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為什麼宋朝人的燕雲十六州情結很重?

我們發現,宋朝其實一直存在著羔羊感覺。不論是後世還是宋朝當時的人,分析其原因時,總免不了要提到“金甌有缺”。而這個缺口,正是我們今天要講到的燕雲十六州,這個地方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魅力,對宋朝到底有著怎樣的意義,以至於它讓宋朝魂牽夢縈、念念不忘。

要說燕雲十六州的意義,自然要先弄清楚燕雲十六州的概念。燕雲十六州,也叫幽雲十六州,這個詞其實並不是在歷史上一直流行,主要流行於五代時期到宋朝時期,其地理位置主要在如今的北京、天津海河以北,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其主要行政範圍是唐朝幽州節度使所管轄的燕、薊等十一州,以及河東節度使所管轄的雲、蔚等五州。

這個地方我們光是介紹它現在所在的地理位置,可能沒有給人有太直觀的感覺,但如果喜歡旅行或是對各地旅遊景點很熟悉的話,那一定會知道北京的著名景點——八達嶺長城。而長城的存在就首先揭示了燕雲十六州的第一個重大意義:軍事意義。長城的建造一般都是依據當地的地形而建的,主要是根據當地的山脈走向。

而燕雲十六州的地理位置,正好處於兩座山脈的包裹之下——燕山山脈和太行山脈。燕雲十六州所處的華北平原北部,東邊是大海,北邊和西邊靠著燕山山脈以及太行山脈,完美地為華北平原提供了一個三面的屏障,從而抵禦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政權的南下入侵。

所以,早在先秦時期,各諸侯國便開始利用燕雲地區優異的地勢,修築長城來抵禦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到了秦朝統一中國後更是修築了巍峨的萬里長城,將這優異的地勢利用到極致。靠著這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華北平原的上的中原文明才能繁榮發展。

說完了軍事價值,我們再來說一說燕雲十六州的經濟價值。我們都知道,在古代,發展經濟最主要的手段,其實就是開展農耕,只要能夠種植,那當地的經濟不會太差。而我們也知道,相比於南方,其實北方的氣候是相對比較乾燥的,越往北走,就越是水氣不足。而長城一帶的燕雲地區,正好靠近我國一條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這條線光說名字可能感覺不夠直觀,但它的意義非凡。這條線以南,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收到來自海洋的季風洋流影響,氣候較為溫暖而溼潤,而這條線以北則情況相反。所以,這條線也就成了劃分我國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一條自然界線。以南的地區溫暖溼潤,可以開展種植業,那麼在古代就能順利發展當地的經濟,而以北僅能發展遊牧業,逐水草而居。

燕雲地區正好處於這條分界線上,處於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交織的前沿陣地自然成了雙方爭奪的焦點,因為這地方對於雙方都是有著極大戰略意義的地方。對中原農耕文明來說,燕雲地區是抵禦北方遊牧民族可能的入侵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去燕雲地區,那麼華北平原便再也沒有險要的地勢作為保障,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便可以長驅直入,而華北平原平坦的地勢,將是他們完美的競技場。

而北方遊牧文明則對這一地區更是垂涎,首先,前文已經屬國,只要奪下這一地區,遊牧文明入侵農耕文明便不再會受到來自這一地區地形的天然阻礙,從而徹底掌握戰場的主動權。而更重要的是,對於原本生活的自然環境相對比較惡劣的遊牧文明來說,燕雲地區的溼潤氣候所帶來的農業產出和大量人口,對於遊牧民族來說是難以抵擋的誘惑。

在五代之前,中原農耕文明基本上一直牢牢地將燕雲地區抓在手裡,藉由燕雲地區優越的地理條件,中原農耕文明在戰場上基本佔有一定的主動權。當中原王朝的實力強大時,軍隊可以從這裡向北方進發將遊牧民族趕到更遠的地方去,當中原王朝衰弱時,也能靠著大自然的天然屏障得以自保。

但五代時期,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為了得到契丹的支援,自稱兒皇帝,認契丹首領為父,契丹提供軍事力量幫助他登上皇位後,他便將對於中原王朝至關重要的燕雲十六州,拱手送給了契丹國。契丹的實力大大增強,不僅獲得了進攻中原的跳板,還得到了重要的賦稅產地和兵員補充得,這使得契丹如虎添翼,從而逐漸由一個遊牧部落轉向了封建政權,最終成了我們熟悉的遼國。

而當北宋建立後,燕雲十六州早已歸屬遼國的統治多年了,這使得北宋時時刻刻都像頭上懸掛著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都有可能取走其性命,讓北宋的統治者寢食難安。所以北宋開國皇帝才會設定“封樁庫”為了贖回燕雲十六州,而宋太宗更是差點在北伐奪回燕雲十六州時丟了性命。雙方一直征戰不休,直到訂立檀淵之盟,宋朝才算用歲幣買來了所謂的和平。但燕雲地區終究沒能迴歸宋朝的統治,一直到北宋因為靖康之難而滅亡。