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山東棗莊一種獨特的“燒餅”,當地人稱“缸貼子”,非常好吃!

在我的老家棗莊有一種特別的燒餅,我們當地人稱它為“缸貼子”,雖不是人間美味,但也是家鄉特色,吃起來酥、香、脆,味道質樸、耐嚼,便於攜帶,深受家鄉人喜愛,而我每次回去,總是要拎上兩大包,帶到工作單位,和同事分享。

既然稱之為“缸貼子”,自然是和缸有關係。它的缸爐獨具特色,是一個內壁光滑的陶缸,陶缸的缸底被打掉,在缸底內部安置一方炭爐,外部加固一個鋼架,便於移動,外面用泥巴抹成筒狀。

缸爐不簡單,而它的做法更是講究,揉麵師傅先是用清水化鹽和“死麵”,面要揉到餳透,筋筋道道。

然後把面捋成國長條,隨性揪成半奉大小的麵糰,揉按成餅,擀成五六毫米薄厚的長方形麵皮,抹上花生油,兩端對摺,中間相疊,翻轉過來,再擀壓實。如此這般做好十餘個方形麵餅,行列齊整地碼放於案板之上,迅速用手蘸水,拍於其上。

取出長方托盤,撒上芝麻,在腿上輕輕一抖,這芝麻便均勻地鋪滿了盤底。捏起麵餅,“啪”地甩在托盤;密密麻麻的芝麻便粘於共上。煞是可愛。芝麻面朝下,反扣於案板。

其間,頦隨粘芝麻,隨抖托盤,以保粘上的芝麻均勻密集。如此這般將所有面餅挨個粘好芝麻,再次碼好,拍上清水。

面坯做好之後,待爐火正旺,就要要貼缸了!只見貼缸的師傅把面坯的一面朝上,託在掌心,伸長胳臂,忍著火燙,迅速探至爐底,芝麻面向火,“啪”地一聲,貼於缸壁上。

這貼缸要求師傅要快、準。“快”是因為缸內爐火正旺,慢了就會灼傷手臂;“準”就是要求這貼缸,需貼得方正,儘可可能多的在缸壁上貼面坯,並且還要求貼得結實,熟練的師傅,整個動作一氣呵成,過程僅需幾秒,卻頗顯技術。

缸壁上貼滿了面坯之後,就要蓋好妒蓋,大約等待個十分鐘左右,就能能夠聞到濃濃的香味,開啟爐蓋,烤熟的面坯夾雜著芝麻的香氣,迎面而來,讓人忍不住的想要咬上一口。而在等待烤制的過程,有經驗的師傅,便開始準備第二爐的面胚了。

師傅會用特製的鉗子,把烤制好的缸貼子從缸壁上剷下來,烤制好的“缸貼子”四個角會略微翹起,有芝麻的一面糊黃鼓脹,貼在缸壁的那一面焦脆、平整。

熱乎的缸貼子是非常搶手的,我最喜歡吃剛剛出爐的“缸貼子”,張大嘴巴輕輕一咬,“嘎叭”一聲,香酥爽脆,那芝麻的香味滿滿地灌如口中,不吃菜都能夠吃好幾個。

以前上中學的時候,在學校吃多了饅頭,總是想著換個口味,我就經常想辦法去買“缸貼子”,在學校裡能夠吃個“缸貼子”,堪稱奢侈。每次放學回家,都會買回幾個。

後來到外地求學,想吃上一口更是奢侈,若是能夠吃上一口,便已淚眼潸然!遠在他鄉,這小小的“缸貼子”卻能勾起我的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