之地不受河患侵擾,因此他並沒有提出進一步的解決措施。在武帝放任河患的二十年間,黃河的泛濫極大的破壞了關東地區經濟的發展,“歲因以數不登,而梁、楚之地尤甚”。為此,武帝不得不再次將治理河患事業提上日程。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再次興士卒塞瓠子之決口。為了表示對河患的重視,漢武帝“自臨決河”,並在瓠子決口處修築了一座宮殿,命名為“宣防”宮。此後,治理黃河的主要途徑有了新的思路——由以塞為主到順其自然因勢利導為主。這種思路的轉變,使治河事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當年武帝復塞瓠子之決口後,“道河北行二渠,復禹舊跡,而梁、楚之地復寧,無水災”。“道”字型現了治河理念的科學化,改塞為道,順應了自然之法。漢武帝以後,黃河水患基本得到控制。災後災民能否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助,直接關係著災民今後生活的走向,政府是實施救助的主體。

政府必須要在平時就建立備荒的準備

重視糧食的積累,在各地廣修糧倉以備水旱。西漢時期比較著名的糧倉包括敖倉、太倉、京師倉等,平時透過漕運等途徑儲存大量糧食,以備災荒。敖倉修建最早,在西漢建立以前就起過“天下轉輸”的作用。漢惠帝六年,“起長安西市,修敖倉”,擴大了敖倉建築規模,惠及京師。關東地區透過漕運輸入太倉的糧食數量巨大,到武帝初年“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太倉豐富的糧食儲備不僅能為京師貴族上層官員提供糧食保障,同時也為災荒救濟提供給了必要的物資儲備。

結語:

除了中央在京師附近建立的糧倉外,地方政府也各郡國區域興建了不少的中小型糧倉。如漢武帝元狩四年爆發的山東水災,就是依靠“虛郡國倉廩以振貧”。除了有國家掌控的國家糧倉外,漢代的民間倉儲也很多。相對與國家糧倉而言,民間糧倉規模雖小,但是其對災害的救助卻比卻糧倉要更為及時,縮短了糧食運轉時間。漢宣帝在位時期,魏相就提出“王法必本於農而務積聚,量入制用以備兇災”,倡導民間有計劃的儲糧以備災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